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同人)[三国]小民之计(136)+番外
熙熙攘攘,纷纷杂杂,透着一股久违的暖意。
小老百姓的刘协坐不住了,也不叫传膳,问明谁负责照料饮食起居,点了那人跟着,径直跑出府去,要溜到街上去吃川系美食。
白帝城的街道拧来弯去,不像长安洛阳那样经纬分明,漫步其间,观各色商铺旗帜和往来行人,有趣之极。
东汉刚刚迁都洛阳时,洛阳还小,只有五千二百余户,可是却被称作“天下之朝市”,“举俗舍本务,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商业之盛,由此可见。
白帝城就有点当时的洛阳那感觉。
白帝城的市集集中在码头附近,可是城中没有哪里无商铺。
市集里人流太杂,也太拥挤,加上鱼类交易,味道也太重。
刘协找了一家酒馆,旗幡上写的“临江楼”,名字取得不俗,字也漂亮,里边二楼果然能看到整个码头和涛涛江水,刘协十分满意。
第81章
伙计报菜名报出一大串,刘协分辨不来,自认为还是小老百姓,可是……习惯拧不过来,捧着茶杯道:“招牌的、拿手的,都呈上来。”
伙计傻眼,看刘协一副贵公子派头,穿得又好,旁边又有伺候的下人,门外还站着两排甲士,才没敢露什么脸色,脑筋转转,答应着下去。一会,小桌被换了个长条大桌,这个时辰,酒馆也没其他客人,二楼就刘协一个,放了长桌占了整一层,跟着,菜肴逐次送上。
吕布等人得报,匆匆赶来,就见刘协脸颊鼓鼓,正大快朵颐,一边脸上还扎根鱼刺。
还好,吕布、陈宫和诸葛亮都知道刘协吃饭啥德性,见怪不怪,就只有曹昂吓了一跳。
吕布抢进去,“噗通”跪下道:“皇上!怎么不召臣便出来了?”
刘协呜噜呜噜塞着吃的:“召你做甚?这都过午了,卿等肯定食过饭了,起来吧!别弄出灰来。”
吕布忙扇扇被他下跪弄起来的灰尘,几个人慢动作站起来。
诸葛亮道:“皇上没起身,臣等岂敢早食。”
刘协瞪瞪诸葛亮——小样,还饿出气了,笑道:“那便都过来坐下,与朕同食。”
汉朝时候吃饭,一人一案,酒馆、饭馆倒是没那么规矩,但他们显然不能跟刘协同案而食。
尤其是在他们刚刚决定,一定要给刘协灌输正确的帝王理想后,君臣之间该讲的规矩越发要严守。
陈宫道:“谢皇上隆恩,可是城中防务未妥,臣等先安排妥当,再来陪皇上用膳。”
刘协道:“饱了再去,饿着肚子怎么做事?”
吕布、曹昂、诸葛亮都眼巴巴看陈宫:你想办法。
陈宫道:“臣就在楼下吩咐几句,很快便上来。”
刘协听了,摆手,陈宫丢下那三个,逃下去。
诸葛亮道:“臣素来仰慕公台先生,不知公台先生如何安排军务,正好借此机会看看。”
刘协瞧出来,摆手,诸葛亮也跑了。
吕布知道下一个要跑的就是曹昂了,谁叫他自己是最笨那个,只好狠瞪着曹昂——不许丢下本将军!
曹昂道:“草民去看看厨下还有什么时鲜。”
刘协摆手,曹昂跑了。
吕布无计可施,道:“臣也去看看……”
前一天刘协还十分气他来着,吕布没觉得刘协会放他,结果刘协居然也摆摆手,让他退下了。
吕布下了楼,楼下那三个抛弃他的,还有高顺等站了一圈,看他一脸失落,问道:“将军?怎了?”
吕布倍儿耿直地说:“其实……我想在边上看着也好,结果,皇上不气了,我……”好生难过的样子,要是为人稍微文雅点,就是满脸惆怅了。
周围面孔不管老的、少的、帅的、雅的,全部成了“囧”字。
后来诸葛亮问刘协,才见吕布就罚他捕鱼、杀鱼,吕布纵然没有二心,不怕吕布手下人等心里不服?
刘协道:“正是要从那些人身上看吕布有几分忠诚,他若是只在口头上忠心,与刘备何异?”
高顺等人是亲眼见过刘协分析天下形势的,豆子大的孩子就能纵谈天下,哪一个不服?何况他们家将军隔三岔五便想撒泼无赖去救小皇帝,要不是曹昂能镇住吕布,只怕陈宫隔几天就得被吕布拖着走一遭——陈宫不够胖,拉不住啊!高顺几个看来看去,老早就习惯了。
插过这话,不提。
等上面伺候的下人传话,刘协饭毕,几人才上楼,给刘协吃剩饭。
那四个吃着剩饭,刘协没事干,叫呈来笔墨,学着其他皇帝、文人骚客什么的,在酒馆壁上提字。
不会吟诗弄词,盗版别人的又做不来,于是提“美食”二字,因菜肴做得精细可口,赏的小楷。
除了吕布不懂什么字体好看不好看,其他三个都看得入神,忘了吃饭。
刘协想下诏给刘璋,然后入蜀。
刘璋即便不奉诏,还有吕布。
刘璋守着川蜀几十年,才有十万蜀军,军事力量薄弱,怎么能跟吕布能征善战的军队比?
刘协话都说出来了,陈宫和诸葛亮又不能逼他,各自愁思对策。
当初小,吕布还可以一巴掌捂了刘协嘴巴,当做听不到,如今,给吕布一百个胆子,吕布也不敢啊!
什么中兴汉室、天下大计、百姓归心之类,刘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装傻。
什么曹操将来势大,迟早打来之类,刘协没心没肺地道:“朕有两位爱卿,皆今世奇才,朕还有温侯,天下无敌,何惧曹操?”
左右是说不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