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30)+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记载:“汉兴,按秦之敝,诸侯记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这就是说,从汉高祖时起,实行"十五税一"的政策。

及至汉文帝时期,又有“田租减半”之诏,也就是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并有13年“除田之租税”。汉景帝时,复“三十税一”之制。

新朝,不用我多说了吧王莽不成功的仿照古代井田制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的改制。

一通迷惑操作下来,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里补充一点,汉朝的屯田制,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

屯田制是起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西汉前元十一年,也就是汉文帝时期,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成边屯田。

到了汉武帝时期,则是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

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

这也是我为什么没主要讲的原因。

接下来一个,就很重量级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都有相当高的地位。

它起源于乱世,一个太后的手里。

在大一统时期发扬光大,它是谁呢。

来,有请“均田制”出场。]

第113章 历代土地政策(3)

北魏,太和十年。

冯太后闻言,微微抬眼。

“哦?”天幕说的莫不是她的均田令。

倒也有意思。

她实在是有些习惯天幕动不动就跳过乱世的态度了。

除了上次讲贾思勰之外,倒也很少听天幕提及南北朝。

哦,对了,那个贾思勰好像也是她北魏的。

她北魏还真的是人才辈出啊。

冯太后想,后世既然认识她,她倒是有些好奇后世对她的评价了。

唔,让她想想,会是临朝摄政,还是牝鸡司晨。

……

冯太后正想着,虞美人在天幕上,也正好说到了这位奇女子。

[说起“均田制”的出现以及推行,就要说起一位奇女子,北魏冯太后。

她是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

但到了现在,我们其实更愿意提的是,她是北魏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

很遗憾,我们并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我们现代对她的评价却很高,如千古一后,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女性,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北魏盛世的奠基人。

以及,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的人生经历和具体功绩,我们不会在这一期过多讨论。

我们这期天幕,重点仍放在在冯太后掌权时候,推行的土地政策——均田制。]

虞美人说到遗憾并不知道冯太后的名字的时候,心里叹了口气。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不知道,她记得是有两个说法的,一个说法是冯太后名叫冯有,另一个说法是她名叫冯淑仪。

但更多的说法还是名字不详,就挺让人遗憾的。

北魏。

那些反对冯太后临朝称制的,只觉得恨得牙痒痒。

天幕是不是偏袒女性,是不是。

上次是批评那什么裹脚,这次又是赞扬冯太后,气死他们了。

但他们再怎么生气,也不敢大声bb。

就害怕被他们不屑的冯太后听见,然后落得个人头滚滚的结局。

冯太后也没想到,自己在后世的评价竟然是这样子的,没忍住轻笑出声。

只觉得这后世当真是有意思,一切在这个时代看来是铁则的东西,在后世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士农工商,女子掌权,异族王朝。

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懒懒的瞥了一眼还不服自己的朝臣,冯太后仍旧言笑晏晏。

显然,听天幕的好话听得十分开心。

唐(划掉)周朝。

武则天也勾唇,心情也十分不错。

后世对于女性掌权者的态度,让她十分满意。

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有何做不得。

……

虞美人并不知道其他朝代男人对她的碎碎念。

就算知道,也只会理直气壮的反驳。

她也不是对待所有女性都温柔的。

如讲唐朝杨玉环的时候,她可曾对杨玉环的行为有任何美化。

再比如慈禧太后,以后讲清朝的时候,她也并不想洗白这家伙。

所以,还是要看人的。

但很可惜,虞美人并不知道。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

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更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

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

于是,在太和九月,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

也别听什么,是孝文帝下颚均田令,实行均田制这种屁话,记录这个的,还真会往男性的脸上贴金。]

对于这种行为,虞美人是超不爽的。

要不是因为这个,不然你猜猜她为什么要在讲“均田制”的时候,先介绍一遍冯太后。

[而对于百姓,“均田制”的出现,制定了国家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的方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