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125)+番外
他表示一定要预订石咏的头一批成品。石咏则无奈地向他解释,头一批成品他已经打算好要送人了。
贾琏盯着他,确认石咏决计不可能说谎,虽说有些失望,但还是兴致勃勃地向石咏预订下一批成品,心里盘算着:石咏画出来的这种“动画儿”,算是顶顶稀罕的物件儿了,回头带去给媳妇儿开开眼,然后收着等儿子长大些给儿子看。
石咏绝不知道贾琏已经想得这么老远。他倒是觉得贾琏最近天天守在船上,足不出舱,有点儿“可疑”。
贾琏则叫起撞天屈:“姑老爷给我布置了那么多课业,那么多书要看,还要我将笔记心得寄去扬州给他老人家批阅,我哪有时间,哪有时间……那个!”
石咏去贾琏房里溜达一圈,当真见到舱里堆着书本,桌上有笔墨,而且贾琏还真的写了不少心得出来。
他翻了翻林如海给贾琏准备的书本,有些是正经“圣贤”书,也有些是杂书,农政水利、各地风物、名人传记、前人随笔之类,各种都有些,看着也挺有趣。石咏打算自己将来也补补功课,便打算从贾琏这里也抄一份书单。岂料贾琏说了,为了答谢石咏送他“动画”,回头会照林如海的书单再买一套,回赠石咏。
石咏长叹一声,晓得贾琏这回可是将“动画”的事儿敲得死死的,自己再无推辞的余地了。
这样一来,石咏便更加忙碌。
从扬州上船,一直到通州下船之前,他都在忙着画画儿。饶是如此,也只画出了四组场景,再加上石咏平时手绘的那些“插画”,回头给十六阿哥看看,也将将可以交差了。
内务府官船终于抵达通州码头的时候,距离万寿节三月十八只有两天功夫。
贺元思看看天色已然不早,就吩咐石咏自行回家,他会代为跑一趟内务府交代差事。
那边厢女眷们也在忙忙碌碌地收拾下船。
史家使了大阵仗来接人,五乘敞阔的大车是专门来接五名女子和她们的随侍丫鬟的,另有好几车的行李,从大船上卸下来,往城里拉。
而贺元思的如夫人红菱那里,则少不了忐忑着下船,不知道将来进入那个宅门之后,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只有慧空与妙玉这一对师徒,无人来接,稍许露出些冷清。然而慧空却通晓这些俗务的,使了些银钱,自有码头上的人过来服侍,帮她们雇了车驾,又将行李都卸了下船。这对师徒除了红菱之外,再没与任何人打招呼,旁若无人地走了。
石咏这边,则有贾府来人帮他一道卸行李。贾琏为人仗义,说要捎带石咏一程,便不许他推辞的。
少时贾府的车驾进了东便门,一驾拐向南边,送石咏回椿树胡同,另一驾则向北,往正阳门进四九城去。
临别贾琏还不忘了了嘱咐:“石兄弟,动画,动画!”
——没有动画,就不送书给你!一本也不给!
石咏想想贾琏这些假作威胁的话,心想这个琏二爷,也简直是十足的孩子气。
石咏第二天一早便赶去内务府造办处去当差。
这天正是万寿节的前一天,造办处的工匠们还好,该交差的都交差了,官员们则大多忙得脚不沾地。察尔汉唐英他们几个,见了石咏甚至都来不及招呼。
主事王乐水见到石咏,连连点头:“回来得好,回来得正是时候!”
说着,他将几叠厚厚的账册往前一推:“这些在午饭之前全都要理出来!”
面对这么多繁琐的活计,石咏欣然笑纳。他心里其实有点儿过意不去,觉得自己在外游山玩水了这么多时日,差事都是由同僚们帮着完成的。他自己赶回来,多做一点,多分担一些,是理所应当的。
岂知活儿越做越多,石咏将将做完,又是新的活计推了过来。眼看到了饭点,王乐水伏在案上,头也不抬,其他几名主事那里也是一样。主事不发话,底下的笔帖式和书吏们也不敢发话。
正在这时候,十六阿哥胤禄脖颈里照旧别着一柄扇子,从外头进来,进来就嚷嚷:“吃饭啦吃饭啦!”
“吃点儿东西,下午好打起精神!磨刀不误砍柴工,回头别说爷苛待你们!”
十六阿哥一声接着一声地嚷嚷,主事们都坐不住了:要是他们敢不让手下去吃午饭,岂不是也苛待这些小吏们了?
一声令下,大家都动了起来。
胤禄的眼光朝石咏这边转过来,石咏知道被上司见着了,赶紧过去,行了个礼,才问:“十六爷安?”
“爷安,安得很!”
胤禄饶有兴致地望着石咏,凑近了低声问:“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物事,是带给爷的?”
石咏恰巧带了一本“动画”在身上。他只有这一本是完全做好了的,就是那本“扬州东关全景”,其余都还需要稍许修改和最后装订。
“这个,十六爷,这个是卑职准备了想给十六爷看看南边的风物的。”
石咏从衣袖里把那五寸长、三寸宽的小册子取出来,递到胤禄手里。
胤禄不动声色地接了,“行,爷知道了,你能记挂着爷嘱托的,算是有心了!”
石咏刚想向胤禄解释一下这个“动画”,到底是怎么个看法,胤禄却早已转过身去,冲他扬扬手,说:“爷自己个儿也得去祭祭五脏庙喽!”
石咏寻思,这胤禄的话里,是不是透着对他有些失望呢?可是胤禄当初说得明明白白,就是指着他去看看江南的风土人情,没指着他去刮地皮捎金银财宝回来啊!
有十六爷发话,大家便都匆匆扒了饭,回去伏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