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486)+番外
此时此刻,个别的一些朝代,在思考一些很危险的东西。
东汉。
情绪刚刚有所放松的刘秀:……
就,出于礼貌,他现在是不是应该再绷起脸才对。
怎么说他对待汉桓帝都是那个态度,在汉灵帝这件事情上有所放松,好像确实有点不太对。
但他现在只是很想思考,他以后的皇帝是哪一位,他现在非常想有涵养的教训一顿。
看看你都生出个什么玩意出来。
刘秀承认,他一开始是以为自己不会生气的。
毕竟百年后的事情,她这个做老祖宗的确实不太好插手。
但他算来算去,距离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这不还不到百年吗,他这个做老祖宗的,发泄一下自己负面的情绪,不至于郁结于心,也许还能长寿呢。
相信儿子一定会理解老父亲的心的。
刘秀在平日里的一双笑眼里,此刻布满了得知自己有三个不孝子孙的黑泥,就想要知道,这两个都不算离谱,第三个还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
[如果说,汉桓帝是兴起了党锢之祸,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存在,那汉灵帝便是亲身的参与者。
换言之,场面失控了,刹不住车了。
但你们也别想着汉灵帝是啥倒霉孩子,毕竟……
“灵”这个谥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挺准的。
灵:对乱而不损的君主。
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谥号,通常用于评价一个人在位期间的表现不佳或有负面影响。
这个皇帝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治国不善、暴政或暴政倾向、昏庸无道、社会动荡或混乱。
这不妥了吗,没有人比汉灵帝更合适了。
咳,讲第二次的党锢之祸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汉灵帝这个主角,顺带一提,有人称他为乱世三国的缔造者、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所以,对于汉灵帝,我是真的没开玩笑。
汉灵帝名叫刘宏,公元157年—公元189年,是东汉第12位皇帝。
在他的人生履历中,说实在的,全是他的“累累罪行”,但他倒不是没有什么功绩的。]
虞美人的语气微妙,当即让各朝代众人心生警觉,同时耳朵高高竖起。
他们有预感,将有大瓜。
[刘宏的功绩,几句话就能概括:刻印熹平石经,设立鸿都门学,引进凳子,发明渴乌。]
第429章 东汉幼儿园岂是浪得虚名?
[不谈他的动机,不谈他的昏君操作,不单论这些功绩而言,这是他做的为数不多的几件好事了。]
虞美人吐槽归吐槽,但还是有好好解释她为什么如此说的。
倒也没有其他的意思,就单纯想给其他朝代的人提供一些灵感。
[引进凳子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看了我这么多期直播,对凳子是什么已经很熟悉了。
渴乌是什么我之前也讲过,在农业的那一期中。
我们着重讲一讲刻印熹平石经,设立鸿都门学。
《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之议,校正儒家书籍,以七经。也就是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历时八年,共成46石,石皆高3米多,宽1米多。
石经刻成后,被立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区别于太学的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一定程度上来说,汉灵帝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他们并不教授有关于儒学的内容,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还有就是,鸿都门学的学生大都是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
所以,很难说那些平民学生有机会学习一些视线之外的知识,是不是因为那些士族不屑一顾呢。
而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在当时,鸿都门学能够开起来,并且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背后还有宦官们的一份功劳。
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算是特别优待的。
待到学生毕业后,也不用操心就业问题,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
这是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开汉代专科学校之先声,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专科学校也仍然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各朝代众人听着,眼睛里的蚊香已经开始打转了。
道理我们都懂,所以天幕你能不能举一个实在例子。
……
虞美人也像是听见了各朝代众人的心声,紧接着说道。
[我在很久之前,我有去过一个专科学校参观。
具体的我不记得了,但我记人家的招生册子上就有写,在他们的学校,有教酒店管理的、做会计的、有去当铁路员工的、还有学财经和法律的。
你们可以把专科理解成职高,不是一定要学音乐书法,主要是学一些在社会上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
当然,技校也完全可以纳入考虑范围当中。]
虞美人把系统从网上扒拉出来的各种资料放在天幕上。
这才心满意足的往下讲。
虞美人觉得,各位陛下们肯定会参考一下她说得话的,毕竟陛下们现在的人手真的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