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368)+番外
“不赏了。”皇帝故意道,“你这算是功过相抵。”
“不赏可以,”叶娇直起身子,偷瞄那几块金牌,“儿臣那块金子,能还给儿臣吗?”
“为何要还?”皇帝今日很开心,话也很多,“朕的母鸡下的蛋,难道还分你一半?”
听起来很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叶娇气馁地跪坐回去,哑口无言。
“圣上不赏,本宫要赏。”皇后示意身边的女官,女官杜潇然含笑上前,打开礼单,念道:“皇后赏——桃丝紫檀雕百子宫扇一对、白玉琢凤凰带盖瓶一对、红木嵌银丝白玉三镶如意一对……”
伴随着杜潇然柔和清雅的声音,宫婢手捧礼盒在叶娇面前跪下,一个个礼盒打开,看得叶娇越来越开心。
皇帝频频摇头,对皇后道:“看到了吗?这是个贪财的媳妇。”
皇后慈爱地笑着,解释道:“安国公府家境优渥,楚王妃从小衣食无忧。什么没有见过?她表现得开心,是知道长者赐,不可辞,是孝顺。”
皇帝把茶盏递回去,看看掩不住笑意的叶娇,再看看他一双眼睛都在妻子身上的傻儿子,问道:“小九,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
李策叩首道:“儿臣要谢父皇母后赐婚,方得此贤妻。”
皇帝在心中哼声。
的确是贤妻,也的确是朕的恩赐,不然就凭你?媳妇早跟人跑了。
不过也该说正事了。
皇帝的声音渐渐低沉严正。
“你此次晋州一行,挫败李歹阴谋,匡扶大唐国本,居功至伟。你说吧,要朕赏你什么?”
随便要,只要不是大唐的江山,朕都可以给。
就算是你九死一生后的恩赏吧。
叶娇也看向李策。
他说了,严从铮的事交给他。那会不会借此求情呢?
可李策说出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话。
“一切都是先祖庇护、是父皇英明,儿臣不敢居功,只恳求父皇恩赏封地,出京就藩。”
出京就藩?
在立下大功,得皇帝器重、百姓赞颂时,避去藩地?
皇帝含笑的神情瞬间僵硬,如初冬的水流,一点点冰冻。
……
注:关于皇帝坐的位置为什么不像现在一样是“北面为尊”,我参考了唐代宗大历元年修撰的《通典》,关于皇太子纳妃的流程。
还有,关于皇子妃到底在皇帝面前如何自称,我查了两个小时,读者吵吵了半天,说什么的都有,都不确定,干脆就按照古装剧基本的说法,写了儿臣。《大明王朝》里是自称“儿臣妾”,听起来也不太顺口。
第231章 李策掌权
叶娇察言观色,垂头看向李策。
从她的位置,只能看到李策的侧脸。眼神清澈、鼻梁挺拔、笔直的下颌骨犹如一条紧绷的革带,缚紧内心的坚忍,露出决然之色。
他不让自己求情触怒皇帝,他自己怎么还要惹皇帝生气呢?
知道你要就藩,但就不能晚两天?
皇帝斜睨李策一眼,喉头微动,抬手取茶。这一次高福没有反应过来,递茶的速度有些慢,皇帝不满道:“怎么?连你也不想待在朕的身边吗?”
高福惊恐下跪道:“老奴不敢,老奴分心失职,求圣上恕罪。”
皇帝只慢慢饮茶,没有说话。
殿内沉闷无声,过了好一会儿,皇后才出言劝解。
“圣上,孩子们都是爱跑爱玩的。在您面前撒撒娇,您怎么还动起怒来?”
皇帝神情稍缓,冷哼一声,不怒自威看向李策,道:“你说吧,是朕薄待了你,还是兄弟们欺负了你,是长安城的水土不养人,还是朕的官员惹怒了你,竟让你成婚第二日,就要搬离京都,出外就藩?”
眼下还没有出京就藩的皇子。老三都已过而立之年,还留在京都,也就去年才打发他去守陵。你急什么急?
看你这匆忙逃跑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要抢你媳妇。
面对皇帝的威压,李策回答道:“回禀父皇,自儿臣回京以来,得父皇母后爱护、得手足兄弟眷顾,旧疾好转又娶贤妻,实在感恩庆幸。只是儿臣懦弱寡断、愚笨呆拙,未提前察觉魏王歹心,以至于让父皇和太子深陷危险,险些被他逼宫得手。儿臣每每想起,都觉得心惊肉跳悔恨难过,心郁难解,所以才生出避世离京的心思。”
皇帝狭长的眼眸眯起,下颌微抬,心中山呼海啸般掠过各种情绪,面色却依旧如常。
他这个儿子懦弱寡断愚笨呆拙?
如果李策傻,那其他儿子就都是长了脑袋的棒槌。早知道李策如此好用,不该把他留在皇陵那么久。
这分明是亲手铲除魏王后,恨兄弟奸恶凶险,又埋怨被父皇利用,还有些心软,不忍看魏王被杀,鲁氏一族和严家覆灭。
想起那时李策在晋州孤立无援,叶娇冒险闯宫,皇帝心中泛起一丝歉疚。
在这场劫难中,把太子软禁东宫,其实是保护。出生入死的李策,是被他丢出去,用来清污除垢的刀。
用过了刀,收刀入鞘,没给他任何好处,没赐他任何权柄。
看,把孩子吓得都要跑了,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不对。
但皇室儿女,得天下臣民供养,生来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稳固皇权的使命。
而皇权,本来就是建立在流淌的鲜血上的。
“你要离京避世,朕答应,”皇帝道,“但你刚刚成婚,此时离开,岂不是陷朕和太子于悠悠众口?百姓会说朕偏心薄待你,说太子妒才排挤你。你这样,是孝顺之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