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未央(73)+番外

作者: 林雪原 阅读记录

沉默的人群中,隐隐传来哭泣声。

“或许还有人知道,挖掘中的道路,后天便可开通。如果寡人带兵躲一躲,或许有机会从那里逃离。”

气氛愈加低沉。

“明天,匈奴人就会踩着将士们的尸体闯进来,践踏你们祖祖辈辈开拓的耕地,抢走你们的老马,你们的财物,烧毁你们一砖一瓦砌起来,准备与家人住一辈子的房屋,他们会侮辱你们的妻子,虐杀你们的儿女,摧毁你们的一切!”

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掩面哭泣。

韩说担忧的望过来。

“可是寡人召回了开路的工匠,因为寡人不打算一个人逃走。”

台下哭声渐止。

“寡人对你们,什么也不能承诺。我们没有援军,没有食物,没有武器。过了明天,我们再也看不见下一次太阳升起。”

沉寂。千千万万双眼睛,茫然的再次看向我。

“大家知道,匈奴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汉人。”

死一般的沉寂。然而百姓的目光,渐渐由死气沉沉转为无助,由无助转至愤恨。

“逃避没有任何作用,防守没有任何作用,躲藏也没有任何作用。”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出击!是进攻!雁门并不只有八千名士兵,加上你们,我们有四万人!不论是女人,孩子,还是老人。你们都是大汉的战士!”

人们屏住了呼吸。

“杀死一个匈奴人,就没有白活这一辈子!砍伤一个匈奴人,拖住一个匈奴人片刻,甚至只要向他们出了拳,出了脚,吐一口唾沫,就证明我们的血性,这辈子,就没白活!”

百姓的心跳,仿佛在这一刻连在了一起。

“在九泉之下,与我们的祖先相遇,我们可以说,我们是面向草原,背对着大汉死的!到死我们也没有退缩,没有害怕!”

迷茫的内心,坚定起来。

“我们这一生顶天立地!没有愧对自己的国,自己的家!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汉人!”

“汉!汉!汉!汉!汉!”祭台下一片嘶吼。百姓的呼吸与心跳,头一次交织在一起。这声音震聋欲溃,包含了他们这些日子痛苦的等待,对死亡的恐惧,被侵略多年的怨恨,以及由祖至今的血仇。

声音恍如雷鸣。

我虚按下掌,声音渐歇。

“明日,让我们一同,慷慨赴死!”

“死!死!死!死!死!”祭台下吼起来。这个他们从出生起就畏惧的字眼,似乎一瞬间,变成激发人斗志的词。

我端起一个海碗,让韩说倒酒。

几名亲卫为最近的一排人发上碗,抬一坛酒从头到尾倒过来。

我举起酒碗。

百姓们散去了一脸绝望的死灰,目光灼灼的看着我。

“寡人唯一可以承诺的是,明日,寡人必将和你们一起死!”

台下刹那间静寂无声。浓重的夜色中,摇曳的火光将百姓们的面容照的鲜活。

幼时景帝祭神的话语,恍然在耳边重现。

我捧起碗。

“寡人在此,祈求,皇天后土,四方神灵,佑我大汉,山河永固!”声音回响。

我看着映在百姓和汉军眼中的火焰。

正像窦太后所说。我为他们点燃的,并不是火焰,而是令他们足以直面死亡,抗击匈奴的信念。

我将碗中的酒洒落一线。韩说再次斟酒。

我指着北方:“明日,寡人就站在那城楼上!看我大汉儿女,拼尽最后一滴血!看我大汉儿女,慷慨赴死的英姿!寡人将与你们同生,共死!”

酒水灌入喉中,撒了一身。我将碗狠狠摔在地上。

“殿下!”

第一排人将酒大口饮了,摔落碗:“愿与殿下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同生共死!同生共死!”百姓们嘶吼着。

接着第二排人上前,饮酒,摔碗。

我走下台。一个一个看过他们。一个一个拍过他们的肩膀。走过一名年轻少女,她尚梳着丫髻,脸庞青稚,眼睛亮晶晶的。

“好,”我说,“巾帼英雄。”

百姓在我面前一排一排的跪下。我缓缓走过他们,回到府中。

尚未歇下,外门声音似有不对。我招来韩说问怎么回事。

“殿下,据说有些百姓家里的孩子太过幼小,上不得战场,又不忍心见他们被匈奴人虐杀,因而宁愿自己动手,让他们走的安稳些。”

我沉重的闭上眼睛,仿佛闻到浓浓的血气。

走出府外,道路上有几对夫妇在争吵。男子抱着孩子,妇人追逐怒骂,最后两人相坐痛哭。

“你们,这是何必……”我不忍的说。

“殿下,这是我儿啊,我怎么忍心杀了他,可又怎么忍心见他明日被匈奴人杀害。”那强作坚强的男子跪在我面前痛哭。

旁边的老人摇头说:“太子殿下也不过十五岁年纪,还没来得及成人,却要和我们这群老百姓……唉……”

那对夫妇宝贝的抱着儿子站起来:“殿下,我们此时此刻,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感激你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们想亲见您成为伟大的帝王。可是……却只剩下明天了。殿下去我们家喝一口粥,让我们尽一份心意可好?”

两人望过来的眼神,仿佛把我当成了心爱的子侄。

我点点头:“好。”

在韩说等人的护卫下,我来到他们家门前,那妇人用一只瓷碗乘了粥,袖子将碗口擦了又擦,才端出来。

我轻轻喝了一口。见他们含泪露出满足的笑容。

“殿下,也来我们家喝口粥吧。”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上一篇: 冰之帝王(竞技) 下一篇: 复仇之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