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福晋(152)
“福晋若是知道了,一定能体会少福晋的孝心。”
凌波挑眉看她一眼,笑道:“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竟然叫你瞧出来了。”
她的确是想给郭佳氏做几件,早上见了她屋里的衣裳,不是大红就是大紫,既呆板沉闷又有些俗气,想着用自己的嫁妆做衣裳,再亲自绣花,总能够讨这位婆母的欢心吧。她回想了一下,早上的时候,已经把郭佳氏衣裳的尺寸都记下来了,现在脑中依然十分清晰。
“好了,就这几匹吧,你去把府里的裁缝叫过来,我亲自与她交代款式。”
简亲王府里头是有专门的裁缝,为府中做四季衣裳的。
绣书应了,说是待会儿就去。
这时,瑞冬进了门,眉眼间似乎有些疑问。
“少福晋,奴婢有件事,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凌波差点笑出来,这可真是经典的废话台词啊,都这么问了,还能不说么。
“说吧,什么事儿?”
瑞冬说道:“方才奴婢带着徐大夫去世子那边,路上徐大夫问了奴婢许多事情,旁的倒也罢了,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但夏子语的事情,他竟然也问到了。”
“哦?”凌波认真了起来。
“而且奴婢觉着,他其实本意就是打听夏子语的事情,其他的话不过是幌子。只是奴婢不明白,徐大夫与夏子语全无关系,怎么就对她的事情,这样关心?”
凌波道:“你可有问过徐大夫?”
瑞冬摇头道:“奴婢刚有所察觉,徐大夫就岔开了话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她起了怀疑。
凌波想了想,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道:“许是你多了心,这样吧,以后徐大夫再来,就叫人注意些。”
“是。”瑞冬应了。
咬了咬唇,凌波轻声道:“夏子语和那刘氏,怎么样了?”
绣书和瑞冬都有点沉默。
绣书踌躇了一下,答道:“还关着呢。”
已经三天了。
一想到用饿死的办法来处置两个大活人,凌波还是会有不适应,但如今的情形下,她并不适合跟郭佳氏起冲突。
若是狠一点来想,这也是夏子语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
太后启程去盛京,这自然是一件大事。但是后宫一向提倡节俭,太后早就提议,随行队伍要尽量轻简,也不要弄盛大的送行场面,只有亲近的人来话别罢了。
凌波和安珠贤一大早就从简亲王府出来,去了宫里。
本来,太后是出了正月就要走的,只是凌波婚期在即,到底这婚事是她亲口赐下,还是想亲眼看着佳儿佳妇喜结连理,所以又拖到了凌波大婚之后。如今这日子要是再不走,说不定就要赶上多雨的时期了。
所以最终,还是定了今天的日子启程。
马车仪仗都已经准备妥当,都在大广场上等着,李嬷嬷扶着太后的胳膊,即将登车。
凌波抱着一个匣子对太后道:“皇玛姆,这是凌波精心挑选的蜜饯点心,时机不巧,没能亲手做。皇玛姆带着,在路上就当解闷的零嘴吃吧。”
太后笑得和蔼:“我又不是你们年轻人,不大爱吃零嘴了。不过你的一片孝心,我是收到啦。”
她示意李嬷嬷接过匣子。
太后又摸了摸凌波的小脸道:“如今可是做媳妇的人了,再不能向从前一般任性妄为。你那婆婆,是个吃硬不吃软的,若是一味示弱讨好,倒叫她嫌弃。索性你母亲家的老子哥哥们,都见不得你吃亏,你也不要委屈自个儿。”
凌波笑道:“我晓得,如今已能摸着婆婆的脾性了。”
太后点点头。
李嬷嬷轻声道:“主子,该登车了。”
凌波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对她好的人就是太后,一直以来,太后都像真正的奶奶一样疼爱她教导她,如今要分离,还真有点舍不得。
她眼睛有点发红。
太后慈祥地摸了一下她的发髻,又对她点了点头,这才转身在李嬷嬷的搀扶下上了车。
安珠贤从后面走上来,站在凌波身侧。
“凌波”
有人高声叫了一下,凌波回过头去,见一身浅红色汉式衣裙的乌珠正向她走来。
“我也要走啦。”
乌珠这次要陪着太后一起去盛京住。
她跟凌波虽然此前是情敌,但自从那次赌命之后,就对凌波心生佩服,对博哲也死了心,虽然交往不太多,但两个人的感情倒是比从前融洽了许多。
凌波握了她的手道:“你要好好伺候太后。”
乌珠撇嘴道:“用得着你说我倒是有话要告诉你,照我看来,博哲命里说不定犯桃花,你呀,还是赶紧生下子嗣,才能将他牢牢地留住。”
凌波放开她的手,没好气道:“受教了,你还是赶紧上车吧,这么大个队伍,就等你一个人。”
乌珠皱了一下鼻子:“好心没好报。”
她也不再多说,撩着裙子也上了太后坐的那辆车。
哒哒哒,马蹄清脆地踏在石板上。
凌波抬起头,见哥哥马武骑在马上向她走来。
马武负责这次队伍的护送,将太后送到盛京后就回来。
“哥哥,一路小心。”
马武点点头,冲她摆摆手,调转马头一路小跑到队伍最前头。
在他的指挥下,整个队伍慢慢动了起来,有序地朝前行进。
凌波和安珠贤并排站着,目送队伍慢慢远去。
“咱们回吧。”
两人手拉手,到了自家马车等候处,一起进了车坐下,出了宫门,上了街,往简亲王府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