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悠然的种田生活(58)
看着爷奶他们越来越大的年纪,陶悠然真心跟父母们说道。
爸爸随意地应了句:“知道了。”
但是妈妈那边,在认真地考虑儿子的话。
第41章 041 陶悠然巡山之红刺果
“奶奶, 明天早上子宵要来,我早点起来喂点馅儿吃馄饨吧?”晚上,陶悠然带着个围腰在厨房里帮奶奶洗碗时说道。
欧子宵选择了留下来跟他一块儿干后, 要求的一大福利便是要管饭的,那是大早上就要过来吃早饭的!
“行啊,冰箱里还有点里脊肉, 待会儿拿出来放冷藏室去, 明早上了拿出来剁馅吃。”
晚上实验室里,一排布满白色菌丝的试管立在保温柜里,一共五十支竹荪菌种, 成功长出了菌丝的有三十二支,比他预料地要多一些。
幸好,他准备的二级菌种营养包本身就要多一些。将这些菌种接种到提前准备好的营养包之后, 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了。
次日早晨,陶悠然大早上就爬起来剁肉馅来,剁碎的里脊肉加入盐、料酒、生抽、花椒大料熬出来的香料水,搅拌均匀后放在一旁等上。
陶悠然便去和面, 一般这边他们连面粉都难买到,这些年快递业发达, 天南海北的东西流通, 也能买到北方各式各样的面粉,开始做一些包子、牛奶小馒头、蒸饺之类的食物。
等弄得差不多了, 奶奶也就起来了,跟他一块儿开始包馄饨。
没多久,欧子宵就来了, 还差一些就包完了,欧子宵便把烧水的活儿接了过去。
“好香啊, 这汤喝着真舒服。”欧子宵端到馄饨汤,先吹了一下,喝了一口汤。
他越发觉得回来不错了,那几年为了业绩、奖金拼命加班,三餐里边有两餐都不应时,胃也让他折腾得厉害。
“这馄饨馅儿准备的仓促,只是里脊肉剁碎喂了喂。若是弄点鲜虾,再配上点野生菌,那肯定鲜美无比。”陶悠然吃了个馄饨,有些遗憾地说道。
“这还不好说,你要不专门做个做馄饨的视频,馅儿可以多调几种。”欧子宵也还想吃别的馅儿的馄饨。
“哈哈哈哈,也行。”陶悠然笑道。
他把这个点子记下来,馄饨馅料随随便便也能弄五六种,虾仁的、猪肉的、鸡肉、鱼肉等,配的辅料不同,味道也不一样。
早饭过后,欧子宵就跟着陶悠然进山。
陶悠然除了顺便去了下他的竹荪窝,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外,走的都是之前没走过的路。
一株有二十米高大的绿色乔木,灰褐色的粗糙树皮,陶悠然寻摸到掩映在树叶里的褐色果实,惊喜道:
“快看,这是杜仲树。”
欧子宵将拍摄的焦点定在了他所说的树上。陶悠然伸手勾了一片叶子下来,撕开后说道:
“看,这就是杜仲树的叶子,撕开后里边能看到白色的丝线,就像是蚕丝一样。”
“杜仲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树皮是著名的中药材杜仲,掀开后跟它的树叶一般,也有很多白色的丝线。”
陶悠然没想到他们这边山上也有杜仲树,杜仲树作为一种中药材,自然生长的数量没法满足,人工种植多了起来。
看到一株杜仲树,他又绕着找了一圈,只找到两株胳膊粗、还没有两米高的小树。
之后他们继续往山里走了一段路,碰到一倒树的木耳,三个野灵芝。陶悠然还是第一次碰到野灵芝,直径只有五六厘米。
“我们往回返吧。”
差不多走了两个多小时后,陶悠然与欧子宵说道。这边的山路他们不熟悉,只能原路返回,时间便得多预留些。
回来的路上,陶悠然路过了一株刺果树,学名叫金樱子,又叫糖罐子,满树枣红色的小果子,光从别名上都能看出来有多甜。
只是这些小果子上有许多恼人的刺,看着很不好下手。
陶悠然把背后的背篓取下来,接在刺果下面,然后用手中的镰刀一敲,熟透的刺果便落进了背篓之中。如此,敲了小半篓黄刺果后,他们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奶奶,我们回来了。”
刚进院子里,陶悠然就呼唤道。
奶奶在厨房里忙活,听见后应了一声。陶悠然卸下背篓来,去厨房找了簸萁来。
“又弄了什么东西回来?”奶奶见他拿簸萁,随口问道。
“摘了些刺果回来,背篓里还有点银耳和竹荪。”陶悠然说道。
奶奶:“就那浑身是刺的麻烦玩意儿?”
“嗯,待会儿我去网上搜搜,看有没有啥法子能去了那刺。”陶悠然跟奶奶说道。
陶悠然拿出簸萁去,将刺果连带着银耳和灵芝、竹荪都到了进去,再将银耳、灵芝和竹荪捡出来。
等吃完午饭,陶悠然便按着往上搜寻来的方法,将浑身是刺的刺果装到布袋子中,然后用力摔打。
过几分钟后,将袋子里的刺果倒出来,上面的刺便基本上去除了。
陶悠然拿了一个,掰成两半,吃了口里边的果肉,超级超级甜,不愧为别名“糖罐子”的野果。
“子宵,尝一个,好吃。”陶悠然挑了一个红的给欧子宵递过去。
欧子宵接过去尝了一口。
“好甜。”
超乎预料的甜,甜中还带着果香。忍不住有伸手拿了一个过来。
陶悠然:“这可是别名‘糖罐子’的野果,也是可以用来熬糖的。”
“也是因为这果子这会儿了还挂在树上长着,糖分上去了。这年头物流发展了,理论上天南海北的水果都能吃上,但味道还是比本地的差远了,没办法,熟透的果子哪经得住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