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80)+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你说说,这上哪说理去。

真不是所有的人才都是方士那样的,放弃丹药能研究火药,这世上怎么就有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呢。]

虞美人叹了口气,话题逐渐跑偏,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件事,对于猪队友,迟早扔出去吧。

但这很难,毕竟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一个度没掌握好的话,真的很容易被人说闲话,让人贴标签,除非做好面子工程,让自己占领道德高地。

现代年轻人也许好点,但在古代,那真是没人治得了了。

对这些,虞美人从前的感悟没这么深,但在有空没空关注古代生活,观察社会环境以后,虞美人对此的了解真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深刻。

各朝代众人却没虞美人想得那么多,也叹了口气,十分认可虞美人的结论。

讲其他朝代的明君时,他们的心情是振奋的,但讲唐朝时不是这样,心情真可谓是无比复杂。

一方面开心唐朝的明君并没有因此断代,还是有很多好皇帝的。

一方面又为晚唐的狼狈而唏嘘,只觉得一开始明明就不是这样的。

大唐给人的感觉就是浪漫的,张扬的,华丽的,是有着凤凰的底色的。

所以才说,唐太宗对唐朝的影响真的很大,让人看李唐这一朝代的时候,会觉得这真的像极了那位传奇的太宗,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李世民性格的颜色。

当贞观这个时代不在的时候,大唐的辉煌是对唐太宗的一种延续,但当看见一个朝代末路,看见这样鲜明的颜色正在消失的时候,谁也开心不起来。

所以,别的朝代的明君,给人的感觉都是“哇哦”,唯有大唐,给人的感觉是唏嘘。

实在是大唐的起点太高,太鲜艳,他褪色的时候真的心痛死了。

而像虞美人这样的后世人,又有谁真的恍惚意识到,唐朝的建国是在公元618年,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了呢。

只能说,二凤人格魅力恐怖如斯,简直杀疯了。

……

[唐朝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回到我刻意忘记,也是真忘了的东晋。

讲完这个朝代,我们就结束这期天幕。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所以,不讲其实也行的。

但我还是冲了,算是给南朝的出现扫干净一个尾巴。

这个朝代,我知道的人真不算多,陶渊明、葛洪、王羲之、谢灵运、谢道韫、祖逖这些,东晋皇室没一个熟的。]

第515章 东晋世家

东晋。

虞美人话说得实诚,但落在东晋人的耳中,那就是百分百的扎心,但你要说东晋皇室生气嘛,答案是还行。

作为一个同样被老祖宗坑得一脸血,并且注定分割不开的一个朝代,东晋从建国开始,就对自己的长久性不抱希望,就连主张南迁的司马衷都对此不抱希望,甚至忧心忡忡。

而且作为一个门阀政治的国家,让他们也很早的学会摆烂是个什么体验。

所以,别说天幕能否从他们的祖上扒拉出一个明君了,事实上,就连他们对自己和老祖宗咋样,心里都没点数。

对于他们自己活在怎样朝代中,没有谁比他们自己更为清楚。

说一句实话,在他们这个时候,除了极少数大士族外,其他人都活得非常痛苦。

他们司马家的皇帝,各个都是短命鬼,死法跟唐朝皇室一样精彩纷呈。

世家也是分了大小,也就最上面那一批能过好日子。

所所以也难怪陶渊明会选择隐居田园了,东晋的朝堂和风流,真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

……

而虞美人的话则更为难听,也调整了一下侧重点。

[东晋这个朝代,在我们这里的存在感不可谓不低,是在很多人的知识盲区,所以在准备资料的时候,我确实是有特意查了一下的。

我得说,东晋虽然是司马家政权的延续,但司马家本身在政治上威望其实并不高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

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敦、王导,但大家更为熟悉的人物,其实是书法入木三分的王羲之。

这是一个在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这一世族的奠基者为西汉王吉,他们发展于曹魏西晋,在东晋初年并达到最盛时期,延续至南朝、唐末五代以后走向衰弱。

而在当时,他们的威望有多高呢,史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个马就是司马。

除了琅琊王氏之外,还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世家。

说回来,在最初的东晋,就是由权臣王导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拢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从中原南下的士族,司马家则是作为他们共同拥戴的对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还跟其他王朝在后期才被架空不一样,大家在看两晋的时候,有没有一种他们很狼狈,灰头土脸的感觉。

这真不是我在骂人,在我了解的那么多王朝中,真的很少有一个王朝在建立开始,就是窝里斗的,就是对王朝的灭亡早有预料的皇帝,也不是担心自己不行,而是担心后代不行。

咳,跑题了。

我们说回来,表面上,东晋给人的感觉是放荡的行为稍微收敛,但清谈之风因为朝廷权贵提倡而盛行不衰。当时世族生活优裕,多喜于名山古刹、别墅湖畔优谈玄理,成为社交活动,好像很淡泊名利的样子。

实际上,他们是并不真正效忠司马氏,且本身都拥有大量田地,还拥有自家武装力量,有足够实力抗衡司马氏政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