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10)+番外
总不能所有的亡国之君都是这样的吧,天幕能不能讲一讲,好奇.jpg。
至于那几个特别变态的,不提也罢。
秦朝。
嬴政却是想到了战国时期许多变法的国家,也确实有些好奇后面的朝代如果真要变法会是怎么个情景。
比如那个王安石变法,其中细节虞美人并没有说,但如果能单独开一期的话,也不是不行。
但比起变法,嬴政果然还是更想要一些后世的好东西。
反而是这期讲不了他这件事,嬴政并不十分在意。
他所在的朝代比较早,算是该了解他的不该了解他的都认识他,他对自己做了什么更是心里有数。
他自信自己所做之事是前所未有,但也并非不知大秦面对的问题。
秦二世而亡的种种,只胡亥一人能撬动整个帝国,不只是一个扶苏的问题。
还是自己命太短,大秦刚刚一统,还没彻底融合,许多事情是不得不做。
但天幕出现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嬴政很清楚天幕的出现带给了他什么,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让六国百姓能够归心,让大秦的脚步能够慢慢缓下来。
不说刚刚一统的大秦上下都对他忠心耿耿,一点怀疑都没有。
可嬴政是谁,从来都是机会东西落手里了,就不可能让它飞走。
所以,这期天幕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天幕今天所要讲的,不是今日大秦的未来,而是在原来轨迹中大秦的未来。
这就很没有吸引力了。
他可不想再听一遍“嬴政梓棺费鲍鱼”这种话。
不如讲一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东西,如此就是被调侃几句,冲着天幕对大秦的帮助,嬴政也不是不能接受。
……
无奈虞美人只有看历史的眼睛,没有看未来的能力,嬴政想听的今日大秦的未来,虞美人是注定不能实现了,也就只能当个夸夸群群主,混混日子这样子。
[我接下来要讲的一位君王,一代明君但晚景凄凉。
他与齐桓公和秦始皇都有不解之缘。
并不是说功绩这一方面,而是说在死法上。
这位不知名王上,他死于沙丘,饿死于宫中。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缘分。]
齐桓公:……
并没有,谢谢。
嬴政:……
晦气,虽然知道是谁,但并不是很想要这种缘分。
虞美人也不再卖关子了,在战国诸侯王们心惊肉跳的心情中,揭露答案。
[这人便是,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中后期的一位赵国君主。
我们都知道,赵国胡服骑兵是华夏骑兵的宗师,其中含金量可谓是杠杠的。
如果我们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赵武灵王便是其中关键。
换言之,如果没有赵雍,便没有赵国的超强骑兵。
这地位不就一下上来了吗?!
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
赵武灵王一看这不行啊,他手下的赵国哪里能如此菜鸡。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他开始推行的“胡服骑射”的政策,大力发展赵国的军事,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第451章 李渊:很忙,勿cue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秋战国真可谓是他们的知识盲区了,但有名的人在哪里都是闪闪发光,别说,还真别说虞美人挑的讲的这几个人,他们或多或少都认识。
不说对当时的国家背景、历史功绩如数家珍吧,也是对这些人都颇有耳闻的。
只是有些是真听过他是厉害的君王,有些出名的是寓言故事的区别罢了。
……
[排除赵武灵王继承人的问题,赵武灵王死于非命等等八卦,赵武灵王真的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
在刚即位的时候,就能退走五国之兵。
同时也能非常因地制宜的,发展出适合的政策。
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都有着重大改革,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
同时,在赵武灵王在位的期间,也消灭了赵国心腹大患的中山国,消除了赵国分裂的外在威胁,使赵国能够做到从内到外的真正统一。
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消化了楼烦,夺得它们的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给赵国强盛的骑兵优势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他行北疆,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城”于阴山下,拓地千里,使赵国国势为之一振,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
就这么说吧,赵武灵王在赵国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牢固地保卫了王权,是一位很强盛,对内对外都十分优秀的君王。
梁启超就称其为自黄帝以后的“中国第一雄主”。
很有意思,也很高的评价。
就是晚年不太好。]
战国时期,赵国。
赵雍深呼吸,再深呼吸,才能让自己破口大骂。
被天幕评价为明君,赵雍心情怎样不好说,但可以肯定是,他在意极了自己晚年到底怎么了?
集齐桓公和秦始皇为一身,说多荣幸没有,只有已经快满溢出来的担忧。
杀人不过头点地,天幕你能不能干脆一点,直接说清楚,他晚年怎么了。
且赵武灵王听得何其认真,虞美人也没想过遮掩什么,赵雍敏锐的抓住了虞美人上述话中的关键词——继承人。
也就是说,他的死极有可能跟继承人有关。
说说吧,是他的哪个儿子,他看着赶紧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