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633)
“是,孙儿这就杀了他。”
说完,康王站起身,就要从双喜手里接过自己的宝刀。
齐王世子崩溃了,“不敢不敢,太孙不敢!!太皇太后,您是对的,这皇位,这皇位本就是属于万元赋的!毕竟他才是太子血脉。
我父王,父王才是造反!父王养了三万私兵,现在正在来的路上,他还撸了不少乞丐流浪汉,替他私开铁矿,铸造兵器,还........!”
“行了,够了~~~~再说哀家怕自己,忍不住要说话不算数,”太皇太后朝齐王世子做了个闭嘴的动作。
随后,她伸长脖子,朝院门口喊了一声:“闵尚宫,带人进来吧。”
书苑众人皆好奇地朝院门口看了去......
第476章 表忠心
听得太皇太后的召唤,已经离开了良久的闵尚宫,突然出现在了书苑门口。
在她身后,除了孟相之外,居然还有跑路了的伊相。
是的,跑路的尹相,还没跑出三里地,就被季崇宁留在聊城外围的人,给堵了个正着。
尹相当时其实想弃马奔逃的。
可惜,向来只动嘴,不动腿的老头儿,跑了两步,就喘成了破风箱。
还是季崇宁的人,看老头儿脸色不好,喂了他两口水,尹相这才缓过了气来。
赶着尹相一起跑路的宁王府小兵,顺势劝了尹相半句。
所谓半句就是,“大人,要不咱们还是........”
然后尹相就爽气地答应了,“行,那咱们就跟他们走吧!”
季崇宁留在外围的一堆兵士,其实并不认识伊相。
原本他们还想,这老头儿怎么赖上咱们了呢?!
好在小兵在扶尹相起来的时候,喊了一声:“相爷小心。”
围着尹相的一群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眼前的这个白白胖胖的小老头儿,是他们大荣朝的相爷啊~
还真是......莫名捡到个钱袋子。
于是一群人呼啦啦,带着尹相,呼啦啦从密道进了聊城。
再然后......尹相就在这儿了。
除了两位相爷之外,闵尚宫身后
还跟着一个穿着普通,长相普通,身高普通,年龄......三四十左右的书生样子的人。
这人,要不是闵尚宫特地带着他出现在大家面前,真的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三人见到太皇太后就要行礼,太皇太后挥了挥手,朝三人道:“行了,不用多礼。你,上前来。”
随后她便指了指那透明人道:“你,上前来。”
那人闻言,便上前几步,再次对太皇太后施礼道:“殿前起居郎,言明,参见太皇太后。”
“嗯~~~”太皇太后朝那透明人点点头,“哀家没记错的话,言昌是你祖父吧?”
言明脸色露出了一丝丝的尴尬,就听他轻声道:“言昌是微臣的父亲。”
“嗯?”太皇太后蹙眉想了想,“为什么哀家记得他比哀家还老?他死的时候,不是都八十三了吗?”
“有没有可能,您说的是先帝的起居郎言硕?那确实是微臣祖父。”言明回道。
太皇太后‘哦~~~~~’了一声,然后抱怨道:“你们家怎么都爱起单名啊~这谁分得清楚?
算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前头齐王世子说的话,你都记下了吧?”
言明拍了拍手上的本子,“微臣都记下了。”
太皇太后神色微敛,严肃道:“今日之事,你但且都记下,来日若有人跟你求证,你实话实说便可。
皇帝的起居注,虽不能对外公开,但是今日之事,并不涉及皇帝私隐,更因事关重大,故而哀家特赦,必要之时,可以公开。
孟相,伊相,你们俩给做个见证。”
两位相爷连连道是。
言明也抱拳道:“微臣知晓了。”
大荣朝,打从太祖皇帝开始,所有的起居郎,就都姓言。
也正因为家族五代都是起居郎,故而言氏一族不管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上,都享有刚正不阿,正直敢言的声誉。
在特别是在‘敢写’、‘真写’方面,连御史台的实力,都硬不过言氏一族。
在大荣朝,也没有任何一个朝官,会质疑言氏之证言。
因为他们一旦质疑言氏的真实性,那就等同于质疑大荣朝所有先帝的一生。
这谁敢啊?
当然,言氏对自己的族训,也看得相当之重。
他们一直秉承着,只记真相,绝不妄断的原则,矜矜业业地书写着大荣朝历代君王的一生。
太皇太后刚才问的言昌,其实就是死于皇帝之手。
就因为他不愿篡改和省略皇帝毒杀太子的事,所以皇帝才动手杀了他。
言昌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皇帝身边的汤公公,暂代了起居郎一职。
直到皇帝内风瘫痪之后,太皇太后又以汤公公伺候皇帝太忙,没空记录皇帝起居为由,招了言明进宫,记录皇帝起居。
言明此人,太皇太后已经看中他很久了。
当初她是为了太子留意的这个人。
可惜太子是用不上了,以后留给季崇宁用,倒是正好。
想到太子,老太太心里突然又不得劲儿了起来。
正好这里的事儿也办妥了。
于是她朝闵尚宫招招手,“哀家心里突然不舒服。”
“老奴扶您回去休息吧。”闵尚宫扶住了太皇太后的手,“一会儿再让姚太医来给您瞧瞧。”
可太皇太后却道:“啊不,回去干嘛?走,陪哀家找皇帝晦气去。”
康王伸手,“皇祖母您........”
“干嘛?!”太皇太后转头,凶巴巴地问道。
“不,不是,孙儿是想问.......齐王世子怎么办?”康王觉得自己跟老太太待一起时间久了,脑子都变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