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37)+番外
爱他,就给他最好的一切。]
虞美人说的轻松。
却把天宝元年的李隆基恶心的够呛。
他大唐是更欣赏丰腴的美人不错。
但安禄山那胖成球的模样,侮辱谁呢。
他承认他是有些不谨慎了,可也不至于这么埋汰他。
他九五之尊,想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
虞美人:啊对对对,那可真是太对了,连儿媳妇都不放过。
……
[说完安禄山,我们再看史思明。
讲真的,他存在感是真低。
我们说起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是安禄山。
史思明,完全就是只知道一个名字的程度。
但他能与安禄山掀起这场叛乱,也说明了他并不简单。
史思明,出身西域史国,一个突厥人。
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
天宝初年时,骁勇善战,屡建战功,授平卢军知事。
又辅佐安禄山讨伐奚和契丹,迁平卢军兵马使。
没错,他又是玄宗提拔的,李隆基还亲口跟他说,“你日后一定会显贵的。”
很少人知道,连“思明”这个名字,也是李隆基赐的。
可李隆基怕是做梦都没想到,人史思明最后能显贵到那个地步,直接想踹了你登上皇位吧。]
虞美人说到这里,想起有些位面史思明还没起势,咳了咳,补充。
[史思明原名“崒干”,与安禄山是同乡,都是出生在营州,从小认识,可别找错人了啊。]
[大前提说完,我们来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后历时八年之久。
一个本可以没有,本可以提前解决的叛乱。
根据记录,安史之乱前,唐朝在天宝十三年的人口,分别是户9619254,口53880488。
而安史之乱结束,再统计人口,户2933125,口16920380。
一场叛乱下来,大唐真就是一朝回到解放前,足足少了三千万人口。
可能有人会说叛乱刚平,那个时候的统计人口只能是一个参考,不准确。
是,这个我从不否认,逃亡的,进入山林的,当隐户的,这些可能都有。
可说一千道一万,唐朝安史之乱仍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间惨剧。
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安禄山,史思明的问题。
是李林甫,杨国忠的问题。
李隆基更是逃不开这样的责任。]
虞美人深呼吸,真的,气死了。
[你要真想偷懒,不想上班了,不想工作了。
我这边给您一个建议。
好好学学你祖宗李渊,乖乖当上太上皇。
到时候你想宠谁宠谁,想生几个孩子生几个孩子。
只要是别在国事上瞎指挥,你就是天天躺金子上睡觉,都没人带管你的。
当个躺平享受的太上皇不好吗,非得在皇位上放纵。
你要是能干脆下台,千年之后,我们就不会说你是半生超神,半生超鬼的昏君了。
你简直能跟你祖宗一样,一起争一争千古一帝的位置。
真不明白你咋想的。
非得把自己名声弄得跟屎壳郎一样臭。]
虞美人这话说的直白,让人初听只觉得怔愣。
仔细一想,好像有点道理。
可细细一琢磨……
又有谁能真的放下自己手中的权利,当个无实权的太上皇呢。
不明白。
宋徽宗:怎么就没有了,你看我,皇位给出去的多干脆。
宋钦宗:就是,就这皇位,爱谁谁,整得谁很想当似的(骂骂咧咧)
第33章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天宝年间。
彻底清醒了的李隆基苦笑。
谁又能想到一时的放纵,能给大唐引来那么大的祸患呢。
虞美人:这哪是不知道,这分明是心存侥幸。
就觉得自己会是那个历史的宠儿,是最特殊的那位,谁会翻车他都不会翻车。
觉得自己聪明绝顶,不是前朝那些蠢材,能把控住局面。
虞美人只想说,想啥美事呢。
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软弱,就看那些英明帝王,就真的永远精明,没有翻车的时候?
怕不是吧。
秦始皇,一个前没有古人,后没有来者,天地间只此一位的帝王,不也是被方士们欺骗,看错了赵高李斯,做梦都没想到这两位还敢绞诏的。
汉武帝也是,也是千古一帝,晚年不也闹出了一个巫蛊之祸吗。
不说这些离得远的。
就稍微近一点的,女皇武则天。
封建王朝只此一位的女帝,晚年不也办了些糊涂事吗。
有的时候真的忍不住感慨,有的时候,封建帝王命太长可真不是什么好事。
就看看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赵构,清朝康熙乾隆晚年。
真就一个越老越糊涂。
……
[如果说,安史之乱前,李隆基的糊涂大多还跟百姓无关,只是为大唐的破裂埋下隐患。
那么,安史之乱时,李隆基的糊涂,那可真是要了大命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命入京觐见的安西节度使封长清到洛阳募兵,对抗15万叛军。
又令儿子李宛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帅征募河东、朔方军队迎战安禄山。
封长清是善战,但率领新募士兵都是市井之徒,没经过训练的那种,所以无法抵抗叛军前锋军队,接连失利。
后来封常清,高仙芝相遇,商量后决定利用潼关之险消弱叛军,就下令烧毁多余粮草,退守潼关。
这波操作,只能说理智又合理。
当时潼关守军,20万,只要后方稳住,潼关守住,长安问题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