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随身空间之悠然的种田生活(59)

作者: 航宇 阅读记录

欧子宵点点头,确实他之前在超市买的果蔬味道都差得远,以至于他觉得有些水果甚至有点名不符实。

第42章 042 陶悠然的竹荪项目

“沿着竹子根部, 挖二尺深的沟……”

竹林里,陶悠然带着三个人沿着竹根部挖沟呢,之前培育的竹荪菌种已经发育成熟了, 陶悠然打算趁着还没过年种下去。

陶悠然弓着腰,拿锄头挖了下去,一下子露出来一小节尖尖的东西来。

“哈, 是竹笋。”

陶悠然笑笑, 也没想到阴差阳错挖出笋来了,也是,这时节正是出冬笋的时候, 小小的冬笋埋在地下,约莫五寸长。

“顺便挖了竹荪也好,这时候的冬笋比春笋还要好吃, 大家正好挖些回去吃。”陶悠然说道。

承包的山头上,一共有三处竹林,间隙处能种竹荪的地方差不多有三亩多地,陶悠然在村子里寻了三个青壮, 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个人来做。欧子宵也在一旁拍摄视频。

今年冬天比往年要稍暖一些,地里的冬笋数量还不少, 几乎上挨着竹子周围的地方都有, 他们这儿种竹荪还兼顾了挖竹笋。

“小陶,你这真能种出蘑菇来?”干活儿的乔叔有些好奇地问道。

他今年因为年末辞职的缘故早些回来过年了, 没想到他们村有回乡包山的年轻人。

“前段时间试种了一些,还可以,能出得来。”

出不来也无妨, 他过完年引一些药材回来种,他们这边气候和土壤虽然比不过空间里的条件, 但各种植物长起来也比较容易。

快到晌午的时候,陶悠然提前回去准备饭菜了。

种竹荪的活儿总共找了三个人,中午他们家管饭,他便提前回去做,不然奶奶弄这么些人的饭菜,还是有点吃力了。

中午到点了,乔叔他们回来吃饭时,就看到厨房里陶悠然带着个围腰炒菜做饭。

三人中只有他一人第一次给陶悠然干活儿,住得也离陶家远一些,又常年外出打工,对陶悠然的印象也就是当年他们村出了个名牌大学生。

“陶家这孩子之前在外面是干什么的?”乔叔有些好奇地问道。

“刚研究生毕业回来,应该没在外面干几天。”

有关心的人早已经打听清楚了,年龄多大,外面做什么,花多少钱包山……

“之前还种了十亩生姜,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收了。”

陶悠然确实打算忙完竹荪就开始收生姜的,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春节了,晚了就错过最后的年货采购期了。

下午,乔叔他们将发酵好的锯末填到壕沟之中,然后在将陶悠然给他们的菌种拆开塑料包装,掰成一块儿一块儿的,撒进了壕沟里,上面再撒上一层锯末,一层枯叶,最后覆盖上土。

陶悠然为了种蘑菇,还专门买了一台破碎机,枯木、秸秆、玉米芯等都能破成碎屑,经过发酵后成为种蘑菇的营养基。

他们扛着两袋子竹笋回来,奶奶都惊了一下:

“你们扛回来些什么东西?”

“竹笋,奶奶。我们挖沟种竹荪的时候,没想到还挖了一堆冬笋来,有两大袋子呢。”

一旁的两人将扛着的袋子放下来,露出了里边的竹笋,都是几寸的小冬笋。

奶奶一听,笑眯眯地说道:“冬笋好啊,用来炖排骨汤最鲜了。”

“炒腊肉也好吃。”陶悠然跟着说道。

边说,陶悠然边给干活儿的几人一人分了一塑料袋的竹荪。还给欧子宵也拿了一袋回去。

傍晚。

乔叔拿着竹笋回去给了自家婆娘,方婶诧异地问道:“你这干活儿还有东西拿啊?”

“我们跟竹子跟前挖沟,可不得挖着笋?悠然便分了我们些。”

方婶已经去看袋子了。

“这笋不错啊,晚上正好炒个菜,就辣椒炒吧?”

“由你。”

陶悠然这会儿正把冬笋倒在院子里,把外面带泥土的一层笋壳剥掉,按大中小三类分开。

他们一下子吃不了这么多,把中等个头的留下来,剩下的等明天放到他镇上的店里卖掉,也不会浪费。

次日早晨,他招呼乔叔他们到了竹林后,便开着三轮车下山,去给刘叔那儿送菜去。

“刘叔,我来送菜。”

“哎,悠然。”刘叔快走了两步,到了三轮车跟前。

车里放着新鲜的洋葱、番茄、茄子、水芹、芋头等等,待看到那两筐冬笋的时候,刘叔问道:

“悠然,这竹笋是?”

“这是我们昨天挖山的时候挖得的冬笋,自家吃不完放你这儿顺便卖了就行,价钱按大的十块钱一斤,小的八块钱一斤。”

刘叔知道陶悠然包了山,这几天忙着种竹荪。

“行。我知道了。”说完,刘叔开始往店铺里搬菜筐。

随后他又和陶悠然说了,最近线上线下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一个人快有点忙不过来了。

他们这儿的菜蔬销得速度快,菜种品类多又新鲜,不少周边甚至稍远一点的居民都往这边来买菜了。刘叔又要打包快递,又要兼顾线下卖菜,都快要忙不过来了。

“实在不行,我们就得再招一个人,刘叔这边要有合适的人,就先紧着你这边。”

“那我婆娘过来行不?卖个菜她还是可以的。”刘叔试探着说道。

“行啊,婶娘愿意来地话再好不过,您回去问问,待遇跟刘叔一样,您看行吗?”

“行的,行的,卖个菜,待遇可以了。”刘叔喜笑颜开,连连说可以。

卸下一车的蔬菜之后,陶悠然开着上三轮车回山里挖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