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之爱(346)
有啥想法快点说啊
第140章大厦将倾
落日西斜,金辉照地,脚下的积雪被染上一抹金红。燕国军营里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昭华远望天边最后一抹红霞,久久不动,直到月上树梢。
丛丛树影之上,暗色的天幕笼罩下来,重重地压着所有一切。
凤逸悄悄无声息来到他身边,为他披上披风。
“陛下,明日是最后一战,请陛下早些歇息。”
“睡不着。”
“陛下是在担心那文康会不会使什么阴谋?”
“不。”昭华很肯定地说。“他这么高傲的人,不屑于用小计。”
想起文康对待他,不肯用春/药,还高傲地说:“我不屑用那种下三滥的东西,我想要的,要光明正大的得到。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真实手段征服你。”
悄悄在披风下,按住胸口,每想起那个人和那些往事,心里就一阵阵疼,只得一个人强自咽下,外面不露声色。
每离他近一步,心里的痛就深一分。
昭华轻叹一声:“自从亡国为奴后,我受尽折磨,苦忍苦熬,日夜盼的就是这一天,能和欺侮我的人在战场上以剑对剑,堂堂正正拼一场,讨回尊严。可是,这一天到来时,心里却没有预料中的欣喜。”
“陛下放心,齐军现在已经是困兽之斗,不是我威武之师的对手。”凤逸劝慰道。
夜色愈发深了,冷冷的寒风吹拂着两人的头发。
犹豫了半天,凤逸道:“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
“你说。”
“明日一战,大局已定,齐国将亡。”凤逸转向他,看着他的眼睛,道:“如果文康做了阶下囚,你与他强弱倒转,你可会把先前受的屈辱报复回去?”
昭华一笑,微微一笑:“不会。”
“哦?”凤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昭华看着远处的济州城,一字一句地说:“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当初他因虚荣之心,非要玩什么征服游戏,没有斩草除根,留下后患,致使今日大军临城,社稷临危。前车之鉴在前,我怎么可以重蹈覆辙呢?”
凤逸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又道:“陛下是怕自己面对他心软吧?”
昭华遥望齐国都城,月光照得他脸色暗沉。沉默一会儿,说:
“以他那高傲性子,宁死也不会做阶下囚。殉国倒是一个好结果。”
凤逸张口结舌:“陛下的意思是逼他自裁?还是……”
凤逸说不下去了。明明心里有那个人,却拒绝议和分治,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将那人逼入绝地,将敌人置于死地不算什么,但是……
或许他对那个人只是在日夜相对中产生了一点感情,并不是真的爱了,如果真的爱那人,怎么忍心做到这一步?
如果是恨,那恨意可以使他心里一直印着那个人?
凤逸不敢再想下去,都说君心难测,果然。
这时,岳青槐和几位将军匆匆赶来。
“各位可有要事?”
岳青槐禀报:“禀陛下,三军已经准备完毕,今晚三更就可开战。”
昭华惊讶:“战书上不是说好明日午时开战吗?”
“没错,正因为如此,夜战可以大获良机啊。”
“你们这不是……这不是……”
“陛下觉得此举如小人?”
昭华默不作声。这样做是明显的背信,传出去很不好,可是不这样,更多的将士不能活着回去,更多的家庭破碎,更多的人伤心泪流。
“陛下,兵不厌诈,对敌人讲什么信用。”岳青槐不以为然,“陛下何苦为区区虚名而使我军将士多添死伤呢?”
陈之武也说:“军师说的有理,齐国皇家禁卫军,天下精锐,况且又是做困兽之斗,如今与我拼死一战,我军就算胜,也是惨胜。”
南敬亭也说:“臣知道陛下爱惜声名,可是国事为重,声名总是身外之物,以后可以挽回,死则不能挽回。战场之上,死伤难免,不可心存善念。”
凤逸也跟着劝:“是啊,陛下素来爱惜人命,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谁说只有硬碰硬的胜利,才是光荣?战场之上,本就只论胜负,不谈仁义。”
昭华寻思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
月光暗淡,齐国大军出城安营,一切井然有序。
文康巡视一番,见战马武器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明日一战。
冯祯禀报:“一切准备完毕,明日午时之前可列好战阵。”
“好。”文康点点头,又说:“明日一战,成败在此一举,若败,则社稷不存,国运不再。”
“陛下请勿忧心,皇家禁卫军勇猛善战,不会让燕国人轻易讨了便宜去。”
文康摇头笑笑:“谁说两军交战勇者胜?我看是谁的心够硬,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忽然,听到外面鼓声震天,杀声急迫,金铁交击之声不绝于耳,还有惨呼声、喊杀声此起彼伏。
“怎么回事?”冯祯脸色大变,急命人去查探。
文康倒是神色如常:“可能是燕军夜袭。”
“不会吧。”冯祯不敢相信,“说好了明日午时开战,那昭华怎么可以如此无耻无信?”
文康一直严肃冷漠的脸上居然现出一丝笑意,道:“他受尽大苦,忍辱数年,等的就是扬眉吐气这一天,还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快传令下去,速速迎敌。”
冯祯见他提着剑,要亲自上阵冲杀,吓得心惊肉跳,赶紧拦住:“夜战有险,陛下不可轻涉险地……”
文康不理,直接提剑上马,只说了一句:“冯将军坐镇中军,如果战事有危,不要恋战,速率兵退回城内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