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红楼修文物(630)+番外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他接着就理智气壮地对着尚未出世的小娃说:“这世上你娘最美最好!乖娃,记住了啊!”

如英当即红了脸,啐了一口这个没正形的爹,面上的笑容则越发明艳动人。

隔日石咏便带着石喻,先是去了学政周和正处“谢师”。虽然周和正只是大班授课,而且只教了石喻三个月的功夫,但是对学政表示感谢,是必须的礼数。

周和正便问起石喻的业师,石喻便提起了姜夫子。

周和正想了想,摇摇头:“没听说过!”他接着提醒石喻,“启蒙的恩师,固然紧要,但是你若是在乡试之后还想更进一步,怕是还需要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父……对了,老夫把景山官学这茬儿给忘了。听说那里的讲习多是翰林院里的翰林,但若仅仅是讲习,恐怕还不够。你若是看中哪位有眼缘,应当考虑再拜一位授业恩师,能时时请教为好。”

石咏在一旁听着,自然想起当初姜夫子与他说过的话,可见另行择一名师之事是势在必行。

拜谢过学政之后,石咏当即带着石喻去永顺胡同。在去永顺胡同的路上,他才将早先四川来人的事,缓缓地都与石喻说了。石喻面沉如水,静静沉思,并不发话,但是到了忠勇伯府的亲戚面前,石喻却依旧是那个乖巧异常的孩子,一见到富察氏,依着礼数,一丝不苟地行下礼去,却也没忘了半带着撒娇的口吻,扬起头道:“老太太,侄孙考中生员了,总算没给您丢脸。”

富察氏见了这般乖巧模样,自然是心花怒放,连忙把石喻拉起来,拽到身边,上上下下地看了又看,疼了又疼,十三岁就得了功名在身上,谁不稀罕?

石咏与富达礼在一旁,见了这情形,两人互视一眼,都没开腔。

二伯庆德这次也满脸堆笑地出来恭贺,待石喻又是亲热又是关怀,似乎上回四川来人时他对人家笑脸来迎的事儿,是压根儿不存在的。

石咏这边带着石喻过来伯府拜见,除了提醒提醒老太太,石喻才是那个最有出息的侄孙之外,他另外有事来求富达礼。

“十六爷如今随扈在外,不在京中,此前是十六爷一手安排的景山官学之事,虽说有些波折,可是二弟不管怎样,科试还是过了。可是算起来明年乡试只有一年之期了,小侄想请大伯出面,带同喻哥儿一起,前往景山官学。”

景山官学专收上三旗官宦人家的子弟,而富达礼是正白旗都统,统管旗下诸般事务,如果由富达礼出面,景山官学应该会看在富达礼的面子上,对石喻这个半途挑补入学,年纪又较入学“标准”差了这么一点点的“小”学生,稍许多些看顾。

“这个自然!”富达礼哪有不应的。双方说好,隔日便去景山官学拜见官学总管。

第278章

景山官学就在景山西侧, 距离内务府府署很近。

石咏为弟弟石喻考虑得很周到。此前往内务府景山官学请托,便是十六阿哥出面打的招呼。待到石喻通过科试, 获得入学的资格, 又有身为正白旗都统的伯父富达礼带着出面, 拜见景山官学的总管官员。

景山官学的总管索伦图早先就知道石喻的情形, 但听说富达礼亲自来拜,不敢怠慢,亲自出来相迎。

如今景山官学共有正副总管三名, 索伦图是正总管, 统管一切事务,另有两名副总管, 一人管着教学讲习, 另一人管着后勤内务。除了主管官员之外,另有满汉文字教习、汉书教习、弓箭教习若干, 此外, 另有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以下官员派充为官学讲习, 定期过来授课。

索伦图见到石喻,拈着须看了半日,便将富达礼拉到一旁, 向富达礼说出了他的担忧。原来索伦图对于石喻的才学并不担心, 毕竟是已经过了院试的人。但是景山官学的子弟从来都是文武并重,索伦图对石喻这般小小年纪,骑射能力究竟如何心里没底。

富达礼则严肃地回应,道:“此子一向在正白旗旗署参加正白旗子弟的骑射习练, 虽然年纪尚小,可是底子已有。总管大人若是不信,不妨让他试一试。”

索伦图正等着富达礼这句话,当下便将石家兄弟与富达礼一道请至演武场,命人牵出马来,先考校石喻的骑术。

石咏对石喻的骑术一点儿都不担心,他更担心的其实是弟弟的射术。果然,石喻轻轻松松便跃上那高头大马,请提马缰,纵马在骑场内轻快地跑了两圈,然后一勒马缰立定,自己飞身跃下马背,来到索伦图面前行礼。

索伦图满意地点点头,冲富达礼赞道:“都统大人教学有方,旗下子弟,想必个个都是这样善骑善射,弓马雄壮的吧!”

然而索伦图这话夸早了,石喻善骑是不假,然而他真的不算是善射。在弓箭场上,石喻见到各种不同力道的长弓,到底有些发怵,最终捡了最轻的一只,据石咏目测,弓力大约只有八十斤左右,连一石都不到,距离弓靶也只有五十步,足见石喻没什么把握。

但是结果尚好,虽然石喻拉不动重弓,也不敢离靶太远,但是箭箭中靶,还有一枚正中红心。说明这孩子瞄准的技术尚可,但是吃亏在年纪尚小,力气还不够,身体不够强壮罢了。

索伦图对石喻的能力总体满意,点点头对富达礼说:“如此一来,若是上面问起,我们官学总是能有个交待。只不过官学一向是文武并重,即便令侄过了科试,马上要准备乡试,但只要他在景山官学学一天,就一定要将骑射也一并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