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服了,戏精同桌是学霸(145)

作者: 我爱经济法 阅读记录

最后一句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她突然想起来,这其实是她第一次帮沈辞捡试卷。

以前,有宴哥在呢。

好像,总会拿东西压着。

她把试卷放在了沈辞桌上,学着谢长宴的样子,拿了个东西压着。

没有说一句话。

沈辞是十月十五日收到了会被保送北大确切消息的。

从省训开始,各大高校就在关注着。

他的表现实在是亮眼。

那天是周一,京口要升旗的。

今年京口各学科竞赛都收获颇丰。

光是保送生就好几个。

陈静娜作为教务主任,是要在升旗的时候,宣布这个喜讯的。

和他一起出的办公室。

在楼梯拐角时,收到了物理国家集训队老师的通知。

那一刹那,陈静娜发觉沈辞在看着自己。

负责国家集训队的老师正在催促着,问学生参不参加集训。

京口今年有两个入选了,这是往年没有的盛况。

一个江浔。

另一个,就是沈辞。

她突然想到,其实沈辞的物理不算好,在他一开始决定参加物理竞赛的时候,陈静娜没想过他会走的这么远。

不过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她有很多次听宿舍区那边的值班老师讲,说A班的沈辞还在自习室里学着。

看着,好像在学物理。

这会儿,沈辞就站在那儿。

站在楼梯拐角的阴影处看着自己,那个位置莫名的有些觉得眼熟。

她想起来了,她曾经看见过沈辞站在那儿的。

只不过,当时还有个谢长宴。

她发现他俩在谈恋爱,她还拍了照。

于是,她突然懂了沈辞要说什么。

于是,她问:“这次国家集训队,有姓谢的吗?”

负责通知的老师像是忽然听到了她讲话,以为是信号不好,凑近了一些,于是声音就大了起来,他说:“没有。”

“这次物理国家集训队总共五十个人,我刚刚又看了一遍,没有姓谢的。”

物理国家集训队是最后出名单的。

其余的,都已经出了。

都没有谢长宴。

十月的风呼啸而至,沈辞站于楼梯间,倏尔间想起,他去年,还很喜欢十月来着。

突然溢上来的难过差点儿把他淹没。

几乎要把他溺死。

是陈静娜喊住了他,跟他说:“沈辞,我有一张你和谢长宴的照片,你要吗?”

彼时江城落雪,他们要去看秦淮灯会,谢长宴跟他说,如果走丢了,就往最亮最显眼的地方走。

他说:“好。”

第119章 汪汪队再没了新消息

那年的数学竞赛国家集训营是在成都七中林荫校区举行开营的。

数学竞赛集训营和物理竞赛集训营时间冲突。

他选了自己最有把握的数学。

结束的那天,刚好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宋一川他们坐了高铁来成都找他们。

他和段清野许思涵他们去接。

江城没有直达的高铁。

他们从南京南出发的。

几个小时的高铁,从南京南到成都东站。

南京还飘着小雪,怎么不算携风裹雨?

从成华区到武侯区。

成都寒风凛冽,而他们却没有一句怨言。

哪里只是为了过来玩,分明是,想给他过个生日呢。

但是谁也没有主动的去提。

而这,本应该是谢长宴的朋友。

沈辞想着。

那天晚上成都难得的下了雪。

而他们却骑着共享单车穿街而过。

林橙子和许思涵喊着没力气了,要歇一下。

雪落满身。

沈辞于一片风雪中抬头,看到了自己曾经在成都读书时的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

谢长宴的声音从未远走。

他说—「我想带着你重新看一遍,牵着手重新走一遍你以前走过的地方。」

那夜灯影煌煌,人声攒动。

沈辞抬手揉了下眼,一旁的段清野问了句:“怎么了?”

他说:“雪进眼睛里了。”

段清野应了一声,偏过了头,给林橙子递了保温杯,杯子里装的是热水。

他刚想问沈辞要不要。

就看见沈辞低头摘了手套,开了手机。

屏保是一对背影照。

他和谢长宴的背影照。

抬眼看着眼前的学校,又想起填档案的时候,看到沈辞填过的名字。

怔然了片刻。

他想,沈辞该有多疼啊。

谢长宴的微信都注销了,所有痕迹全部抹除,没有人能找得到他。

喊了声,“走吧。”

“这么快,我还没休息……”

宋一川的话被段清野制止住了。

两个姑娘也看到了学校的名字,互相看了一眼,催促着:“走吧。”

宋一川是在骑过那个学校时才发觉的。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沈辞,只见沈辞落于后方,风雪都在往他身上吹。

那天晚上,他们停下的时候,正好有几个路过的人。

中间有一对是情侣。

说着,“快点,凯德广场跨年要开始了。”

“哎呀,没事没事,这不是突然决定要出来跨年的吗?赶不上也没事的。”

“也是,大不了明年再去嘛。”

“服了,自从认识了你们,每天都是说走就走的。”

沈辞突然就再也忍不住似的蹲了下来。

他们也说好要一起去跨年的。

还说着呢,说明年这时候南京可能会落雪。

南京的确落了雪。

可是他们都不在南京。

可是人也没有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