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634)
太皇太后怒道:“怎么什么事儿都问哀家!?自己看着办!只要别又给弄得臭烘烘的就行。”
说完,老太太就迈着铿锵的步伐走了。
完成了记录使命的言明,也赶紧跟着太皇太后跑了。
留在书院里的齐王世子,吸了吸鼻子。
眨巴了两下眼睛,正欲张嘴,却被康王给堵住了话头。
“万元英,要不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今日老.......本王定是要取你性命的。”康王说道:“毕竟你带着那么多人堵在聊城外头,为的不就是杀了本王,谋夺皇位吗?”
“不.......”齐王世子还想挣扎,却被康王一记犀利的眼神,给吓得闭了嘴。
见齐王世子闭嘴了,康王才继续道:“总之一句话,你留着这条命,唯一要感谢的人,就是太皇太后。
别的要求你也莫提,本王会单独给你一个小院子,再派个小太监伺候你的日常,一日三餐也会让人送到你院子里,别的......你就不用要求太多了。”
齐王世子赶紧道:“这就很好,侄儿谢谢皇伯父了。不过........侄儿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看看?”
“放心,待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你们全家,总归是要见面的。”
康王的回答,让齐王世子瑟瑟发抖。
他还想问什么。
可康王却已经没了耐心,挥手让双喜带着人,把齐王世子带出了书苑。
关于孟相和伊相的安排,康王还假装问了问,两位之后有什么打算。
伊相说如果方便的话,自己还是想回都城。
他在想强调,他回都城,是为了让朝中大臣,都知道,康王没有绑架皇帝。
皇帝是自愿被人抬到聊州来的。
太皇太后也是担心皇上,这才一起跟来的。
对这个回答,康王不置可否。
转头又问孟相:“那孟相有何打算?”
“为人臣子者,自然是皇上在哪儿我在哪儿,”孟相脸上的神情,看起来仿佛下一秒就要英勇就义了,“再说了,齐王和宁王,对皇位如此虎视眈眈,微臣怕到时候他们会对皇上不利.......
虽然微臣只是一介书生,不会舞刀弄枪,但是,真要是有叛贼想要动皇上一个毫毛,那也必须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好~~~~”康王朝孟相点头道:“不亏是我大荣宰相,自有一身傲骨在。这话,本王一定替你带给皇上。
至于伊相...........”
已经在心里疯狂咒骂着孟相的伊相,也只能咬牙道:“老臣也绝非贪生怕死之人,刚才之所以说要回都城,主要也是想把事实真相告诉都城百官。齐,齐王才是反王!
不过既然皇上现在身处险境,那老臣.......肯定也是要留下,替皇上排忧解难的!”
“很好~~”康王满意点头,“二位不愧是我大荣肱骨大臣,本朝基石。二位丞相那就先在聊城安心住着,等外头太平了,两位再随皇上一起回朝也不迟。”
孟相点头如捣蒜。
而伊相则咬着牙,才能缓缓点了点脑袋。
........这下好了,伊相身在曹营,心在........心在........汉不起来啊!
想想外头这么拉胯的宁王军.....伊相一时之间,动起了倒戈的心思。
.............
第477章 这不巧了吗
这一日,北城内外的形势,可谓是一日八百变。
好在,在边打边骂,边骂边打的过程中,两军主帅终于......累了。
已经干了一天一夜了,铁打的人,到了这会儿,也是没劲儿了。
于是两军再一次达成了停火协议。
要再不停,他们双方都能把对方给累死。
也正式因为这回停火,双方都有了时间,回想琢磨起了双方冲突的起源。
一直死死躲在角落里的卢尚书,捶胸顿足地跟裘胜保证,世子铁定是康王派人来掳走的。
目的就是挑拨他们跟宁王军干仗。
而宁王军那里,也有匡大将军派来给自己儿子保驾护航的老部下,分析出,整件事的始作俑着,肯定是康王那伙人。
终于。
裘胜和匡武才,派了双方的副手,谈起了合作。
是的,两位主将,被副手劝住了,都没有出面。
要不然,才刚刚缓了口气的将士们,估计又得干起来。
毕竟这两位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两句话没说完,就能互相抄家伙。
两位副手,外加一个当中间人的卢尚书,和几个带兵的校尉千户,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双方各自抽调出三千人,绕道西城门,试试从那里能不能找到突破。
其余剩下的约莫三万人左右,就死死围住北城。
另外,双方还要各出五百人,扩大一下他们的封锁范围,外加日夜巡逻。
裘胜的副手觉得,之前他们吃的那些个暗亏,肯定是康王派人走了王府的密道出城来搞事儿的。
一般来说,王府密道,都会直接通往城郊。
至于通往城郊哪里,虽然暂时还没人知道,但是扩大封锁,加强巡逻,肯定是不会错的。
“咱们只要死死封锁住聊城,不出十日,他们城里自己就会乱起来的。”卢尚书如此说道。
匡武才的副将,名叫卫戍,他很同意卢尚书的说法,“没错。聊城乃是聊州第一大城,之前因为聊州闹匪,所以大部分有办法的人家,都搬到了城里。
保守估计,如今城内的居民,没有五十万,那三十万肯定是有的。
三十万人的吃喝,看他们怎么解决.........”
“万一,我是说万一,”裘胜的副将,名叫林仓,他开口道:“他们城里要是粮草充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