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太狼和欢欢羊(出书版)(66)

作者: 南适 阅读记录

番外四 翁婿PK之真人版

序曲

允教授有个爱好,吃完饭喜欢出去散散步。散步会走很远,然后再走回来。允教授说,这是激发他学术灵感的重要时刻。

这个情报,早已经让克知非从允欢欢口中套走了。

于是,当允教授在散步的路上“偶遇”克知非,就相当正常了。

克(小心翼翼的恭谨状):“请问,您是允教授?”

允(微皱眉,略有不悦。潜台词:难道是考研的?):“你是哪位?”

克(满面钦佩状):“我是龙行公司的克知非,您的论文我都有拜读,很崇拜。今天在这里偶遇,真是幸运!”

允(依然有些怀疑。潜台词:说好话者,非奸即盗,小心小心):“哦,好,谢谢。”举步欲走。

克:“允教授留步,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允(背着手、转过头):“什么问题?”

克(坦诚状):“您最近发表的论文中说,每一个中国的汉字都含有丰富的文化。”

允点头。

克:“有一个字我百思不得其解。”

允(完全转过身):“什么字?”

克:“兮”,就是《离骚》中……”

允打断:”那个字我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

克:“从象形上看,“兮”更像一个人,愁眉苦脸的被压得直不起腰来。如果“兮”作为语气助词出现在《离骚》之中,毫无问题。但是,为什么《大风歌》这样激扬的文字中,也会使用“兮”作为语气助词?”

允教授无语,他蹲下来,用草棍在地上写了个“兮”字,陷入深似之中。

天适时地下起了小雨。(旁白:非太狼早已看过天气预报,说今夜到明天将会有雨。)

克知非立刻体贴地说:“允教授,我的车就停在不远处,要不,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讨论一下?”

允教授看了他一眼,面色清秀、骨骼清奇,好像是一个好人——不好又能怎么样?我堂堂正气男儿,一介清风书生,还怕你不成?

上车了。

这就是上当的开始。

正面交战

一家茶馆内。

茶已经过了几轮,允教授的面前有一个用茶水写的“兮”字,他正在反复地研究。

克知非的面色不动,只有眉毛在动。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坐到打烊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克知非开口了。

“允教授对学问的钻研程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允教授抬了眼皮看了他一眼,垂下去,对这句恭维毫无兴趣。

“家父偶尔也做点小研究,定力还真不如允教授。”这句话绝对的发自肺腑。允教授比自己的父亲远胜十筹——当然,这可能和母亲是做律师的有关。母亲盘问口供的本领一流,多年的训练,使父亲的思维变通也极一流。那就是,只在没有老婆大人的书斋里静思。

这句话立刻起了作用,允教授抬起头:“令尊也是搞学问的?”

克知非嫌虚,“学问算不上,只是个教学的。”

这就是行话啊,地地道道的行话啊,他允教授也经常这么说啊。

“哪个方向?”

“家父是治中国史的。”

允教授的上身微微向前,专注地看着克知非:“哪一朝的?”

“家父只研究中国的婚姻史。”

“哦。”允教授点点头,“倒是挺偏的。”他看克知非的眼光顿时温和了起来,怪不得能提这样的问题,原来是家学。

克知非的笑容中有些拘谨:“允教授,有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不知是不是所有做学问的都一样。”

“什么?你说。”

“是不是学者一旦作了立论,一般不会自我推翻呢?”

允教授一挥手:“那当然,要知道,一个负责任的学者,每一个观点都是经过深似熟虑才说出来的。这表明他对学术的认真负责。”

“那您也一定是这样了?”

允教授豪迈地说,“我才疏学浅,也就剩了点学术的骨气还在了。”

克知非点点头:“这一点,家父恰巧和您相同。”

允教授好奇了:“令尊在哪家大学?”

克知非彬彬有礼地给允教授斟上茶:“家父早年出国。他和您一样,坚持自己的观点,就终生不改。“以前在国内发过论文所称的观点,至今仍然坚持。”

允教授点头,端起茶杯浅啜了一口:“那是、那是。学者本色嘛。”

克知非面露欣愉之色:“允教授能这样想,我也就好办多了。”

“你?什么意思?”

克知非的表情很恭谨:“听家父说,他当年在国内时,曾和您发生过一场不失君子本色的小论战。”

“论战?。”

“呵呵,”克知非说得很自然,“我听家父提过,说当年您和他都还年轻,两人开展过一次“娃娃亲”的论战?”

允教授愣了:“娃娃亲?”

克知非点头:“是阿,他说,他还为此和您定了一场娃娃亲,他还给我看了您当时给他的回信。”

允教授终于在记忆的深处搜索到那个小小的碎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几乎都要忘了。

“令尊是?”

“克谐。”克知非坦言。

克谐,多么熟悉的名字,因为《资治通鉴》的“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而让他如逢故友,他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然后,他尴尬了。

往事似翻滚的波涛一样,将他包围了。

沉默,只有沉默。

克知非不再开口,就是望着允教授,眼神相当的真诚和无辜,不能承认,那无论如何是件荒唐事,承认了,回家还不让欢欢吃了?

上一篇: 尘世(出书版) 下一篇: 改造玻璃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