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惹不得(1194)
慕青和木头进了厨房,瞧见沈歌冲她点了点头,后者红着脸行礼。
小杏给二人用大海碗盛了饭,二人一样的菜夹了一些,就端着碗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吃了。
小杏一边给自己和沈歌舀饭,一边道:“方才那个高个子长得好看的叫慕青,是我们少爷的护卫。矮些的叫着木头,是县令大人的书童,县令大人就是梦晴的哥哥。”
沈歌接过饭碗点了点头,“那我是不是该喊梦晴姐姐小姐?”
县令大人的妹妹自然就是小姐了,她之前还以为梦晴姐姐也是主子的丫环呢。
小杏想了想道:“可喊可不喊,左右梦晴也不在意这个。”
饭盛好,小杏和沈歌到了厨房里摆着的小桌子上坐着,上头摆着四菜一汤。
小鸡炖蘑菇,山椒炒鸡杂,回锅肉,炝炒菘菜,还有一碗瘦肉蘑菇汤。
沈歌咽了咽口水,还是不敢相信,这些菜是给自己吃的。
“吃鸡肉,用蘑菇炖出来的鸡肉可香了。”小杏夹了一块鸡肉放进沈歌碗里。
后者看着碗里的鸡肉虽然馋的口水直流,却不敢吃,而是夹了一筷子菘菜送进嘴里。
用猪油炒的菘菜香得很,比家里像用水煮出来一样的菘菜,好吃了不知道多少倍。
小杏见她不吃鸡,知她心中还对蘑菇不放心,自己便先吃了几块蘑菇,一边吃还一边说:“好吃得很。”又给她夹了回锅肉。
见她吃了蘑菇都没事,品尝过回锅肉的美味后,沈歌终于把鸡肉送进了嘴里,这鸡肉果然好吃,又鲜又香。
蘑菇也好吃,没有奇怪的味道。
前头,凌梦晴在饭间愤愤不平地向哥哥说了沈歌的事。
这事儿听得凌云志这个父母官心里是五味杂陈,因为贫苦,此地卖儿卖女之风也十分盛行,也成了一种常态。
虽然此等行为为人所不耻,但是却并不违反东宸国的律法,故而衙门也管不了。
他只盼着能借助县主之力,带领同源县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日子好过了,自然也就不会因为银子卖儿卖女了。
翌日一早,沈婉等人就进了山,还带上了沈歌,教她认能吃的蘑菇,从根部状态,未开伞的状态,还有开伞的状态,还有气味来来教着辨认。
沈歌学得认真,梦晴也跟着重新温习了一遍。
沈婉道:“若是遇到不能确定的蘑菇,就直接放弃,不要采摘,也不要收。”
她教沈歌辨认蘑菇,是想让她跟着梦晴一起看干货铺子的。
她要让沈歌留在同源县,让卖了她的爹娘看看,被他们卖了女儿日后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多有出息。
沈歌和凌梦晴都点了点头。
除了教她们辨别可以吃的蘑菇,沈婉还教她们辨别什么样的蘑菇才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是坏了,变质了不能吃的。
教学总是比较慢的,中午一行人也没有下山,让慕青抓了几只野鸡,就在山上烤了野鸡吃。
下午日头西斜才满载而归,晚上又吃了一餐蘑菇宴。
夜里沈歌躺在床上,觉得现在的日子就跟做梦一样,觉得自己就像是掉进了福窝里。
只盼着这个梦永远都不要醒才好,这样的日子就这么过一辈子她就知足了。
第1713章 铺子开业
“霹雳啪啦,霹雳啪啦……”
震天响的鞭炮声引得街上的百姓纷纷驻足。
“哟,这是开新铺子了呢。”
“咦,这不是于大夫的医馆吗?怎么又成新铺子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于大夫的儿子出息,在江州城当差了,就把老两口接过去了,这铺子于大夫已经卖给别人了。”
闻言,说话的人遗憾地道:“于大夫可是个好大夫,开的药又有效果又便宜,如今他走了,咱们可没那便宜的药吃了。”
平时生病了,去别的大夫哪里看病,没有个几百文那是治不好的。
可是到于大夫这儿来看,他都是给开个几十文的药就能吃好的。
“谁说不是呢?”
“诶,这新铺子开的是啥铺子?”
有那识字的看着门上的匾道:“沈记干货行。”
“卖干货的啊,那肯定是要亏的,咱们这儿山多,核桃,松仁……那样的干货没有,谁还会到她这儿来买。”
“也是。”闻者皆点头表示赞同。
鞭炮放完了,铺子里的人走了出来。
还抬了一个长桌出来,长桌上放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各式各样的蘑菇。
沈婉站在长桌后,凌梦晴和沈歌站在她的左右两侧。
云洛川抱着小子安站在她身后,是她背后的男人没错了。
沈婉手撑在桌面上,扫视了一圈铺子外围着的人,笑着高声道:“欢迎大家见证我们沈记干货行,大家一定很好奇,我们铺子开业了,怎么不请你们进铺子逛逛,而是摆了张长桌出来,挡住了门吧?”
围观的百姓纷纷点头,确实觉得有些奇怪。
沈婉笑道:“因为我们沈记干货行,不是卖干货的,而是收干货的。”
一听是收干货的围观的百姓都来了兴趣,山里的山货干货多,谁家都能去山上打些回来晒干了炒炒当个零嘴儿吃,也就卖不起什么价,城里也没啥人收。
如今开了新铺子收干货,他们也可以去山里打些山货晒干了来卖,不说能因此赚多少钱,换点儿钱买些盐巴酱油总是可以的。
“都收什么干货?”
“是呀,我家里还有两筐子山核桃呢,要是收我就背来卖了。”
“松子要不要?”
“榛子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