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92)+番外
这可是他从商人堆里,精挑细选扒拉出来的。
这能让他失望吗,必定不能
……
[商业的发展,在哪个时代来说都相当重要。
我虽不那么喜欢宋朝,但也不得不承认一点,宋朝的经济是在封建王朝空前发达的,四大发明里,有很多更是在宋朝才更加进步的。
如果真的要发展商业的话,我除了提醒大家一句,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谨慎政商勾结,就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总而言之,能够肯定商人的作用,并且写进书里的贾思勰,是一定要点个赞的。
贾思勰无论是身为农业学家,科学家,还是官员,他的优秀都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接着下一本农书。
在五大农书中,下一本其实对比其他四本来说,名声其实是有些不显的。
但他含金量特别高,同样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它在明朝时期,这本书被收录到了《永乐大典》中。
清朝也被收入多种丛书。
18世纪,又传入岛国。
它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
来,我们一起说出这本书的名字——《陈敷农书》。
为我国宋朝时期隐士,陈敷所做。
这本书写成时,陈敷已经74岁高龄。
书中的所有知识,都是他在汗水中,亲自实验出来的。]
第80章 《王祯农书》
[大家可能会想,74岁高龄才完成的书,一定记录了很多内容吧,字数一定特别多。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陈敷农书》只有3卷,被陈敷分为22卷,一共加起来也才1.2万字。
这并不短,但远没有达到动辄几万字的字数。
但这1.2万字中,却被陈老先生塞了满满当当的干货,想要消化并且应用出来,也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上中下三卷书中,上卷讲了论述农田经营管理和水稻栽培。
这也是本书的重点。
中卷叙说养牛和牛医。
下卷栽桑和养蚕。
这乍一看,大家是不是觉得平平无奇。
就这,有啥好被评为“五大农书”的。
但大家可别酸,先不说书里有多少真正有用的经验。
就说,在《陈敷农书》之前的农书,更多是在总结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
而《陈敷农书》,是第一本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作品。
这第一的分量和位置,难道还不足够吗。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还不足够,这光第一有啥用啊。
但问题是,人家作品里也不缺干货啊。
做人的成功是不分年龄,也不在乎作品字数的多少,也跟他有没有当官没有必然的联系。
他的作品,让他能担得起这份名誉。
望周知。]
闻言,说酸话的人面容一囧,也不敢再说些什么了。
就害怕自己会像是其他前辈一样,会被挂在天幕上示警。
他们可不乐意被人当猴看。
……
虞美人能说这话,是察觉到当她说出陈敷的年龄后,各朝代都有些躁动。
虽更多都是正面的,但酸言酸语也是不少。
是以,虞美人的语气也难免就重了些。
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立场说这些话。
想说,可以,拿出有价值的作品来。
有本事在作品上碰一碰啊,酸年龄算是个什么事。
这样想着,也没有耽误虞美人又讲了个宋朝的农业大家。
这才又说起下一本农书。
[下一本农书,是元朝时期写的。
说起来有些意外,现代人印象中的元朝,都是武力值上特别彪悍,铁骑天下无敌。
但其他方面实在不太好说。
但实际上,如果仔细讲解,元朝的一些方面,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优秀。
比如说,对于给前朝修史这一方面。
元朝就相当大气,直接修了三本。
分别是《宋史》、《辽史》和《金史》。
再比如说元朝的行省制度、京杭大运河和对天文学的研究。
总莫名给人一种野兽嗅蔷薇的反差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朝98年的时间中,出现了三本在我国历史中,都非常重要的农书。
分别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王祯农书》]
元朝。
忽必烈闻言,眼神几不可见的迷茫了一瞬。
野兽嗅蔷薇,什么玩意。
天幕这话,应该是在夸吧。
忽必烈表示,他怎么就这么不确定呢。
算了,就当天幕是在夸吧。
这可总算是从天幕口中,听见对他大元的好话了。
也是不容易。
话又说回来,这三本书都是谁写的,有跟他他这个时期的人吗。
大概有吧,毕竟他大元拢共98年寿命。
思及此,忽必烈扯扯唇角,突然心梗。
……
[跑个题,《农桑辑要》这本书,是元初司农司,算是一本官方机构编写的书吧。
元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设,那真的是稳稳的。]
虞美人见好就收,赶紧回归正题。
[咳,我们接着来讲《王祯农书》,它是元朝三本农书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了。
王祯所著,他生卒年都能查到这点,好评。
公元1271年出生,是元朝著名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
《王祯农书》,完成与1313年,共计37集,371目,约13万字。
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卒年就别说了,怪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