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71)+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怎么样,明朝的这位戚将军是不是又帅又有实力。

这里温馨提示明朝皇帝,好的臣子真的不多,特别是在发生过叫门天子冤杀于少保这件事之后。

别天天捡着忠君爱国的臣子杀,有那个时间多杀杀那些混乱军纪,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的,还有那群“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废物们多好。

你们说是吧。

不要总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明朝,景泰帝时期。

朱祁钰仔仔细细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天幕说了什么,笑容直接原地消失。

“冤杀于少保。”朱祁钰喃喃自语。

于谦于他大明而言是功臣,他了解自己,再是怎样,也做不出把于少保冤杀这件事。

而且叫门天子,天幕起的这个外号指向性非常强,他们基本都知道指的是谁。

两相结合,能发生这件事情,想也知道只有一个答案——

朱祁镇复辟了。

如此看来,自己的结局大概是不妙。

本来想着留他一条命也不是不行。

如今看来他是没这个福分了。

明朝前期,不知道“叫门天子”事迹的皇帝,表情也多多少少不好看。

虽不知这个词是何意。

但结合宋太宗骑驴而逃这件事,能被天幕称为“高梁河车神”“宋驴宗”来看。

他们家这个大概也不太妙。

……

对于自己无意间透露出的一句话,让朱祁钰下定决心这件事情虞美人并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她大概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

能解决明门帝,简直太棒了好嘛!!!

因天幕的一句话,众人多多少少有被“叫门天子”带偏思绪。

好奇这又是个什么奇葩。

但又很快被天幕下一句话带回神。

[戚继光戚少保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的几位我们简单讲讲,他们虽没有戚少保出名,但他们都是抗倭的英雄。

《明史》就记载了一个人,“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史孟麟:退虏之功,李如松尚矣。麻贵之力战、董一元之捣巢,是其次也。

梅国桢: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皆负大将之才。

光从文字来看,这已然是极高的赞誉。]

说着,虞美人配了张图,李如松的画像,是让人一眼看过去的凶悍壮硕。

那体格子,一看就是个好将军。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第62章 那些抗倭名将们

[李如松,在第一次明朝抗倭援朝的战争中大放光彩,那时的李如松担任提督,实际指挥前线军务。

随后,率军取得了平壤大捷,重创了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并在碧蹄馆被日军绝对优势兵力包围的情况下全身而退。

被中日朝三国一时推为第一。

就是可惜,第二次抗倭援朝的战争,他并没有参加,而是返回了他父亲曾经的属地。

次年,在与追击蒙古部落时遭遇伏击,在50岁的年纪力竭战死。

英雄落幕,总是让人遗憾的。

不过这边还是推荐蒙古人能跟汉人同仇敌忾,一起对付某个岛国。

他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四处采样,也抓了不少蒙古人呢。]

虞美人不说这个还好,一说,所有人就想起了他们看过的那个长电影。

胃液又是一阵翻涌。

各朝代的岛国不约而同觉得心里一寒,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种不太妙预感。

元朝。

忽必烈森森一笑,“去,别管什么蒙人汉人,给我训练出一支海师了,老子不把他们剁了,誓不为人。”

“是。”朝臣应声,无一不应。

谁也不知道,天幕口中说出的,有没有他们的后人。

特么的,气炸了。

其他朝代也纷纷行动起来,上层在筹备,百姓们也在摩拳擦掌,就想上去给岛国两个耳刮子。

tui,干死他丫的。

……

并不知道自己一句话,为民族和谐做出了怎样贡献的虞美人把资料翻页,继续讲着在历史长河中抗倭的英雄。

对于真正守卫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虞美人语气是让直接被怼的人嫉妒的温和。

[祖承训,出身于武官世家,在万历十年出任的辽东副总兵,同样是明朝抗倭援朝的时候。

只是不同于李如松在第一次战役就大放光彩,祖承训反而因为轻敌冒进失败,还损兵折将。

索性朝廷也是信任他的,让他戴罪立功。

在随后的战役中,祖承训表现勇猛。

在攻克平壤之役中他奉命进攻西门,他先是伪装成朝鲜军队麻痹日本守军,随后又一举破城,打开了缺口,平壤之战胜利,祖承训功不可没。]

虞美人并没有把人物生平从头到尾捋一遍。

这样太浪费时间,可以,但没必要。

明朝。

朱元璋却是想要骂娘,天幕光说这些人的事迹了,怎么就不说说抗倭援朝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这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那个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朝廷先后派出去那么多将领,就是为了处理那么个倭国。

朱元璋沉默,朱元璋扶额。

若是这期也能发弹幕的话,天幕上应该会全是朱元璋刷屏。

天幕虽并未细讲有关于明朝的内容,只把重点放在那些将领上。

但就是如此,也够朱元璋分析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但这还不够啊。

掐头去尾的,哪有天幕直白说了简单。

……

但虞美人的脑电波大概是跟朱元璋对上了。

[抗倭援朝,又称万历朝鲜战争,具体是指1592年—1598年(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岛国文禄元年至庆长三年)期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