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间砂(13)
夏瑾娴跟着吴汀韬离开,临走,还是回身望了一眼,才发现,许晏清就站在石舫的窗边看着自己。
这一眼,让两个人都颤动了一下,却各自假装着,扮演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吴汀韬对那位前来寻人的投资委副主任表示,自己跟夏瑾娴要叙旧。
那位主任终于识趣了,只能表示自己再去逛逛。
吴汀韬带着夏瑾娴去了一处茶室,那里有他专属的贵宾室,夏瑾娴跟着进去。
两个人对面而坐,吴汀韬让茶艺师奉上了最好的茶,他自己亲自为夏瑾娴泡茶。
夏瑾娴看着茶盏,抱歉道,“我实在不精茶道,也身无所长,怕糟蹋了您的好茶,只能劳烦吴会长为我泡茶了,惭愧。”
吴汀韬笑了笑,让身边跟着的人都出去了,夏瑾娴喝着茶,掩饰着自己的紧张。
吴汀韬坦率道,“别怕,我对你没有想法。”
被看穿了心思的夏瑾娴有些尴尬。
吴汀韬却很自然地接过了话题,问她多大了,家在何处,上面父母可安好。
夏瑾娴说自己从小在本市,母亲是余杭人,父亲是苏州人。
说起父亲,她只道目前很好,而当她提到母亲已经故世的时候,吴汀韬啊了一声。
夏瑾娴望向他,等着他接下去的话。
吴汀韬为她又添了茶,他脱了西装,松了领带,挽着袖子,那样子十分的专注。
想来年轻时候也是俊美无俦,而如今看来,也是十分有味道的儒雅男子。
如果母亲真的曾爱过这样一个男人,那么如她父亲那样的凡夫俗子,又怎能入眼?
就像曾爱过许晏清这一遭,今日再见,依然难以释怀。
那些如王总之流,她又怎么可能甘心凑合。
夏瑾娴端了茶盅喝茶,却被茶水的热气熏得眼眶酸涩不已。
吴汀韬问她,“夏小姐,冒昧问一下,你的母亲,是姓廖吗?”
夏瑾娴摇头道,“母亲姓朱。”
吴汀韬听到这里,愣愣出神。
他沉默良久,最后仿佛是不敢问,又不甘心不问,他抹了把脸后问她,“是叫朱红梅吗?”
夏瑾娴点了点头道,“是的。”
吴汀韬扯了嘴角,却是笑不出来,他道,“难怪,你跟她很像。”
阿姨也一直说她长得像母亲,可是母亲后来一直郁郁寡欢,面容憔悴,跟如今的自己,其实也不像了。
但母亲的青春时光,她的确也没见过。
夏瑾娴问,“吴会长认识母亲?我倒是有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不过不多。”
母亲故逝后,她把母亲为数不多的照片都翻拍了,存在了手机里。
吴汀韬问,“可以给我看看吗?”
夏瑾娴点头,掏出手机,翻开了存着母亲相片的文件夹,递给了吴汀韬。
吴汀韬翻看了每一张,反反复复的。
突然,他叹了一声,已经有了鱼尾纹的眼角里,泛着泪光。
他递还了手机,手似乎在抖。
借着倒茶的动作,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最后实在是没有忍住,对她道,“难怪我找了那么久都找不到她,原来她竟是把姓氏都给改了。”
说到这里,吴汀韬再也说不下去了。
这位在法律界纵横驰骋威名赫赫的大律师,竟然也会哽咽。
夏瑾娴坐在他的对面,一句话都安慰不出来。
她突然明白了,为何她母亲是跟外婆姓的,原来,竟是为了躲他。
吴汀韬平复了心情,夏瑾娴递了纸,吴汀韬摆了摆手,用手指抹了抹眼角。
重新沏了茶,吴汀韬问她,“她……”然而过了很久,久到水壶里的水再度烧开了,他都未能成言。
夏瑾娴突然能够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就像刚才她看到许晏清的时候,有那么多话要说,那么多问题想问,但,却又有诸多的犹豫,最终千言万语都不知该如何说。
吴汀韬最后,还是坦然询问她,“红梅可有遗言留给我?”
夏瑾娴摇头道,“没有,不过,母亲有一本日记本。”
里面记录了什么,不需要再明说了。
吴汀韬问,“可否,可否给我看看那本日记本?”
夏瑾娴点头道,“下次有机会见面的时候,我给您带来。”
吴汀韬继续为她斟茶,絮絮叨叨地问起她母亲最后的时光。
夏瑾娴挑拣着说。
可是这位洞察世事的大律师,又怎么猜不到前因后果。
他问,“是你父亲不肯给红梅治病吗?”
夏瑾娴微微顿了顿道,“也没有。”
吴汀韬笑了,对她道,“小夏,你不会骗人,说谎的时候,最好看着我的眼睛。”
夏瑾娴难以为自己父亲辩解,她坦白道,“的确,父亲不肯。”
吴汀韬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声。
问到最后,他终于听不下去了,而夏瑾娴想起母亲的早逝,这些年压抑的思念,再也忍不住,当着这个陌生男人的面,落了一串眼泪下来。
母亲当年是支持她和许晏清私奔的。
当年和前夫婚礼那天,母亲还推门进来,特地抱着她道,“小娴,如果实在不愿意,这个婚我们就不结了,啊。”
当时她抱着母亲放声痛哭,化妆师在一旁都看呆了。
而她以为,结婚会是一切痛苦的终结,谁知道,逃避只是此后八年隐痛的开端。
那天,母亲甚至全程都没有笑一笑。
因为母亲心疼自己,步了她的后尘。
这真是一个天人两隔的悲伤故事。
母亲到临死都没有忘记过吴汀韬,可是他呢,前妻就有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