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69)+番外
虞美人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继续讲着。
[解决完内部问题,杨坚就开始在一统南北方面下功夫了。
我们刚才说过,在当时,南方还是南陈的天下,事实上,他们所掌握的,也只有江南那一片地区。
再补充一点,还有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这是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朝代,说白了就是北朝的一个附庸,反正杨坚是很快就废了西梁后主萧琮,西梁灭亡。
再说,他们这一任皇帝,也是肉眼可见的不靠谱,南陈后主陈叔宝,一个很有名的昏君,是南陈,也是南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执政共八年,在位期间不理朝政,耽于女色,“复扇淫侈之风”,“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
他也被称为最乐观的亡国之君,因为他被入隋以后,陈叔宝也是经常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最重要的是,他的谥号也是“炀”。
总而言之,杨坚由北到南,从辅政北周,到夺权建隋,再到如今,一步步走来不说战战兢兢,但也是费尽心思,绝说不上一句顺风顺水。
杨坚一统后,并没有像司马炎一样,觉得我的功绩真特么的伟大,我从此天下无敌了,我可以放心做一个昏君了。
也没有跟司马炎一样,搞什么骚操作,弄出几十个诸侯王出来。
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
有人说,在西方人眼中,他才是最厉害的皇帝。
而无疑,开皇之治,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是一个难以复制的奇迹。
统一后,杨坚先是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府兵都恢复汉姓。
同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
即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度支部、礼部、兵部、都官部和工部。
度支部就是后面的户部,而我们熟悉的三省六部制,严格来说应该是唐朝初年才出现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制度,用了千年时间才被废除。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
到这里,你看杨坚所做的一切举措,你能说他不厉害吗。
隋初经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困苦,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杨坚还在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既增加了赋税,又可稳定了经济,且南朝士族也因此渐由衰弱至于消逝。
隋代以关中为本位的,而关中粮食短缺,需依赖关东漕运接济,杨坚看见了这个情况,就于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还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
又在民间设置了义仓,让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可以这样说,杨坚自开皇九年统一天下后,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
第505章 杨坚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说到这里,已经有不少人面露欣赏之色了,一个皇帝的好坏,不用多说,你看他做了什么,看后世的整体评价,就能知道个大概。
可以这样说,在一个皇帝是明是昏这件事上,虞美人的好感度最多只能占两分,他做了什么占五分,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四分。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比较灵活的。
杨坚对于他们来说,目前为止都是理智的,脑子清醒的,后世的评价更是极其高,一个皇帝,造就了一个时期的奇迹,这谁能不惊讶。
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警惕的,他们没有忘了虞美人对杨坚晚年的评价,他们现在的好奇心都快突破天际了。
他们想问,弄出来的事情大吗,能控制吗。隋朝朝二世而亡,他有没有责任。
他们不知道,但出于对一个明君的尊重,他们并没有说出口,只安静听着。
隋朝。
杨坚也促紧了眉头,天幕对他的评价很高,但他不是瞎子聋子,他猜测到他晚年也许做了一些事。
在虞美人送给他,关于杨广的书中,他更是分析了不知道多少遍,对于他的问题,书上并没有过多赘述,但他却隐隐有些猜测。
现在更是了。
所以杨坚很谨慎,他觉得天幕的对他评价,对比其他皇帝来说,其实是相当保守的。
这并不是说他想要得到一堆大夸特夸,他只是觉得,虞美人前后的语言太暧昧了。
握紧皇后的手,杨坚只是安静的蹙着眉,没说话,他想要知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
独孤伽罗看着丈夫忧心忡忡的反应,叹了口气,没说话。
她说什么没有用,还是得听天幕怎么说。
……
虞美人会怎么评价呢,当然是想当高的评价,要她说,隋朝夫妻俩纯纯想太多,但还真就想对了。
但这并不妨碍她夸夸杨坚的优秀。
[你们也许想象不到,杨坚到底建立了一个怎样的治世。
仓储之丰,旷古未有。
这不是我的评价,是史书中盖章的认可。
我直接用人口和粮食来给大家举例吧,开皇之治前后算起来,其实只有20年左右,但他让全国人口就翻了一倍有余,户口数从400多万增加到9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