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脱离剧情后(158)

作者: 川与山 阅读记录

刚走到前厅连廊拐角,程慈就听到他娘在小心试探他爹,他脚步一顿,立在原地。

“学识高深,见解独到,前途无限,长得也不错,若是我们家有小娘子,我都想与他结个姻亲。”程老爷夸赞。

站在墙角的程慈嘴角翘起,当然了,他看上的人能差吗?

程老夫人被这话堵堵得难受,对程老爷的赞扬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

“夫人匆匆来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吗?”

程老爷刚才和谢惓聊了会,心情敞亮,说话时脸上都带着笑意,程老夫人犹豫一会,摇头,“无事,只是你今日下任比较晚,我出来看看。”

“出都察院时和几位同僚聊了会,耽搁了些时辰,劳夫人忧心了。”

程老爷笑呵呵解释,程老夫人忧心忡忡,却还要摆出理解开心的表情。

“爹,娘,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程慈跑进正厅,打断正厅里程老爷一个人的欢欣。

“没说什么,你来得正好,我刚才回府时,在门口遇到谢郎君了,他说给你送东西,都在这儿,你拿回去吧。”

程老爷指着一侧茶桌上几个小玩意,琉璃做的灯罩,木头刻的栩栩如生的马,几个巴掌大的彩瓷,程慈看了眼桌上东西,又瞅瞅他娘神情。

想拿不敢拿。

“怎么了,不是你的?”

程老爷见他不拿,一拽胡须,抬眼问。

“是……是我的,但是……我能拿吗?”程慈小心翼翼地问,

“能拿啊,你这些破烂小玩意,还有人稀罕不成,也就状元郎好心,还给你送回来了,”

程老爷子随意地挥了挥手,没好气道。

程老夫人坐在一侧,听到程老爷的话,深深看了他几眼,希望以后他知道真相时,也能这么豁达。

……

谢惓入翰林院,授七品编修。

而七品以上官员,皆需每日上朝。

五日已过,谢惓正式踏入大魏朝权力圈层,开始他未知的前途。

“陛下驾到——”

又是熟悉的尖细声,谢惓随着前面官员躬身行礼,然后就是听前面几位穿着紫袍的老臣和皇上议事。

“下个月就是千岁节,不知今年要如何准备。”

议完政事,话题跳到千岁节上。

千岁节,也就是皇后生辰。

皇后今年三十有五岁,身为一国之母,每年生辰都是大事。

“这事就交给大皇子吧,他是皇后孩子,了解皇后喜好。”今上和皇后情感淡薄,轻飘飘一句话就定下,

大臣面面相觑,这又不是家宴,到时候其他国家也会派人来祝贺,大皇子一个人是不是有些随意了。

皇上恐怕也察觉大臣躁动,随后又点了几人相助,想了想又道:“翰林院编修谢惓、李云承也从旁协助吧。”

乾平帝一句话定下,谢惓和李云承连忙走出来应答。

下了朝,谢惓和李云承相携出宫。

“刚入朝就领差事,感觉压力好大,我只想当个七品小官,在翰林院抄抄文书,翻翻卷宗,混吃等死。”

李云承胳膊支在谢惓肩上,懒洋洋的,两人走在一起,像一棵挺拔的树拖着一个麻袋。

“你家马车来了,”

谢惓推开李云承,两个人大庭广众之下拉拉扯扯成何体统,要是待会阿卿父亲看见误会了怎么办。

“走了,下午见。”

两人住的地方都离翰林院不远,各自回去用午膳,下午还要去翰林院当差。

傍晚,云霞漫天,橙橘色光笼罩着街市巷尾,谢惓穿着青色官袍走出翰林院,望着街道上一派热闹喧嚣,眉眼都柔和了些许。

“走了,谢兄。”

李云承像是被鬼魂吸了气血似的,躬身驼背语气嘶鸣地飘上自家马车,哒哒哒走了。

谢惓先去明月楼买了几包糕点,又打包了些糖水,往程府走去。

“娘,我抄书要抄到什么时候啊?”

第75章

“抄完这些, 那里还有一堆。”

程老夫人下巴往两边一点,程慈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书案上, 垒着七八本书, 每本有拇指厚,对面,她娘桌上, 还有一摞,程慈数了数, 约莫十本, 每一本大概有他两个指节厚。

“娘,我要抄完这些才能出去吗?”

程慈手一抖,宣纸上落下硕大一个墨点,但是他无暇顾及, 只难以置信盯着程老夫人。

程老夫人微微一笑,在程慈逐渐安心的神情里, 缓缓点头。

“是的。”

程慈瞪大眼睛, “娘…, 可是…可是这些我抄一辈子,都抄不完啊~”

程慈伸出手指, 指着不远书案上的书, 说到最后, 或许是想起自己几十年被困在书房抄书的的场景, 嗓音一颤, 都拉出波浪线了。

“嗯, 若是你抄快些,一两年就抄完了。”

程老夫人好心瞥了眼他桌上宣纸, 慢悠悠道。

程慈眼睫一颤,泪水啪嗒啪嗒滴落。

“娘……”

“喊娘没用,什么时候抄完再说,我先走了,晚上回来检查你抄的成果,少了,明天再给你多加几本。”

程老夫人和善一笑,招来婢女抱着账本走了,她今日约了几家铺子的掌柜对账,没时间耗在这里。

程慈只能愣愣望着最疼爱他的娘飘然而去,独留下他和满室灿烂阳光。

谢惓提着东西到程府,门口管事说程慈不在府,他只能遗憾将东西留下,先回去了。

接下来几日,谢惓和李云承都跟在七皇子屁股后面忙,等反应过来时,他和程慈已经五天没见面了。

他每日下任都买些东西送去程府,如今宅子都买好了,他却没再见到程慈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