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茶去(4)

作者: 长雾 阅读记录

“竹子吗?”

白梓生好奇地探头,发现是一小片竹林开出零星的黄白色花来。

“阿弥陀佛……”清安放下小簸箕,合掌低头,“这片林子的时候到了。”

“原来竹子也会开花!”白梓生笑道。

“嗯,开花就要死了。”

“真可惜,”白梓生有些惊讶,他停了停又说,“笋被挖走就再也长不成竹子了,也真可惜。”

清安依旧慢吞吞地说:“师父说,万物生,便会死。清安不吃笋,会饿。”

白梓生才十岁,生在富裕之家。他从没想过生与死,也从没有真正挨过饿。

“是呀,”他干巴巴地说,“真可惜呀。”

03.食笋

挖好了笋,该回寺里了。清安用簸箕装着竹笋,沿着山道往上拖。拖了一半道,笋就咕噜噜地滚下了坡。小胖子叹口气,又下山道去把笋捡回来,竖着摆进簸箕里。拖了几步,笋又哧溜溜从簸箕里滑了出来。看得旁边的小少爷笑得前俯后仰,拍手跺脚。

小胖子挠挠头,脸上有抹淡淡的红:“竹篓被师父拿去摘野菜了。”

白梓生伸手,示意清安和他一起拎起簸箕:“我帮你抬上去吧。”

小沙弥呆呆照做,然后又忍不住合掌:“多谢施主。”

笋,又撒了一地。

两人沿着崎岖的山道上莲花峰,这是清安说的“近道”,比白梓生下山的石阶难走多了,累得他气喘吁吁。

“不急呀,你可慢点走!”

清安抬头看看天色,说话依旧不快:“急的,要做中饭了。”

白梓生偷笑:“我是喊你呢,不急。”

小光头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施主又记错了,吾名清安。”

“什么吾呀汝呀的,”白梓生笑嘻嘻,“那我就叫你小胖子。”

小胖子抿抿嘴唇不说话,走得更快了。

登上了莲花峰顶,清安和白梓生在后边院子找着了大和尚,他正在折捡刚刚采回的野菜。

“明和师父。”白梓生规规矩矩地行礼。

大和尚见了小施主很高兴:“小哥儿留下用午饭可好?”

白梓生正有此意,他可不想白辛苦一场。

大和尚笑眯眯看他们带回来的笋,道:“如若扫着树叶在竹林边煨熟了吃,更是鲜美有趣了,便称‘傍林鲜’。”

白梓生眼睛一亮,他虽娇生惯养,却也知道这是山野之趣。他见大和尚能言善道,忍不住问:“明和师父,我虽不爱读书,也不愿意做大俗人。从前私塾先生说竹乃君子,无竹令人俗,我便特意在自己院子里种了竹……如今关门大吃起笋来,读书人会怎么说呢?”商家子弟,懵懂地在意着所谓清高读书人。

大和尚哈哈一笑:“读书人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白梓生不认得他与清安带回的是什么笋,只站在小厨房门边看和尚剥笋洗笋,煮了一锅水来焯一焯。

明和见他看得目不转睛,便说:“鲜笋有鲜笋的吃法,可以用白水煮、用热火炒,可以炖出高汤,也可以拿来煨饭。倘若得的多了,还能制出笋油和笋脯来吃。”

白梓生不耐烦读书,往日里养鸟、骑马、听戏、淘西洋货哪个都有他。每每等他带商队外出走货的二哥回来,他就栓人家腰带上似的,什么都要听个稀奇看个稀奇,可劲折腾人。现如今被打发进了山里,他倒也不苦,更是要把从前没听过没见过的山郭野趣都见识一番。

“笋油是什么?”白梓生听得有趣。笋脯他吃过,却不知笋油。

“取十斤笋,蒸上一日一夜,压榨出汁水便是,”和尚说,“取了汁水加炒盐作笋油,把笋晒干了便制笋脯。”

小胖子洗野菜水声哗啦啦地响,大和尚切笋丝案板咚咚咚地响。白家少爷坐在土灶边塞柴看火,闻着锅里的稻米香,突然觉得吃也是门学问,竟不比读书和制茶简单。

和尚中午做了鲜笋煨饭,就着咸菜丝和拌蕨菜,很是鲜香爽口。白梓生胃口大开,觉得这是他吃过最美味的斋菜了。

明和笑道:“是因为小哥儿今天帮清安干活受了累,自然吃什么都香。”

小胖子点点头,肯定了小哥哥乐于助人的美德。

白梓生在茶山上其实并不太吃得惯。往日在家里吃得精细,茶园里厨工做菜却很粗糙。小少爷是肥一分嫌腻,淡一分则无味,怎么都有得挑。今日难得吃了回舒心的斋菜,他再三向和尚道谢,恨不得晚上还来蹭饭。

饭后回了茶园,就见梅伯满院子转圈,听说着急得连午饭都还没吃。

“我的小祖宗哎,你可哪里去了!”

小少爷笑眯眯,一亮嗓子:“梅伯,晚饭想吃笋!”

少爷点了菜,梅伯赶紧忙起来。这些天白梓生吃什么都不是味,早被这位老管事看在眼里。

“少爷想吃什么笋?”

“要鲜的!”

“都鲜着呐!”

“要没尝过的!”

“这……甘笋还是甜笋好?”

“都好都好!”

梅伯吃罢午饭就到山脚下,给少爷收罗来了甘笋和甜笋。

甘笋细细尖尖,剥了笋衣白生生。厨工煮了大锅水,焯了又焯。

小少爷探着头看:“甘笋怎么煮这么久,要留高汤吗?”

梅伯陪着说:“多焯几遍才能去掉野味。”

小少爷又看:“甜笋和甘笋原来不一样,个头就不一样。”

梅伯摸摸他的头:“味道也不一样呐。”

茶园的厨工做菜虽粗糙,但是熟练麻利。晚间便端上了好一盆红彤彤的菜来,旁桌几位制茶师傅见了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