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21)+番外
现今的流量密码是啥,“三易回河”绝对算一位。
政治斗争什么的,终究还是离他们太远,他们只关心一个问题,他们的黄河母亲还好吗,有没有感觉到他们预备植树造林的心情呢。
搓手手.jpg。
第460章 永远会为双向奔赴感动的稀里哗啦
如果让虞美人知道他们此刻所想。一定会挨个回答,特别强调汉明帝的治黄河跟“三易回河”,根本不是一个事儿,你侮辱谁呢。
你侮辱谁也不能侮辱对黄河温柔以待的人啊,他是个好人.jpg。
[刘庄的下一位就是刘炟,没错,就是他儿子汉章帝。
你说,这东汉一共就这么几位明君,结果爷孙关系,后面的……真的还能看吗,不敢想象.jpg。
汉章帝刘炟,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皇帝。]
虞美人露出一抹温和的笑,让汉章帝本人毛骨悚然。
毕竟天幕可是前脚刚说了东汉唯一出名的皇帝就是他爷爷汉光武帝了。
这怎么突然又说他也很有名了。
不对劲,非常不对劲。
警惕.jpg。
……
而现实是,虞美人是真没整什么阴谋诡计,他是真的觉得汉章帝还蛮出名的,不过大概率是作为背景板出名。
——还是个好为人十分正派的背景板。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几个故事不说是人尽皆知,但在对历史的圈子也称得上是很少有人知道,每一个故事都把我们刀得稀里哗啦,让人泪流满面。
江阴八十一日是一个,“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是一个,这几个故事都很悲伤。
但还有一个故事,在所有人都要绝望的时候,来了一个超级无敌大反转,爽得人头皮发麻,从脚趾头到天灵盖,一整个快乐住了。
那便是“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汉明帝时期,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了嘛,那其实是公元74年的事情。
而汉明帝,在公元75年去世。
所以,真要说的话,西域都护其实并不是十分稳定。
事实上北匈奴也并不十分老实,公元75年,也就是次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后,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
而此时,其实是正值汉明帝驾崩,压根无暇发兵的时候。
但耿恭他们面对的处境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
他们仅有数百名士兵,而匈奴大军有两万之众,这谁看了不绝望啊。
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被困住了,压根没粮,水也被匈奴给断了,城里的守军一度缺水到了"笮马粪汁而饮之"的地步,这怎么搞。
但耿恭还是干了,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想让他束手就擒,不如做梦快一点。
那时候的他们,就是煮铠弩食其筋革,都要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
在岳飞的《满江红》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并非毫无由来的想象,事实上,也正来源于这里。
让他们没吃没喝是吧,那就把来劝和的匈奴使者绑在城墙上杀了,烤肉吃。
反正一个攻不下来,一个也快守不下去了,怎么办?自然是求助朝廷。
汉章帝刚刚即位,朝堂并不稳定,他们活不活着还不一定,干还是不干,干了。
只能说,君臣是的勇那是一模一样的。
但还是要说,在这里,汉章帝更像是个背景板,真的很少有人在意这是个什么皇帝。
就这样,《后汉书·耿恭列传》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东汉的军队一次跨越数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行动,只为奔赴那未知的战场。]
第461章 汉章帝、汉和帝
[而结果是怎样呢,自然是双向奔赴的爱情(bushi)。
但可以肯定的是,西域都护的将士们并没有因为不确定的可能,或是动荡的时局而被放弃,就算等援军到时,城中仅余26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也足够让人心情振奋。
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援军千里迢迢赶来,看见的却是断壁残垣,或是将士们一直到死,也不知道朝廷的回应这种惨烈be结局。
更没有看见更为难过的,朝廷装死到底,给他们封了候,赏了钱,却半点不提带兵救援的心中人间惨事。
当时的玉门关守将为确实十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
但怎么说呢,对比“千里一孤城,满城白发兵”被大唐抛弃的安西兵,能在不同的朝代看见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还是好开心啊。
如果真的要说,大概是美好的人并没有被辜负的感觉吧。]
虞美人并没有当谜语人,动作快速的把安西军的故事放在天幕上,让让天幕下的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
唐朝。
李世民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确定自己并没有看错,眼睛没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讲得明明白白。
“唐、德、宗!”在众人的眼中,陛下身上仿佛燃烧起森森鬼火,一字一顿浸满了杀意。
事实上,就像很少有人知道“玉门十三将”这件事是发生在汉章帝时期一般,也很少有人关注,安西军的被放弃这件事,发生在唐德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