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福晋(151)
凌波倒是咬了一下嘴唇,讨好地笑道:“媳妇想着来给额娘请安,顺道就蹭一顿早饭吃。”
郭佳氏心里莫名地就是一松,硬邦邦道:“那就叫丫鬟再取一副碗筷来,一起用点吧。”
凌波忙开心地蹲身一礼,道:“谢额娘。”
绣书最了解她的心意,忙挪了一张凳子,凌波提着裙摆,挨着郭佳氏手边坐下。
有点不适应她脸上过于欣喜的表情,和靠的太近的亲热感觉,郭佳氏刻意地清了一下嗓子眼,又动了两下身子。
一顿饭,凌波都仔细地观察着郭佳氏的饮食习惯,记住了她偏好吃软糯之物。
早饭吃完,丫鬟先端了漱口的茶,婆媳两个漱口完毕,立刻又端上吃的茶来。郭佳氏接过茶杯就嘴就喝。
凌波有心说点什么,想了想,今天已经说的够多了,若是一下子提太多意见,说不定会惹起郭佳氏的反感,反正来日方长,还是慢慢来罢。
这茶杯才端起来,西林觉罗氏和安珠贤就来请安了。
原本按照平日的习惯,这时候郭佳氏早已用完早饭了,而今天因为更换首饰衣裳,耽搁了一点时间,以至于她们母女进来的时候,饭桌还没撤完。
两人问了郭佳氏早安,便在一旁坐了。
四个人随意聊了一点家常话,西林觉罗氏素知郭佳氏对凌波有恶感,见今天居然能够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说话,不由暗暗纳罕。
“宫里头说,太后是明儿启程,却执意轻装简行,让各家也不必专程送行。”
郭佳氏道:“太后素来提倡后宫节俭,轻装简行也是意料之中。”
凌波正低头喝茶,闻言嘴角微微翘起。
可能郭佳氏自己都没察觉到,同样的话凌波刚刚才说过,她记在心里,自然而然就拿来用了。
西林觉罗氏点点头,对凌波道:“少福晋是要去送行的吧?”
凌波放下茶杯道:“太后与我素有恩惠,况且我又是她亲口认的干孙女儿,自然是要去送行。”
接着,她又看了一眼安珠贤道:“太后对安珠贤妹妹也很喜爱,明儿咱们一道进宫去罢。”
安珠贤点头道:“是。”
西林觉罗氏见安珠贤跟凌波熟识之后,跟几位皇子的福晋也熟了,在太后面前也有体面了,自然也很欣慰,对凌波的喜爱也就更多了。
凌波道:“听说侧福晋爱喝茶,正巧我那里还有两罐子上好的碧螺春,回头让丫鬟给侧福晋送去。”
西林觉罗氏动容道:“这怎么敢当。”
凌波笑言:“博哲同我都不爱吃这个茶,倒是更加偏好普洱一些,侧福晋不必推辞。”
她说的极为自然,西林觉罗氏便应了下来。
郭佳氏抿着茶,心里有点不满。凌波给西林觉罗氏这个侧福晋都送了茶叶,对她这个正经婆母却一点儿孝敬的意思都没有。
却不知这正是凌波刻意为之。
她若是一味地讨好郭佳氏,反而显得过于谦卑谄媚,容易引起郭佳氏的戒心和反感,说不定更加看低她一眼;而这样通过生活起居一点一点地让郭佳氏感受到她这个媳妇的关心和孝顺,徐徐图之,便如同顺水行舟,更加自然。
当然,她也不是真的就只给别人送礼,而忽略了郭佳氏这个最重要的人,只不过她打算送的可不是像茶叶这般现成的东西。
四人继续说着话,就有丫鬟禀说,徐正平徐大夫来给郭佳氏诊脉了。
徐正平进屋的时候,十分忐忑,之前夏子语出事儿,虽然没有任何人怀疑到他身上,可是他却一直惶恐不安,深怕夏子语临死拉他垫背,将他跟金氏的私情暴露出来。因此每次到简亲王府来行诊,他都是又期待又害怕。
期待的是能够了解自己的处境,害怕的是一进府就踏入了地狱。
正文 113、撞车
徐正平带着忐忑的心情,给郭佳氏诊脉,又问了她平日的饮食起居等,一切跟往常并无不同。
而郭佳氏、凌波等人,也并没有提起什么特殊的话,更谈不上对他怀疑了。
稍稍松了口气的徐正平,一面收拾药箱,一面说道:“福晋的身子是越来越好了,但吃食上还是得多加注意,尤其不要吃太多甜糯之物。”
郭佳氏笑道:“听徐大夫的就是。”
她身子好转,全是徐正平的功劳,所以对他的态度一直非常好。
凌波却多看了一眼郭佳氏,想起她早饭还吃了不少甜糯之物。这屋子里的丫鬟估计也是劝不动她,明知道她的饮食禁忌,还敢给她布置这样的吃食,如果不是郭佳氏自己要求,估计没人有这个胆子。
还有此前郭佳氏吃完饭后立即饮茶,也是不好的饮食习惯。
凌波把这些记在心里,以后少不得一一提醒郭佳氏。
郭佳氏对徐正平道:“世子那边还得劳你去看看。”
徐正平躬身回答:“小人这便过去。”
凌波忙对瑞冬打个眼色,瑞冬便上前对徐正平道:“奴婢为徐大夫领路。”
郭佳氏点了头,徐正平向众人告退,跟在瑞冬身后出了门。
凌波和西林觉罗氏、安珠贤又陪着郭佳氏说了一会子话,便齐齐起身告退了。
回到院子里后,凌波让绣书开箱笼,将自己从娘家带来的一些上等布匹给挑了出来。
“格格这是要做什么?”
凌波一面在布料中挑挑拣拣,一面笑道:“自然是要做衣裳了。”
绣书有点疑惑,成婚之前,已经做了许多新衣裳,按说凌波现在应该不缺衣服穿。她仔细看着,见凌波挑出来几匹布料,颜色都偏稳重,也有比较沉的颜色,想到早上在郭佳氏那里选衣裳的情景,顿时反应过来,这并不是给自己做衣裳,而是给郭佳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