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79)+番外
[相信大家对这些唐宣宗李忱是谁并不陌生,甚至是相当熟悉。
首先,他有一个绰号,叫“小太宗”。
其次,他有一个儿子,是唐懿宗,叫李漼的那个。
怎么样,记忆是不是瞬间复苏。
唐朝后期,内有太监乱政,外有藩镇林立,朝廷上还有党派之争,唐宣宗的上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当我们要讲唐宣宗的时候,一般都绕不开他的上位史,唐宣宗在成为皇帝之前,名字其实叫叫李怡,皇帝改名这种事情,在历史中其实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唐朝,这种事特别多。
我们刚才说过,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却没说他的母亲出身十分卑微,是郭贵妃身边的一个婢女。
再加上你们也知道那会儿是个什么情况,可想而知的是,李忱最开始在宫中的生活并不好过。
李忱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并不是多么长袖善舞,甚至是木讷无趣的,所以,在当时有不少人嘲讽他是傻子。
在唐文宗李昂在位时,其实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宴会之中,文宗戏谑地对其他亲王说:“在座的各位若谁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所以,群臣在在领命后,就跑面前去弄了顿杂耍,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就是为了让李忱说出一句话来。
但他就愣是忍住了,一言不发。
从此以后,所有人都有事没事拿他当傻子看,李忱就这么韬光养晦着。
史书记载,年少时的唐宣宗话都说不全,没有一点皇子该有的风度与自信,以致于他的父亲都认为他天生智力低下。
在后来的四朝皇帝,特别是后面两个侄子当上皇帝后,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经常在众人前拿他取乐,或者暗地里对他下手,比如将其丢弃在雪地中,让其自生自灭。
所以,从事实来看,唐宣宗不得已的装疯卖傻也许是对的,因为不得不这么做,
等到唐武宗一死,唐宣宗就即位了,根据推测,应该是他跟太监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总而言之,唐武宗跟唐宣宗虽然都是皇帝,但因为身份关系旧怨很深,摩擦不断,大家可能会觉得十分遗憾。
但只能说,这在唐朝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真要论起唐史,有多少人因为武则天的缘故,讨厌死了李隆基,觉得他实在是忒小心眼儿,所以我自己会做到尽量不带入,不然真的很容易让自己陷入那种粉粉黑黑的角度中走不出来。
说回来,等到李忱上位之后,画风跟之前真可谓是天差地别。
在位时一反武宗所为,恢复佛寺,杀道士赵归真等,贬逐李德裕,起用牛党令狐绹等。同时勤于政事,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为死于甘露之变中的大部分官员平反。
这里就要涉及牛李党政,也叫朋党之争,其复杂程度真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真就是生命不息,争斗不止,斗来斗去好的方面没看到,倒是让人把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以及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看了个清楚明白。
追溯起来,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唐武宗时,李党达到鼎盛,牛党纷纷被罢免;唐宣宗的前期,李党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
我发现每到王朝末年,各种乱七八糟的,搅屎棍一样的党政真就没少过,各个团体打得你死我活,最后王朝一灭亡,啥也没了,守着一堆财宝等着被人抢劫吧,每次看见的时候,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真不知道你们这种傻逼图什么,搅屎棍当得你挺骄傲是吧。]
第514章 东晋
虞美人说完,咳了咳,才让自己没继续出口成脏,歪了话题。
虞美人喝了口自己升了级的枸杞茶,才继续说道。
[咳,我们今天不探讨这些党派之争,说回唐宣宗李忱。
刚才我们说了他对内怎样,我们再说说他对外方面的一些功绩。
首先是击败了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并接纳归唐的张议潮,设置归义军。
但也发生了像是这种,与令狐绹谋除宦官,结果事情没兜住,导致南衙北司之争更趋紧张。
以及因将帅管理不当,各藩镇相继发生叛乱这种事。
总体来说,李忱在位期间,国家相对安定,因此百姓也称他为“小太宗”。
而他在位的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大中之治”。
哦对了,李忱也是因服长生药中毒死亡的。
这,咋说呢,这待遇不该给后面这三位,应该给李隆基才对。
李隆基但凡吃丹药能有这么积极,也不会有亲自体验安史之乱的这一天。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真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用的人事物,只有没放对地方的人事物。
比如丹药,扔明君嘴里是罪恶,扔昏君或晚年会昏君的人嘴里,就是好去处。
比如南北朝的那个郭开,在赵国那就是一搅屎棍,但对于秦朝来说,怎么就不算是战神一样的人物。
总的来说,垃圾用来搞敌人心态,那是回收再利用,比如朱祁镇,他要是能一辈子待在瓦剌,并在瓦剌步步高升,与也先称兄道弟,到时候被坑得一脸血的人指不定是谁呢。
但这种事情也不尽然,你们就想一想嘛,徽钦二帝那两个货色,在北宋时候那叫一个搅风搅雨,让人民不聊生,到了金国的时候那不一下子就消停下来了,可干不出什么猪队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