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483)+番外
他们在当时普遍拥有一个好名声,当时人都以这些人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惧被他们指责贬损,皆登门拜访他们。]
虞美人说完,喝水停顿了片刻,给大家一些消化以上信息的时间。
她现在讲的这些也都只能算是背景。
所以让众人有时间认真消化一下,还是跟我必要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领会到了虞美人的热心。
还是那句话,你都在这听故事了,那么认真的记故事背景做什么。
他们只要能让自己在后面故事里大致对上就行。
于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三三两两湊一起看天幕的,又直接聊开了。
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这都到现在了,怎么还没有那个汉桓帝的事啊。
一个并不活在背景里的皇帝,一时间不知道是更好还是更惨。
……
[我刚才是不是没说,党锢之祸其实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一次是在建宁元年,也就是公元168年。
第一次是发生在汉桓帝时期,第二次则是发生在汉灵帝刚刚即位的时候,算是各有各的精彩。
第一次党锢之祸,起因说起来可以说是相当可笑,简单来说,就是宦官赵津、侯览等党羽,与张泛、徐宣等人为非作歹,并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脱惩罚。
而成瑨、翟超、刘质、黄浮等官员,在大赦以后仍然按律处置了这些人。
宦官等人就借着此事,向桓帝进言。
而很微妙的是,桓帝听信一面之词,重处了这些官员。
你看这刘志这事做得,小老弟你不行啊。
宦官和外戚的前尘恩怨也就不用我多说了,这一次应该算是杀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燃炸药桶的那根引线。
反正此事一出,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了。
我知道大家肯定好奇,不是说皇帝最会搞平衡之术了吗。
这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正好三方势力嘛,这宦官猖狂,刘志怎么就不趁此机会打打擂台。
我小说,我并不知道我这胡编乱造的,放在朝堂争斗中能不能成立,毕竟纸上谈兵嘛。
但我还是知道一点点汉桓帝偏信宦官的原因的。
汉桓帝之前的皇帝是汉质帝,他驾崩后,梁氏便拥立刘志为帝。
他即位的初期,完全是太后梁妠临朝听政,且外戚梁冀掌握大权。
更微妙的是,他的皇后也是梁家人。
且每当后宫嫔妃生下皇子,就被梁女莹杀害,很少能够保全。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汉桓帝是真的很怕他的这个皇后。
一直到延熹二年,也就是公元159年,梁冀阴谋反叛,刘志让司隶校尉张彪带兵包围梁冀府,收回大将军印绶,梁冀与妻、子自杀,数十人伏诛,这件事才结束。
所以,大家懂了吗?]
第426章 论汉桓帝的变脸技能
各朝代众人:缓缓的打出一个问号.jpg。
所以,他们是该懂,还是不该懂呢。
要不他们还是懂了吧。
倒是那些天天搞权谋争斗、后宅争斗、各种计谋的人在虞美人说完的下一秒,立马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啊。
汉朝。
此刻已然调整好状态的刘彻表情懒散,盯着天幕的眼神颇有点看好戏的意味。
啧,这小老弟儿不太行啊。
像他,在即位最初,不也经历过这样那样的烦恼吗?
但这妨碍他重用外戚,答案是并不妨碍。
事实上,他的外戚,他用得真的挺顺手的,咳,差不多就这么回事吧。
这总不能真的是被伤得太深吧。
想到自己闲暇时候听见的那些,后世肉麻兮兮的情歌,刘彻咦了一声,看向天幕的眼神更加微妙。
并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事实上,这一期的猪猪完全是看戏,快乐,但又不完全快乐的态度。
还是那句话,别管那个刘秀是不是真的跟他有血脉联系,即使后世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但对他们来说,这还真的没什么太大差别,反正只要是有刘家血脉的不就行了。
所以,刘彻在这一期,怎么可能看戏看得开心嘛。
他不把那些人都给剁了,真的是他这辈子仅有的温柔(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够不到)。
但这对猪猪来说,又没有那么重要了——
离太远了,爱莫能助。
身为前辈的他,只能看看戏这样子。
东汉。
或者说,别说是刘彻这个在西汉的老祖宗了,就是刘秀,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也只能干瞪眼。
有一说一,有被气到。
无论宦官,还是士大夫,亦或者是贵族,这些事情刘秀都有想过。
前者西汉就有前科,后者西汉还有前科,再加上东汉确实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也确实有些不好处理。
但他是做梦也想不到,这汉桓帝居然还能整花活,让两大政治团体直接干起来了,并且一个个的都权力不小。
他到底有没有意识到不加以干涉的话会发生些什么?
……
而显然汉桓帝没有,因为虞美人接下来就说道。
[第一次党锢之争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朝中重臣、位列三公的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一同向桓帝进谏。
桓帝不悦。
陈蕃独自上书,借由一则汉初小故事为受罚的官员们辩解,并要求桓帝“割塞近习与政之源”,清除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
桓帝不理他。
宦官等人见他们的此番作为,更加嫉恨士大夫们,倒是不敢加害名臣陈蕃,但对其他人,则直接大加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