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逢春(62)
俞景感慨:“苍山雪,洱海月,可惜没赶上下雪的时候。”
陈淮看了他一眼,轻描淡写:“过年再带你来看雪。”
俞景把头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波光粼粼的海面,半响没应声。
现在已经过了海鸥满天飞的季节,它们在最冷的季节到来之前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这里,又在春天踏上返程的路途。
过往的车辆很多,有自驾的,也有坐大巴跟团的。
陈淮挑了个地儿把车停下,俞景就带上自己的相机出去拍照。
洱海就在眼前,抬头即是苍山。
他站在公路上,把墨镜架在头顶,一直盯着远处山巅那一抹黛青看。这样看起来,天空好像和山连在了一起,无边的蓝色里,有了一点淡淡的水墨丹青。
陈淮拿出自己的手机,在漂亮的光线中,给俞景拍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的人侧脸线条流畅完美,鼻尖挺拔,眉眼带笑。他穿着一身白,本就偏白的皮肤在摄像头里有些过度曝光了。
察觉到摄像头,俞景转头,看见陈淮正慢悠悠收了手机朝自己走过来。
俞景喊他:“你刚刚拍我了?”
陈淮点头,但没给他看照片。
俞景也不在意,只晃了晃手里的相机,解释:“下次用这个拍,拍出来的照片会更清晰。”
陈淮说好。
两个人并肩沿着洱海往前走,前面是所谓的网红s湾,许多游客积聚在这一块拍照打卡,也有不少业余或者专业摄影师在揽客,十块钱一张,收的并不贵。
但拍出来的效果如何,就全凭运气。
卖气球的老人手里拽着一大把绳子,气球是花朵状的,黄色的蕊,白色的边,和天空特别搭。
俞景心血来潮,上前问老人:“多少钱一个?”
老人说不来普通话,方言也怕人家听不懂,就伸手比了个二,又比了个十。
俞景拿着气球找陈淮,在他无奈的目光下把气球的线绑在他手腕内侧,完事后故意站远了打量他几秒,夸奖:“好看。”
陈淮用另一只手把人牵在手里,他的气球被风往后乱吹,有时候会撞上他脑袋。陈淮也不在意,只伸手把它拨拉开。
俞景心情很好,时不时偏头看看气球,再笑着转回去。
路边还停着单车,单车的车头特意绑了花和白色的蕾丝边,浪漫的很小清新。
小情侣租的多,男生坐在车头,女生抱着他的腰,满脸幸福的坐在后座上。
陈淮问俞景,俞景果断拒绝。
两个大男人骑这个,太煞风景了。
两个人逛了逛,重新上车。
下一站是喜洲古镇。
也是网络上评选出值得打卡的景点之一。俞景昨天晚上偷偷看了好几个攻略,在备忘录记着。
陈淮把车停在外面,这里的路跟古城一样,变成了凹凸不平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其实很累脚。
路上有卖喜洲粑粑的,陈淮买了一个,两个人分着吃。味道一般,但俞景吃的挺满足。
这里路很窄,两边都是典型的白族房子。白墙经过岁月洗礼,有点破旧,又被重新粉刷,但依旧看得出来从前的痕迹。房门前种满了多肉,这里的气候太适合这样的植物生长,即使主人并不怎么管它,也长得很大,蔓延出一大盆来。
转角楼在几条街的交汇处,拍照的人很多。女孩子们穿的都是白色长裙,外头罩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披肩,一头长发,漂亮又上镜。
上一个打卡的小姑娘走了,俞景左右看了看,让陈淮站过去。
陈淮皱眉,想拒绝。
但俞景已经摆好了相机,一副很专业的样子,还空出眼睛给他使眼色,让他快点。
后面还有小姑娘在排队,陈淮被逼无奈,大步走到转角楼下。
不像是去拍照的,更像是去干架的。
俞景憋着笑,冲他小声交代:“摆个姿势。”想了想,又补充:“帅的可爱的都行。”
他这句话显然是多余的,因为陈淮压根没动。整个人直愣愣杵在原地,双手随意下垂,目光像是透过了镜头,直直盯着俞景的眼睛。
很帅。
很酷。
很上镜。
很有范儿。
俞景看着相机里的人,有些嫉妒。这人分明站的那么随意,脸上丝毫表情都没有,帅气却快要溢出屏幕了。
他按下摄像头,拍的很快。
陈淮站了几秒,终于摆了个姿势。他戴上墨镜,双手抱胸,依旧是直直盯着相机后面的俞景。
肩宽腰窄,一双腿长的屏幕快装不下,荷尔蒙爆棚。
俞景觉得自己的心跳隔着屏幕跳的越来越快,简直要超出正常的心跳速度。
他迅速拍完,冲陈淮挥手示意,然后转身正要让下一个去拍,一只大手拿过他的相机,递给了后面的小姑娘。
陈淮拉着他的手臂,低头问小姑娘:“麻烦您,能帮我们拍个照片么?”
小姑娘脸一红,连忙接过相机点头。
陈淮就拉着俞景重新回到转角楼下。
俞景终于明白为什么陈淮站在这里的第一秒,神情那么不自然了。
周围人太多了,还都围着这里看。
俞景尽量忽视周围的目光,在小姑娘的倒数声中睁着眼睛看摄像头的方向。
最后一秒,陈淮的手轻轻搭在他肩膀上,两人以一种亲密又隐秘的姿势,微微靠在一起。
热烈的阳光下,宛如一对最普通不过的恋人。
俞景接过相机,冲小姑娘道了谢。
两人迈步时,听见她小声问:“你们是明星吗?”
俞景笑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