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策划(270)

作者:满座江南 阅读记录

陆久安拿到手里的时候,险些以为是从县学里收来的卷子,看得他砸舌。

不过他也大致猜到了这群人的用意,无非是知道评价单最终会呈上来给他这个县令观看,希望借此迂回之术,能够在他面前崭露头角,得他一个青眼的机会。

陆久安捏着评价单不动声色地一笑。

没想到他陆久安居然也有这么一天,能够成为风流学士们攀附扬声的对象。

陆久安一张张的翻阅,浏览到最后,他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

吕肖,刘资……

正是当初偶遇的一行省城学子。

这群鲜衣怒马的少年人,不光在诗会上大放光彩,还写得一手矫若惊龙的墨法,评价里,有对应平的无尽溢美之辞,包括自然风光和各种别出心裁的布置,还夸赞了导游的细心周到风趣幽默,最后说道,下一次有机会还会携家人朋友前来体验。

陆久安这段时间闲下来时,还关注过这一行学子。

吕肖为首的这群人,在游历山水之后,便直奔县学而去,在颜谷等其他学正和慕名而来的学子面前,与应平生员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较量。

双方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谈经论史在现场引得一大片叫好声。

听说最近几天就要出发离开应平了。

当然了,所有评价单里,也不光只是褒扬的,其中就有不少人抱怨导游做事僵化,强迫他们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

陆久安心头一凝,旅行社这么快就出问题了?

结果看完事情始末之后,陆久安哭笑不得。

前两年疫病之后,陆久安非常注重环境问题,不仅清理了应平大大小小的臭水沟,还修建了很多垃圾桶和公厕,平日里也严禁百姓随地乱扔垃圾,严禁随地大小便。

经过这几年严苛律令的整治,应平的诸多恶习被纠正改过,然而外县的不归陆久安管辖,他们还保留着这种习惯,半途若是内急,随便找个小树林钻进去解决了事。

旅客抱怨的便是导游阻止他们乱丢垃圾,还不允许他们出恭之事,直言出游太过受人约束,倒不如自行踏青,下次绝对不会报团云云之类的话。

最后在评价单上给了个差评。

陆久安冷哼一声,非常不爽快地抽出那几张评价单拍在桌子上。

阻止破坏环境是他特意交办下去的,陆久安要打造一个旅游城市,应平每日吞吐的游客量势必不少,若是人人都丢个水果皮,拉个屎撒个尿,那应平早晚臭气熏天,沦为一个所有人都厌弃的腌臢之地。

陆久安要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而不是快速崛起又迅速消失的昙花一现。

他能够想到,作为导游的蒋方及其下属,在提醒游客时必定口气委婉,就这样了那群人还有脸义愤填膺?

“要我说,单单阻止他们还够,本官就应该态度强硬一点,永远禁止这种不文明游客进入应平。”陆久安雷厉风行,刚这样一想,就拧开钢笔,埋头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片刻后他给文书盖上鲜艳的印章,召来一个下人,“把这个送到寻舟旅行社去。”

“怎么了?”韩临深凑过脑袋探去。

陆久安随意往背后一靠,指着案桌上已经被他分为两堆的评价单问道:“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韩临深老实摇头。

陆久安笑了笑,手指搭在大腿上,用下巴示意他自己看。

猜测到韩临深的身份之后,陆久安不论是升堂断案,还是处理政务,都会有意无意带着他,有时候甚至会询问他的意见。这些无伤大雅的评价单,自然也不会避着韩临深。

韩临深看完后,用手指戳着其中一侧的问道:“这些单独拎出来,是准备丢掉么?”

陆久安勾着嘴角:“为什么要丢掉?”

“说得委实太难听了……”韩临深有些气愤道。

这泾渭分明的两堆评价单,陆久安是按照评价好坏来划分的,在韩临深心里面,应平已经被他这个县令给治理的井井有条,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十全十美,居然还有人不满意,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嘛。

陆久安忍俊不禁,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韩临深脑袋,他端起茶杯饮了一口,神情莫测地问道:“那你觉得大周在当今陛下的治理下,如何?”

韩临深愣住,有些紧张地看他一眼:“陛下励精图治,大周得他治理,河清海晏,繁荣昌盛。”

“那照你这么说,陛下就可以安枕无忧了。”陆久安道,“可是为何每天还有那么多折子递到陛下那儿,让他烦心呢?”

韩临深不说话了,盯着他转钢笔的手看。

陆久安替他说了:“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能够好到完美无缺。这些评价单,有些说的确实难以入听。然而忠言逆耳,你总要从这些形形色色的话语中,分辨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对你有用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韩临深若有所思,事实上,这些话颜谷不只一次在他耳边教导,然而通常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能用到的少之又少。

”这样吧。”陆久安放下钢笔,“你再仔细看看这些评价单,找出你觉得能够采纳的,明天吃过晚饭交给我。”

而陆久安把另外一部分评价单收起来,在吃饭的时候递给陆起:“这里面有一些诗赋,你截取出来,做成特刊。”

那些名家学士大老远跑到应平来,陆久安也乐意做个好人给他们一个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

陆起点点头,放下碗把评价单收好,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最近观星新闻社收到不少催稿的信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