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793)

作者: 燕七雪 阅读记录

赵子富本是玩笑话,见二嫂竟然又说气话了,吓得连忙改口。

林小福这才扑哧一笑,便拿了信放回屋里,愣是不在这时候看信。

“岳儿过来,二婶娘给你把脉看看。”林小福拿了只凳子坐在东厢门口,朝正吸着鼻子的赵岳招手。

这孩子虽然经常玩得一身脏兮兮的,但像吸鼻子这样的举动却很少见。

别是着凉了。

“岳儿有些着凉,大哥怕他在铺中无人照顾,就说还是交给你来带,别老是不好让人心疼。”

赵子富连忙道。

原来赵家人知道赵岳着凉了,就交给她这个开着药铺还会一点儿医术的人来照料。

“大嫂不是有空闲了么,杨家嫂子不是去干活了么。”林小福有些不高兴地嘀咕。

杨诚的哥嫂也有个儿子,不过今年刚满四岁,明年就能启蒙读书了,他们都去了镇上,却将儿子留在家中交给两个伯娘带着。

“杨家哥嫂是去干活了,但杨诚的爷爷奶奶却回村去了,说是要摘一批梨子回来卖,晚桃也差不多没有货了,枣子也做成了红枣,差不多收尾了。”

“不过我看杨家的意思,就是现在有杨诚的哥嫂来干活,他们不需要这么多人在镇上,老人家就要回村里去,毕竟家里也有活儿要做。”

赵子富说着自己的观察所想,到是个明白人。

林小福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性很大。

杨家除了杨诚和小弟还在村里读书,三房可是全来了,后院人手够了,犯不着再闲着两个老人在这里。

再说都在铺中干活,中午吃饭肯定都是一起吃了,谁得空做饭就行了。

傍晚时差不多就打烊了,晚饭可以各吃各的。

所以,就算杨家两老不在这里,也是合情合理的,赵家人也不能说什么。

而且当初给杨诚的哥哥定一两银子工钱时,也是看他是个正劳力,说好下午不用干活,不然一两银子肯定请不了他。

那他下午就会回自家摊上干活了。

“希望婆婆和大嫂不怪我怂恿了公公,请了杨家哥嫂干活,却反而跑掉了两个不要工钱的老人打下手。”

林小福叹了口气。

“娘自然有些抱怨的,但大嫂没有,大嫂虽然还是忙但也没有刚开始那几天忙。”

“只是岳儿还是自己在后院里玩耍的时候多,跑去帮忙洗碗湿了衣裳,冻着了也没人顾得上他。”

赵子富说着孔是叹了口气,抬手摸摸可怜娃的小脑袋。

可怜娃刚吸了鼻子,又咳了几声,看着人不约拧起了眉头。

“二嫂……”

“我会给他开张食方,过两天就好了。”

林小福本不想小方,毕竟孩子太小了,若不是大毛病还是少吃药的好。

但又怕孩子拖久了病情拖严重了,就想着把药糖方子配出来,比一般药方要温和一些,适合小孩子。

而她的方子以防病毒感染为主,辅以食疗。

第1389章 御寒

九月下旬长风猎猎,天气渐渐冷了起来。

赵岳已吃完四副药,每天又吃一碗冰糖炖花生,装在小碗里自己拿木勺舀了吃。

甜甜的味道他很喜欢,而咳嗽也好得差不多了。

虽然刚回来那晚他还有些发烧,林小福不停用冷水帕子给他降温,折腾了半夜,好在第二天就缓解了。

原本只打算吃两副药的,结果因此吃了四副,几天下来总算让他又恢复了活泼的模样。

看着好转的孩子,林小福不禁在心里吐槽,幸亏赵子添见识早将孩子送到她这里,不然怕是要去仁安医馆花上一笔钱了。

问题是,如今赵家每天这么忙,一个孩子病下了怕也没人得空照料,病情一拖恐怕更麻烦。

好在他们还知道找她。

最近天气阴沉了许多,似乎想下雨又一直下不下来,北风到是时不时刮上一阵,落叶纷纷,秋冬的萧瑟之意便清晰起来。

直到这时候,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什么的,都已突然离他们远去了。

村里过来串门的妇人说,不知道十月会不会下雪。

去年到是没下这么早,但前年的十月下旬,可是下了两场大雪呢。

林小福在屋里听了不禁默默一叹,怎么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之前男人在家时砍的柴,大多都送到镇上去了,他们就快搬到镇上去了,家里剩柴并不多,这个月可别大降温才好。

好在赵子富将赵岳带回来时,把赵岳的衣裳带了几身过来,就算冷起来添衣也是方便的。

林余氏给赵子富的长棉袍早已做好,这两天也把林小禄的长棉袍做好了。

读书郎多穿长衫,只是村里娃子平时没这么讲究,还是短衫方便一些,但冬天冷,长袍能一直罩到膝盖以下,方便保暖。

林小福和林小春姐妹就不停做棉鞋。

去年他们家穷,没有一件像样的御寒冬衣,自然也没有一双能够保暖的棉鞋。

今年有钱置办这些东西,一家人都当做大事在做,每天心里喜滋滋的。

尤其是小的们,穿新衣就比过年还高兴。

要知道往年过年穿新衣的记忆,他们是少得可怜的。

林小福却在听村里人说这个冬天会比去年冷时,竟有些心慌起来,除了她是今年来的,也因为肚子里有了孩子。

又不知赵子诚何时能回,若是柴不够用怎么办?

赵子诚在信中简略地说了一下去过的地方,看过的铺子,见过什么家族家主,还去了归云庄,师父在归云庄宴了客。

虽然写得不多,但行程里该写的都写了,言简意赅地一一汇报给她,而他预计最快是下月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