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794)

作者: 燕七雪 阅读记录

下月底也就是霜降之后、立冬之前。

只不过他说的是预计最快,也有可能是立冬之后,小雪前后。

不能太依赖他,看他书信显然还不知道她有身孕的事儿,既然伙计没说,那她只能自己安置御寒的事情。

因而,她去了一趟杨家,拜托了杨文叔和杨武叔上山砍柴,按一天四十文算工钱,砍回来搁她自家院子里晒。

趁着眼下天气还好,没有下雨下雪什么的。

第1390章 拜见夫子

这时候村里很多人家都在砍柴、晒干货、做酱菜,为窝冬做准备。

她自家没劳力,但她有钱,这就行了。

在九月三十来临之前,院里院外就晒了许多柴,不过林小福并没耽搁,只晒了一天,就托刘庚生带信到药铺,让杨青安排马车来拖柴。

药铺有一辆平板马车和一辆有厢马车,林小福自有划算,让杨青多准备一匹马,将家里的车架套起来。

这样就有两辆平板马车可以拖货了,又快又方便。

杨文叔和杨武叔砍了两天的柴,让伙计一天就拖回去了,暂时都晒在药铺的侧院里,若下雨也能早些收起来。

如今药铺还是有空屋的,临时放柴方便。

林小福现在就觉得,柴和粮,都是冬天必备之物,一定不能少。

而这时候赵家也回村找人砍柴了,只不过他们出的工钱是三十文。

林小福听赵子富说起时心中暗叹,幸亏她一向给杨家的工钱都不低,杨家也低调,不会在外面说起,不然怕是要连累赵家得罪村里人了。

但叹归叹,她还是立刻去了一趟杨家,和杨三爷爷把话摊开来说,以免这话传出去。

杨三爷爷一听当即要退回十文出来。

林小福无奈笑道:“三爷爷,我是计较这十文钱的人吗,我来说这事,是怕你们说漏嘴传到了村里,让赵家不好做啊。”

“再说了,咱们两家关系那能一样吗,平日里你们杨家关照我们林家还少了么,我们去了镇上,家里这边还要靠你们料理呢,我只能说,大恩不言谢了。”

林小福一翻推心置腹、言语诚恳地解释,杨三爷爷这才作罢。

一直以来可不就是这样么,他们是出了人出力帮忙了,弥补了林家没正劳力的问题。

但小福丫头也是个极识趣的好孩子,算工钱不少给,平时有什么吃的也会送过来,从不小气。

当初老婆子的话虽然说得直白,但也是有道理的。

他不敢太推辞这孩子的好处,不然只会让她退却,以后有事情孔不敢来找他帮忙了。

左右这孩子给得起钱,他也就收着了。

砍柴一直砍到九月三十还没停手,就连杨家父子都有些咋舌,这都能烧到明年去了。

“我们有药铺要用,自家住的宅子也要烧炕,不多准备些柴,我怕到雪天里不方便。”

林小福笑着解释。

而这天早上他们收拾了些行李,伙计赶了有厢马车来接,去到镇上先奔方家,由方正扬带着林小禄去私塾拜见夫子。

掌塾的夫子姓宋,私塾里还有欧阳夫子、孙夫子、李夫子几个,算是镇西最大的私塾了,是个讲规矩也认真授学的地方。

拜见夫子接受考问过关之后,就奉上束修,下个月就能去上学了。

镇上私塾的束修没有定数,但都是按季来交,从五两到十五两不等,启蒙生多一些,科举班更多,开夜班的话,可是要交上二十两的。

林小禄目前两者皆不是,五两就够了。

赵子富听说了束修之后不由咋舌,他在村塾的科举班里,开夜班也只要十两。

第1391章 机会

而且现在还没开班,下个月就要开了,也是不敢临时换塾的原因,毕竟是在这里从小读到大的环境。

若是冒然换塾,要熟悉环境、熟悉夫子、熟悉同窗,在陌生的环境里惴惴不安,就要浪费许多心力精神了。

不过今天赵子富也一同到了镇上,若留在家中没地方吃饭。

但到了镇上,他也没再去铺中干活,而是背着书箱去了药铺楼上读书。

杨诚兄弟也背着书箱过来了,先到了铺中转了转,孔到药铺楼上读书去了。

上回赵子富带着杨诚到药铺的时候,他们就约好了可以到这里读书。

林小福又在药廊下拿小炉自己做煎锅饼吃,林小春和袁乐心都在一旁帮忙,不过方长学过来后,她们又跑去看煎药。

尤其林小春,以前爹娘生病家中不缺煎药的事儿,她也没少做,但那是以寻常来思想来做。

后来她跟着姐姐学认药,虽然照着姐姐开出的方子拿小秤抓过药,但她没煎过那些药。

因而,现在有机会向学,自是跑去向方长学请教了。

方长学虽还未收袁乐善为徒,但孔有意识地在培养他,因而对于林小春的问题,也会知无不言,教她从专业角度控制火候、注意温度、汤色。

药煎几分最合适,应对什么病需要如何控制等细节问题。

林小福在围墙这边听见,探头望了一眼,不由摇头轻笑:两个好学的呆子。

林余氏就在厨房里陪刘大娘说话,帮忙做中饭。

沐休之日,紧张忙碌的只有林小禄,其他人都聚在药铺里做着自己的事情,悠然自得。

快中午时,方长宇送林小禄过来,一进院子就闻到煎锅饼的香味,俩人立刻跑了过来。

林小福都忙半天了,其他人都有吃到,见他们回来了,便笑道:“再等一等,很快就能吃了。”

“大姐,你不问我拜见夫子的结果吗?”林小禄眉眼难掩喜色,有些激动地看着林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