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367)+番外
“思思生气了?”叶娇抿唇而笑,用肩膀撞了撞他。李策向一边闪躲,叶娇干脆伸长手臂,拍了拍他的后背。
紧随其后的内侍吓得后退几步,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从来没有哪位王妃,敢在成婚第二日,就在宫中殴打皇子。
而且那个皇子还不生气。
还笑着对王妃说话。
“没有,”李策道,“我只是看他长得不太顺眼。”
“他有什么不顺眼的?”二人拾阶而上,叶娇道,“你不能因为自己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堂堂正正,就不让人家也……略微好看些啊。”
李策刻意紧绷着脸,可眼中的笑却散开,唇角不受控制地上扬,他勉力克制,咳嗽道:“他的确只是略微好看。不过‘堂堂正正’这个成语,是不是用错了?”
“没关系,夸你的词语我还有一箩筐。”叶娇眨眼道。
此时殿门打开,他们的神色同时变得郑重。步入大殿前,李策嘱咐道:“要唤‘父皇’。”
唤父皇,从此以后,你是皇室的人,是我的人了。
进殿时,李策瞥了一眼殿门口的龙衔九子敞口香炉。
看灰烬的厚度,应该已燃了半个时辰,说明圣上早朝后便来到这里,说不定还见过几位朝臣。
燃的是迷迭香,发汗、健脾、提神、醒脑。没有用味道浓重、舒缓寒凝气滞的檀香,看来圣上的心绞痛好了许多。
他略略心安,同叶娇一起恭敬叩首。
早已在殿内准备的尚仪官高声道:“请皇后内严,外办。”
这是提示有外臣入内朝觐见帝后,请帝后入座的意思。
李策跪地垂头,听到皇帝迈步安坐的声音,才微微抬头。
今日皇帝着通天冠、绛纱袍,西向坐;皇后身穿袆衣,佩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南向坐。他们虽然衣着庄重,但神情是欣慰喜悦的。
尚仪官送来细竹编织的小筐,里面放着满满的枣栗。叶娇捧着起身,身后跟随司馔官。
司馔官同样捧着竹筐,不过里面放的是加了姜桂的干肉。
这是随嫁侑礼,是新妇奉给翁姑品尝的礼物,以示虔诚、敬重。
尚仪官引着叶娇跪拜帝后,奉上脩礼,成婚的礼数,才算完成。
虽然叶娇步履稳重地去行礼,但李策隐隐有些担忧。担忧她一不留神,把满筐的枣倒在皇帝头上。提心吊胆地,盯着叶娇完成了仪式,皇帝也和声道:“赐座。”
说是赐座,其实是跪坐在蒲团上。
皇帝先同皇后对视一笑,道:“朕选的儿媳,皇后还满意吗?”
皇后的声音竟有些哽咽,她抬袖拭泪道:“臣妾一想到宫变那日,是楚王妃不顾生死去救太子,来救圣上,就觉得胆战心惊。欣慰这孩子有勇气,也心疼她浴血奋战。臣妾何止是满意?昨日欢喜了一整日,险些忘了去太后宫中服侍。”
这正是皇帝想听的话。
说到宫变,就不得不提起那三块金牌。
他抬手接过高福奉上的茶水,问道:“说吧,金牌是怎么回事?朝中都传,说朕的金牌是母鸡,会下蛋。”
叶娇掩唇而笑,李策神情肃然,从衣袖中取出三块金牌,双手呈上。
叶娇先向皇帝请罪:“那时父皇赐金牌给儿臣,儿臣偶然看到,震惊惶恐,不知父皇何意。恰逢楚王要前往晋州查证臂张弩案,便偷偷把金牌放进他行李内,希望能有所帮助。”
几位皇子妃,有在皇帝面前自称儿媳的,有自称儿臣的,叶娇觉得儿臣亲近些,便如此自称。
“所以,”皇帝颔首道,“小九在晋州出示的金牌为真。”
叶娇点头道:“儿臣有罪,因为金牌不在手中,又担心父皇差遣儿臣做事,没有金牌,无法震慑,便自己做了一块。”
“这便是你做的那块?”皇帝从三块金牌中,挑出做工最精细的,问。
真正的“如朕亲临”金牌是开国时制作的,那时的炼金雕刻工艺远不如现在。皇帝认得那块真的,放在一边,从另外两块中挑出做工最好的。
“不是,”叶娇抬手指了指旁边的,尴尬道,“那块凸凹不平,有点薄,不舍得多用金子的,是儿臣僭越而制。请父皇责罚。”
皇帝没有提责罚的事,他迷惑道:“可朕听说你在东宫举起的金牌,做工精良、闪闪发光啊。”
“那是魏王换给儿臣的,”叶娇解释道,“他拿做工精良的,换了儿臣粗糙自制的。”
皇后还觉得一头雾水,但皇帝听明白了。
“所以,你把朕的金牌给了小九,你自己又做了个,被魏王拿假的换走假的,拿去晋州,妄图生事。你又用你的假金牌,在东宫震慑反军。唬得朕的儿子们跪成一片,你真是——”
皇帝深吸一口气,像要发怒,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最后看向高福。
“胆大包天。”高福轻声提醒。
“对!”皇帝厉声道,“胆大包天!”
叶娇连忙叩首道:“儿臣再也不敢了!”
虽知道皇帝是在逗趣,但李策还是迅速抬手按在地上。这样叶娇慌张叩首时,就磕在他的手背上,不会碰伤额头。
果然,皇帝话锋一转道:“虽然胆大,但你也算事出有因。而且以当时的情境,非要如此,才能拖延时间啊。”
叶娇松了口气,露出“我经不起吓,请不要开玩笑”的无辜委屈表情,对皇帝道:“父皇,儿臣刚才吓得魂儿都要飞去了,以为您今日就要让楚王殿下休妻了。”
“怎么会?”皇后笑起来,打着圆场道,“圣上早就打定主意要赏你,怎么会责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