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163)
林允南规规矩矩地跪在人群里,听了武德帝之言,脸色顿时大变,右手随之紧紧一握,指甲刺破掌心,尖锐的疼痛让他慢慢冷静下来。
武德帝此举是要重塑官场,那他们这些年安插在朝中的暗桩,是否会被挖出?
林允南并不知晓黔州的情况。
难道除了他们,还有其他皇室之人活着,并潜逃到了黔州,还带走了其中一支暗卫?
想到这个可能,林允南心中的怒火不觉再次腾起。
这些人,这么些年都没有为他所用,而今竟还敢坏他的事!
林玮一也是面色一沉。
“陛下。”就在这时,苏衡突然挺背作揖道,“陈大人方才还提到了军队,为防万一,臣建议可往黔州一带派遣驻军,若证实了陈大人所言,也可直接将那支反叛队伍拿下。”
武德帝闻言颔首,可随即又陷入到另一个难题之中。
前往的驻军可以就近调遣,但事情未查明之前,黔州城内的将领并不可用,那这主事之人……又该派谁前往呢?
大应叫的上号的武将基本都在四方镇守国土,留在上京的开国名将不是年迈就是伤病。
苏御本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他刚刚才被安排了任务。
林允南垂了垂眼,心中起了个念头。
武德帝双目深炯,缓缓扫过下首跪地的众人,良久,他朝众人摆了摆手,道:“你们都先起来吧。”
“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闻言,忙谢恩起身。
因跪得太久,几位年迈的大人起身时还趔趄了一下,亏得身边的人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才没有闹出笑话来。
武德帝缓缓坐回龙椅,问:“众卿以为,此次朝廷该派何人前往黔州?”
调兵遣将乃兵部的职责范围,兵部尚书田晋率先出列道:“禁军统领汤大人曾在青海做过参将,青海战乱时,也曾立过功,臣以为黔州之事可派汤大人前往。”
都察御史唐子非闻言,立马出列反驳道:“禁军统领要护卫的是上京,是皇城,他所要保护的,是陛下的安危,岂能随意调遣出京!”
陛下身在皇城,没有了禁军统领,也还有副统领和一众禁卫军守护,能有什么危险?
可这明摆着的事实田尚书是决计不能说出口的,遂只能怒瞪着唐御史,一时间竟也找不出反驳他的话来。
“臣以为李飞可往。”另一大臣出列道。
然其话音才落,便被人驳了:“李飞身上无军功,只怕去了也压不住场。”
“齐将军目前尚在京中……”
这位话没说完,就又被唐御史打断:“齐将军是因受了重伤才被陛下从肃州调回,目前伤还未愈,你就要他出去奔波,是安的什么心?”
提议的大臣被怼得哑口无言。
此时又有人提议道:“不若就由田尚书亲自前往?”
田晋闻言一抖,他贵为兵部尚书,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只他年近六旬,实在不想长途奔波……
众人也觉得由田尚书前往最是合适,纷纷表示赞同。
苏衡朝苏彻使了个眼色。
苏彻出列道:“田大人年迈,只怕不宜长途奔波。”
田晋感激地看了眼苏彻。
苏彻顿了顿,再道:“京中之事,由三司会审,已经足够,臣以为陛下可遣瑞世子前往黔州主持大局。”
苏衡也点头表示赞同:“修止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决不能让苏御去到黔州!
林允南垂下眼眸,隐晦地朝他身后的一人使了一个眼色。
接收到林允南传递的讯息,翰林院学士邹鹏出列作揖道:“让瑞世子前往,臣以为不妥。”
待众人都将目光集中过来后,邹鹏接着说道:“杀鸡焉用牛刀?瑞世子乃我大应战神,对方不过是支潜藏在深山里的前朝余党,实在无需瑞世子亲往。”
众所周知,邹鹏是纯臣,是陛下的人,他虽官职不高,说的话却很有份量,见他突然这样表示,众臣都很诧异,这完全不似他平日的做派。
苏衡侧目看向邹鹏,问:“那依邹学士之见,该派谁去?”
邹鹏不卑不亢道:“剿灭叛军是军队的事,陛下既已决定从黔州附近派遣驻军过去,便无需再从京中遣将,由文官前往也是一样的。”
大臣们听了,有的赞同,有的反对。
赞成者同邹鹏的想法一样,认为对方既选择隐入偏远深山躲避,便不足为惧。
反对者则认为,不论情况如何,事涉前朝余孽,兹事体大。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之际,苏御淡声开口道:“黔州依山而建,三面临水,素有雾都之称,其腹地内的地貌又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这样的地方最是易守难攻,邹院士将事情想的简单了。”
邹鹏闻言一噎,却也无言反驳。
苏御扫他一眼,又道:“但邹院士所言也没有错,朝廷确实不必再遣将过去。”
邹鹏听得一愣。
何意?
苏御没有理会邹鹏的不解,转首对武德帝道:“黔州与施州比邻,陛下可召施州守将白朗率军前往黔州驻守,白朗曾是林帅麾下的副将,林帅是山地战的好手,白朗当年一直跟随在林帅左右,能力不差,有他坐镇,足可应对黔州境内的一切变故,至于京城这边,如邹院士所言,只需派遣个文官前往协助即可。”
众臣听了纷纷觉得有理,大赞苏御考虑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