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脱离剧情后(159)

作者: 川与山 阅读记录

“程大人稍等。”

这日下朝,谢惓逮住整往都察院去的程老爷,

“咦,谢编修,你找老夫什么事?”

谢惓品阶在朝中是最低的,上朝时站在最后面,下朝后程老爷又和同僚一起走了,谢惓入朝多日,两人还没正面打过招呼呢。

程老爷辞别同僚,让他先走,转而和谢惓说起话。

“如何,适应吗?”

程老爷背着手,走路慢悠悠的,谢惓配合他速度,也走得慢。

“适应不适应的不好说,还在学习呢。”

谢惓右手食指曲起抵了抵鼻梁,含蓄一笑。

“你低调了,我可是听说了,你最近跟着大皇子做事,给他提出不少建议,颇得他看中呢。”

“程大人说笑了。”

谢惓和程老爷干聊了几句,才切入正题。

“程大人知道阿卿最近在忙什么吗?好几日没见着他了。”

谢惓问完,掩饰性扒拉几下腰上玉佩,低着头不敢和程老爷子对视。

“阿卿?他最近不忙啊,我每日下任回府,他都在家。”

程老爷疑惑说,一扭头见谢惓不好意思的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呵呵笑道,“你们两个是不是闹矛盾了?”

“没有,可能是我去找他的时辰不太对吧,我下次去早一些。”

“什么下次,现在不是下朝了吗?下午没什么事,一起去我家喝茶。”

程老爷子翘班翘得理直气壮,甚至撺掇谢惓和他一起回家喝茶。

谢惓婉拒程老爷的邀请,他下午事情还多着呢。

千岁节事多繁杂,大皇子为了表孝心,表示所有的一切都要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举办宴席的升平楼地面上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站在楼上举目能看到的一花一草,都需要人仔细盘查,该翻新的翻新,花草也需要从别地移植。

谢惓和李云承还有内侍省被他使唤得团团转,每日下任时天都黑了。

“谢兄,明日见。”

李云承又弯腰驼背地挥了挥手,爬上马车走了。

今日下任早,谢惓思索片刻,登上了马车让马夫往程府驶去。

“谢大人,我们家少爷有请。”

马车刚动起来,灰青色帘子外就传来男人粗沉声音。

谢惓掀帘一看,老熟人。

“走吧。”

……

“月余未见,近来如何?”

谢翊倒了杯茶递给谢惓,两人坐在明月楼二楼包间里,外面声响被门阻断,室内十分安静,只是窗户开着,逐渐变成灰蓝的天穹映进屋内。

“没甚大事,朝中最近在准备皇后的千岁节,没人在这个节点上触大皇子和皇后霉头,都安静蛰伏着呢。”

谢翊不置可否,

一杯茶喝完,谢惓抬眼看谢翊,“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

“四皇子听说你和程家小郎君闹矛盾了,让我来问问。”

谢翊指尖摩挲茶杯,目光落在外面天穹上,墨色浸染,日落月升,斗转星移。

“我也不清楚,原想今日再上门看看,这不是被你截过来了。”谢惓无奈一笑。其实他心底模糊有个想法,或许程慈家人发现了什么,不让他们见面,但程老爷肯定不知道,还不至于到绝路。

“你找我不只是这件事吧,说正事,要是没事我得走了。”

谢翊也收起那副八卦神情,正色道,“我这次去漠北那边,在那遇到一个大魏人,五十几岁,医术了得。我们聊了几句,发现他是上京城口音,举止虽然极力掩藏,但一些微小习惯暴露了他,若是我没猜错,他以前是在宫中做事。”

“牵扯到上京城什么事,跑的?还是流放的?”

谢惓挑眉,两世为人,经历那么多,他可不会以为谢翊在给自己分享漠北之行的风土人情。

“不知道,和他聊了两句,第二日人就不见了。但之后我发现,有三波人去他行医的那家医馆找过他。一波是皇后,一波是大皇子,另一波人不确定。”

谢翊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脸上神情似看好戏时对精彩纷呈剧情很期待的模样。

“皇后和今上曾经也算鸳鸯眷侣,两人情投意合、举案齐眉,煞羡旁人。只是后来皇后多年无子,今上身边人越来越多,孩子也一个一个冒出来。两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大,直至成了怨侣。”

谢惓垂眸,他对宫中事宜不甚清楚,只知道,乾平帝登基近二十载,期间换了个年号,坊间并无废后言论传出。

“我猜想,他就是掺和进皇后还有大皇子母妃之间一些陈年旧事里,如今暴露,导致几波人都在寻他。”

谢惓听到谢翊虽然是用猜测一词,但语气笃定,就明白他知道已经查到什么了,问,“你抓到人了?”

“怎么可能,”谢翊诧异,“我抓他来不仅没什么用,反倒给自己惹一身腥,当然是让能将他发挥最大作用的人抓到。”

有用的人?

大皇子,皇后,还是另一波人。不管是谁,待这人回京,又将搅起一番风云。

“谢致远和冶王准备在千岁节上做点手脚,他可能会来找你,你自己注意点。”

谢惓人微言轻,在朝中还没有立起自己的势力,许多事情都没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而谢翊不一样,他十岁就知道自己身世,自此开始培养自己势力,这些年来,虽然还不能和谢致远和冶王正面对抗,但也开始慢慢吞噬那两人势力。

走出明月楼,谢惓仰头望着墨色笼罩的天穹,指尖揽过腰上挂着的玉佩,

“该培养些人手了。”

……

第二日傍晚,谢惓提着准备好的礼品到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