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戏精同桌是学霸(69)
沈辞垂眼看向那只被谢长宴抓着的手。
少年人指节修长劲瘦,两只手握在一起,有一种骨头碰骨头的感觉。
握的太紧,有些痛。
偏偏这个痛觉蔓延全身之时,带起一股颤栗感。
让他心慌意乱。
满眼都是谢长宴。
谢长宴松开了手,带着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行至月色明亮处,有只野猫突然窜了出来,谢长宴下意识的一回头,见沈辞落后了几步,又往后退了退,握住了沈辞的手腕,拉着他往前走:“辞哥,快走了。明天还要考试呢。”
手腕有温热的触感。
沈辞就轻轻笑了笑。
他突然就不想去思考什么以后了,他只知道,此时此刻,他想继续和谢长宴在一个班是真的。
干脆顺着谢长宴的力道快走了两步:“好,快回去吧。”
第57章 作文
刚结束校运会,一大早的还得考语文。
沈辞从睁眼的那一刻,浑身就开始冒着低气压。
一大早的,段清野为了表达感谢,特意过来给他们送早餐,被这低气压一压,愣是没说出个什么话。
还是谢长宴拿了个豆沙包喂在沈辞嘴边,分析着:“辞哥,距离分班考还有两个多月呢。周考本来就是用来查漏补缺的。”
沈辞刚要开口说什么,就吃了一口豆沙包。
包子还蔓着麦子的香气,红豆沙甜滋滋的。
下意识的嚼了一下,然后咽了下去。
谢长宴把剩下的包子放到了沈辞手中,见老黄已经拿着卷子进来了,偏头过去轻声说了一句:“辞哥,好好考。”
“我们可是要一起一考场见的人。”
沈辞恢复了点儿精神:“还是你缺考一门来的快。”
林橙子回头给沈辞递卷子,表情有些复杂,替谢长宴解释了句:“辞哥,宴哥说的是第一考场,不是同一个考场。”
京口大学周考卷子的题量也是和高考持平的。
沈辞习惯了先大致的浏览一遍卷子,心里有个谱。
再动笔。
这一看,就看到了作文题。
——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约翰·多恩)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沈辞蓦的就想起了月初中秋的时候,那会儿他和谢长宴他们在南京。
一起去了幼年时的地方。
谢长宴跟他说—「辞哥,我们之间像是有一条线。以后你无论去哪,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有这条线在,我总能找到你。」
很好,他大概知道这个作文应该怎么写了。
老黄诚不欺我,语文果然是要积累的学科。
生活也是积累。
他现在都能看懂作文题目了!
作文占比大,沈辞有一种这次语文可能会及格的良好感觉。
这让他连着好几天心情都挺不错的。
具体体现在班里同学再过来问数学题时,没有攒一攒一起解答,并且,在讲了一遍两遍对方还是不懂后,只是叹了口气,然后换了一种解法。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老黄叫他去办公室。
是林橙子过来叫的。
林橙子显然是斟酌又斟酌:“我考试那会儿语文也没及格,最后还是考进京口大学了,考进了A班。”
“嗯?”
许思涵正在沈辞这儿问一道化学奥赛题,沈辞刚读完题准备讲,没听清林橙子的话。
问了一句。
谢长宴也抬头看了林橙子一眼。
江城出名的初中那就那所,能在A班的,谁不知道谁啊?
当初林橙子升学考语文全市第二,就比他低了两分。
林橙子:“……没什么。老黄找你。”
有些话真的说不出第二遍。
主要是辞哥不傻,这话骗不了他。
显得把辞哥当傻逼。
沈辞应了一声,极快速的给许思涵写了几个方程式,“你先看看。不懂的话,等我回来。”
许思涵根据方程式往后推了推,当即就表示:“没事,我可以问宴哥。”
谢长宴全科学霸。
就是数学和化学这两门被沈辞压的死死的,且,沈辞对这两门有很强的竞赛思维,对他们下学期备战学科竞赛有很大的益处。现在A班的人问这两门学科,都是习惯了直接来找沈辞。
冷就冷点呗。
总要把题目弄会了。
不然被扔出了A班哭都没地方哭。
谢长宴接过了试卷,在心底推算了一遍才开始讲。
沈辞起身去了老黄办公室。
刚转学的时候没认真看,这会儿才才发现老黄桌子上,很有生活气息。
养了两盆绿植,放着几个相框,里面是班级大合照。
上面标着20xx届毕业学生合影。
保温杯也放在一旁,桌上还堆着各种卷子。
沈辞看了一眼,五大学科应有尽有。
语文组都坐在一起。
这会儿除了老黄还有一个老师在。
老黄招了招手,给沈辞拿了个板凳:“来,坐。”
说着,便抽出了这次的周考试卷。
上面写着大大的59分。
沈辞愣住了。
好不容易看懂了作文,结果还是五十多分??!
老黄没讲前面的内容,直接翻到了后面的作文部分。
沈辞的作文是标准的议论文格式。
只是,在开头,写着—
“谢长宴曾说过,人和人之间都有一条线。”
然后分段式议论,愣是写满了八百字。
老黄沉默了一下,张了张口,本来想把作文简略的读一遍的,愣是开不了这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