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33)+番外
在唐朝初年,均田制的大规模实行,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的实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
但它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这相当于国有土地与私人土地并存。
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但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所以,只要权贵地主存在,土地兼并这件事情,注定会反复发生。
好,均田制我们就说到这里,我们接着讲下一个。]
虞美人这话说的可以说是相当难听。
精准把某些人的遮羞布大喇喇的掀开,还拿在手上使劲抖一抖,让全天下,各朝代的百姓都看见了。
各朝代中,又不是所有人都是蠢人,天幕所说,他们能不明白吗。
世家贵族财主们也知道有些人心里门清,但那有怎样,谁敢得罪他们,他们敢做什么吗。
但现在,头铁娃出现了,直接给皇帝递了把刀。
关键他们还打不着,气死了。
关键,每次天幕说起他们,可曾有一句好话,不都是在损他们吗。
天幕到底知不知道,自从天幕出现后,他们到底割了多少肉下去。
这样想着,不少心浮气躁,实在忍不下去的,索性也不忍了,直接一串国粹爆出,“天幕,你哔哔哔哔哔,虞美人你个哔哔……”
他们没法对虞美人怎样,他们就不信天幕能对他们怎样?!
一口气骂了个爽,再仔细一看天幕。
他们发现自己还是草率了。
天幕那右上角的图片,怎么有那么亿点点眼熟。
仔细一看,那不就是他们自己吗……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定程度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句话还是没错了。
被挂了好几期天幕的腐儒看见,还有人跟从前天真无邪时的他们一样头铁时,简直忍不住喜极而泣。
下来了,他们终于下来了。
呜呜呜,真是一群大好人,以后清明节烧纸,有祖宗一份的,就绝对有恩人们一份。
……
挂完骂宿主的人,系统心满意足,继续窝在空间里看系统那实时转化的收益值节节攀升,嘿嘿嘿,快乐ing。
[宋元两朝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总体来说,宋朝实行的是“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国家不再执行强化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措施,不再运用政权力量进行土地再分配,不再调整土地占有关系。
也不再干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持自由放任的态度。
所以,才说宋朝是难得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朝代,也是农民起义事件发生最多的朝代。
元朝的话,土地主要分为官田和私田两种。
官田主要来自宋、金的官田。
可以分为两朝皇亲国戚、权贵的土地,掠夺的民田,以及经过长期战乱所形成的无主荒地。
元政府把所掌握的官田一部分作为屯田,一部分赏赐王公贵族和寺院僧侣,余下的则由政府直接招民耕种,收取地租。
可以这样说,元朝的屯田数量很大,屯田面积大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三分之一。
其中民屯是役使汉人屯垦收租,军屯则分给各军户,强迫相当于奴隶的"驱丁"耕种。
私田,是蒙古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占地,以及少量自耕农所有的田地。
然后,大地主役使农民为他们耕种,收取沉重的地租。
这里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明清两朝的土地政策才是重点。]
第116章 历代土地政策(完)
说着,虞美人调出自己上次就做好了,但是被自己忘了的PPT,说道。
[明朝,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
第一部 分是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土地管理和基层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推行“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
“黄册”即户口册,“鱼鳞册”即土地册,里甲制度是一种基层组织形式。
而每个里甲,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基层组织或合作社区,承担着赋役催征、社会教化、基层治理、行政管理等公共职能。
然后,这三大制度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构成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的完善。]
明朝。
朱元璋听天幕提起了自己,颇为骄傲的哼了哼。
天幕还有一点没说,每个里甲是要有很强集体认同感的。
但这小女娃了解的还算清楚,他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怎么样,他老朱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聪明吧。
马皇后看着丈夫总算不阴沉的脸,也笑笑,这才是她家老朱嘛。
……
[但是……]
老朱心里一咯噔。
[明代中期后,里甲制度也变得积重臃肿。
具体表现为,百姓承受的各种徭役杂派愈益繁重,国家财政汲取能力不断降低,财政越来越入不敷出。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在明朝嘉靖时期,“一条鞭法”被确立,后在万历时期,由明…张居正推广到全国。
把赋与役合并为一,丁(人口役)与粮(田租)合一,并把征集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这就是“一条鞭法”。
更具体来说,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就能大大的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还能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