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22)+番外
无论是大秦,还是华夏这片土地,本就应该是最强的。
现在,他看见了什么,两千年后,居然要跟他大秦祖龙听都没听过的国家攀比。
啧,想想就真不爽。
超级无敌不爽。
等他大秦有那个实力了,一定要先把那什么m国打下来。
并不知道m国,在现代也只有三百年历史的大秦祖龙十分认真的想。
汉朝。
刘彻也抬眼,仔仔细细打量天幕上的话。
虽然,这话是很长士气没错,他也说过“寇可往,我亦可往。”
但这一点也不耽误他不爽啊。
他华夏儿女不会认输,这不是肯定的吗。
……
[这条路虽然困难,但好在袁隆平无比执着,1964年7月5日,转机很快出现。
原来,是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后来,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怎么样,开心吧,振奋人心吧。
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有关于杂交水稻最重要的母株——
雄性不育株。
如今,终于,找到了!!!
这并不是运气,而是努力,是不放弃,上天也终于眷顾了这样努力的人!]
铺垫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讲这一句,天知道,虞美人开心的要起飞了。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澜,终于有了好消息,简直太让人开心了好吧!
听到了那么多困难,那么多不认可,不赞成,否认,乍一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百姓先是懵了一下,随后很快笑开。
随着天幕一起欢欣鼓舞,这个消息,对于四年没有进展的袁隆平来说,也太好了吧。
也激励他们,一开始难点怎么了,这不也成功了吗!!!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
……
[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在1964-1965年期间,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小组,又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
经过不断的培育,袁隆平也终于在他1966年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现代大名鼎鼎的——
雄性不育系。]
第106章 研究路上波折不断
一个株,一个系,虽只是改变了一个字,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虞美人也不卖关子,跟大家简单说了一下什么是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袁隆平在《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中提出的。
也是在这里,他正式提到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及利用配套方法,来进行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和思路。
还运用大量详细的科研数据,阐述了杂交优势大幅度增产的前景。
而所谓的“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
虞美人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各朝代众人的眼里就开始转蚊香了。
对不起,这三系什么的,他们实在是听不懂。
明朝。
记录的人更是痛苦面具,整个人都迷迷瞪瞪的。
但不管了,先记上再说。
朱棣也头疼,这件事情果然还是他大明人才做比较合适。
他这个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的,还是安安心心当自己的皇帝吧。
听不懂,实在听不懂。
……
虞美人也知道,让第一次接触这些的,完全听明白太过困难,但没关系,能听懂一点点,对于她来说,就已经是大胜利。
[听不明白没关系,等我先来一通名词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些。
不育系: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之前也说过不止一遍,就是在水稻自身的花器中,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而不能自交,只能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的水稻与不育系水稻杂交后,能使二(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恢复系就是在不育系的基础上,让优质的,杂交后的高产水稻,能够自主生崽崽。
保持系:指的是不育系本身的花粉是不育的,不能通过自花传粉繁衍,具有不育特性的后代。
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必须要有一个正常可育的特定品种,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的后代仍保持其雄性不育的特性。
这种能使不育系性能—代一代保持下去的特定父本品种,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简单来说,保持系就是,在不育系的基础上,手动让天阉水稻的子子孙孙都成为人工太监。
天阉难找,太监易得,就是说的这个。]
明朝。
不少女子听天幕上,虞姑娘一口一个天阉和太监,整个人羞红了脸。
后世的女子,说话要不要这么大胆劲爆。
在他们这里,这样的女子可是嫁不出去的……
但后世女子能50岁一婚。
会没人要的……
但她们自己能挣钱。
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但她们身边的人好像都已经习惯了,有意见的也被虞姑娘自己给骂回去了。
就……
仔细想想,虞姑娘如此行事,好像对虞姑娘好像也没啥影响啊。
迷茫jpg。
另一边,听完虞美人的名词解释,不让农学家们最先懂了。
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的。
不过没有关系,在地里多试几遍不就明白了。
实验田什么的,身为老祖宗的他们老熟悉了。
……
[大家要记住这个“三系法”,因为正是这个“三系法”,奠定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位置。
1964年五月,袁隆平在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很快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