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福女(142)
这样的大坑自然不止一处,在好几个顾知安划定的地点都准备上了。
做好这些后,他们会统一去往北城外的一座七层塔楼,从塔楼滑回北城内。
做这些事都是夜晚,距东离国大军营地又有一些距离,倒不怕被他们发现。
而此时东离大军营地里,几位将领围着一个火堆正展开激烈的争论。
有人提议:“没想到这云州城还是块硬骨头,咱们攻了这么些天也没攻下来,人倒是折损不少,虽说现在粮草还够,可这天寒地冻的,咱们的人也不知还能熬多少。”
有人附和:“说的是,要不咱们派人回去找大将军再要些人马过来,最好是带一批厉害的弓箭手,先把城楼上那些人全给射下来再说。”这人一脸气愤,脸上好大一片水泡,左眼更是肿得连睁都睁不开,正是前日被云州城楼上的城卫泼了一勺热油给烫成这样,他可恨死地些人了。
也有人反对:“据我们这些天的观察,云州城里的守城卫确实不多,他们不过占着城门和城楼的优势,加上那些奇奇怪怪的招数,才一时占了上风,咱们兵马粮草都很充足,就算一时半会攻不进去,围也能围死他们,那么一城的人,每天吃喝可都不是小数,看他们能熬几日。”
立马有人点头,“没错,大将军给咱们点了五万精兵,若连这小小云州都拿不下,咱们怎么有脸去见大将军?”
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
第231章 斩人头颅如砍瓜切菜
东离军营地,众将士们正围着火堆取暖休息,天寒地冻的夜里,人往火边一坐,就没有人再愿意起身,要知道这种天气离了火,是有可能会冻死人的。
当然他们也不怕距离他们并不太远的云州城会有大军冲出来偷袭他们,经过这些日子的攻城,他们大约也摸清了云州城中的一些情况,守城的兵卫肯定不止两千余城卫,但也绝对多不到哪儿去,顶多也就多个三五千的样子。
可正是这样的情况,才让他们觉得分外憋屈,他们来的可是五万精兵,没能破开云州城门不说,甚至已经折损了至少万余人,剩下不到四万人,而对方,却仅仅只有数千人,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越是这样,他们越想扳回一城,越想死耗着,就不信云州城中还能有多少烫油和铁箭,还能有多少粮草可供应。
围着火堆的几位将领心里这样想着,突然左后方传来一声巨响,惊得无数人从并不安稳的睡梦中醒来,大家伙起身看过去,看见有火光冲天而起,场面有些壮观。
“怎么回事?那边什么情况?”
将领们齐齐将头扭回来,看向云州城的城楼处。
只见那边的城楼处也就是和平常一样多的人,也在看着左后方的火光,并无别的异动,城门也是关得死死的。
所以那边的动静和云州城无关?
将领们心中有些惊疑不定,但也无法就这样放着不管,毕竟他们还有近四万人的大军驻扎在这里。
黄副将朝距离他不远处的一处火堆招了招手,“宋千户,你过来一下。”
被点到名的宋千户心猛的一沉,知道这就有差事了,心里很不安,可也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听令。
“带两百人去看看情况。”
宋千户只能应下,这是军令,只能应,不能违。
很快,宋千户点了两百人出营,朝着尚有微弱火光的地方疾行而去。
这一去,直到天亮,也没再回来。
黄副将心知不妙,可白白没了两百人,他不能不管不问,便又点了个千户,让他带五百人去查探。
结果,这五百人也没回来。
到了夜里,营中无人敢安睡,个个犹如惊弓之鸟般,生怕昨晚的爆炸声会在自己跟前响起。
确实响了,比昨晚的更响,火光更盛,却换了个方向,在右后方。
黄副将和其余几位副将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派出两千精兵前往查探。
这次倒没有一点动静都没有人就没了,他们是听见动静了,很惨烈的打杀声,且持续了很久。
这次有人逃了回来,说他们被人合围了,两千精兵只剩下他们十几人逃了回来,对方人数不算很多,却很凶悍,手中的兵器尤其锋利,斩人头颅犹如砍瓜切菜般轻松。
一众将领这才回过味来,他们这应该是遇到大晋的援军了,只是援军不太多,所以不敢直接攻上来,便以这种方式分兵合围。
不过他们也没将这几个兵卫说对方武器十分厉害的话放在心上,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制式军用刀剑,打造的方式都差不离,就算比一般的锋利一点儿,也不可能锋利到斩人头颅如砍瓜切菜般轻松,这明显是为了他们的失败找借口。
“他们有多少人?”黄副将问。
一人想了想答:“至少一千人。”
才一千人?
黄副将和几位将领对了下眼神,当即去了营帐内商议。
最后他们决定在下一次爆炸响起时,直接派出五千精兵,五千对一千,不可能拿不下。
第232章 异动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甚至没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又一声爆炸在右后方响起,声音比前两次小些,火光也弱些,但也让东离营地里的黄副将等人气得不行。
这样明目张胆的挑衅,让他们既憋屈又愤怒,于是黄副将提议,直接将五千精卫提到八千,由他亲自带兵前往,定要将对方杀个片甲不留。
八千人的队伍也很壮观,由顾知安带队的游击队伍此时正埋伏在一处新挖的战壕后,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悄悄探头看了远处正往他们这边行军而来的敌军,顿时头皮发麻,朝身边的顾知安问:“安姑娘,咱们才一千人,真能成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