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福女(143)
顾知安目光已经从敌军那边收回,拿出一张白纸撕下一小条,举在手中试风向,见纸条飘向敌军那头,不由笑道:“连老天爷都在帮我们,我们当然能成事。”
算着时间,顾知安拿出一支信号弹,直接点燃。
伴随着一声尖啸,一团黄色烟雾在空中炸开。
正骑马前行的黄副将立即勒停了马,抬头看向前方不远处的天空,又是这个东西,最近因为这个东西,他们可吃了不少亏。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前进时,一股白烟随风而来,白烟不呛鼻,还有淡淡的香气,可他就是知道,这不是好东西。
黄副将赶忙掩住口鼻,大声呼喊着后边的人也掩住口鼻。
可这白烟是随风而行的,速度快到无法想象。
很快,黄副将觉得自己身上的力气正在慢慢流失,他那满腔的怒火与昂扬斗志瞬间就消失一空,他终于知道先前派出来的那些精兵是怎么无声无息消失的。
恐怕先前逃回去的那些人,也是他们故意放掉的,为的是什么?
是钓更大的鱼啊!而他就是那条更大的傻鱼!
八千人的队伍走后连个响都没听见就消失无踪了。
留守在营地里的将领们终于慌了神。
如今营地里只剩下两万多人,莫名其妙就损失了一万多人,跟中邪了一样。
“再不可这样分兵了,再有异动,咱们就一起上。”
“对,咱们还有两万多人,大不了一起上,我就不信了。”
于是在当天晚上,黄副将消失的那个方向,突然传出战鼓声,以及声势浩大的喊打喊杀声。
将领们一开始是有些犹豫的,可想到黄副将和那八千精兵,想到他们现在冲过去,说不定还能救些人回来,说不定合黄副将他们之力,能一举端下对方。
于是,营地里又派出一万五千人,迅速前往战鼓声响的地方支援。
而营地里就只剩下万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管粮草和煮饭的,真正能拿刀应战的,也就只有不到一万人。
“什么味道?”
“有点香呢”
“我怎么突然提不起力了?”
“我也是,怎么回事啊?”
而这时,云州城的城门大开,一群连护甲都没有的城卫冲了出来,后头甚至还跟了许多布衣百姓,他们手里有拿制式刀剑的,也有拿菜刀木棍的,直直冲向了东离营地。
另一边的一万五千人赶到战鼓震天的地方时,那战鼓突然就不响了,一个人也没瞧见,还是个眼尖的小兵指着远处的战壕叫嚷:“将军快看!”
第233章 云州百姓也是大晋子民啊
长长的战壕里,堆满了尸体,虽是夜晚,却也能凭借淡淡月光看清那些尸体身上穿的衣裳,外甲已经被剥去,露出里头染了血迹的暗青色布衣,正是他们东离军配发的军衣。
所有人都愣在原地,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呜呜的哭出声来,因为在那战壕里,有他的亲兄弟。
也有人回了神,朝发愣的几个将领喊,“将军,咱们营地那边有动静。”
几位将领猛的惊出一身冷汗,这才明白过来,他们这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此时云州城外的营地里,他们只留下万余人。能悄无声息地杀掉八千多人的队伍,再悄无声息地杀掉万人队伍又有何难?
在这一瞬间,他们胆怯了,连回头去看一眼营地的勇气都没有。
“撤,撤回大营。”不知谁喊了一声,立马便得到了几位将领的回应,一万五千人的队伍,连夜逃离云州,一路上什么城池都不敢靠近,更别说进城搜刮粮草了,愣是饿了三天才赶回到大营。
而此时京中收到的消息却是十日前的。
“云州被围?”太子拿着军报细看,眉头紧锁,又扭头去看挂在墙上的地图。
兵部尚书一脸痛心,长叹了一口气道:“收到消息时,距离云州被围已经过去了七日,现下怕是已经——”
夜苍澜将折子摔在案上,冷声问:“云州驻军为何会突然调走?”
兵部尚书自然是查清了这桩事才进宫来的,当即道:“据臣所知,乃是知州宋善年与南骊扶鸢郡主合谋所为,虽说宋善年和扶鸢郡主已经伏诛,可云州城中只有两千城卫,怕是早已破城。”
夜苍澜握紧拳头,狠吸了几口气才稳住胸中怒火,又问:“宋善年和扶鸢是如何伏诛的?”
兵部尚书却摇头,“说是路过的义士所为,身份不知。”
夜苍澜又看了眼地图,朝兵部尚书问:“从剑州调兵支援可行?”
兵部尚书想都没想就摆手,“万万不可,剑州驻军也不过三万余,若再调兵,怕是两头都顾不上,损失会更大。”
说白了,就是剑州比云州更富庶更重要,宁可损失云州,也绝不能失了剑州,他还正琢磨从哪里调些兵去剑州呢。
夜苍澜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正是因为知道,心里才更难受。
“云州百姓也是大晋子民啊!”夜苍澜叹息
商议了许久,太子提议调兵之事,不仅兵部尚书不同意,左右丞相也不同意,可以说,除了他自己,没有人同意。
于是这个小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调兵之事也同样不了了之。
朝臣们刚退下,头疼的夜苍澜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皇后便带着人过来了。
见儿子憔悴又烦闷的模样,皇后也是忧心不已,亲自端了参鸡汤给了,“澜儿,国事重要,你的身体也重要,莫要熬坏身体。”
夜苍澜点头,接过鸡汤喝了一口便没了胃口,搁置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