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千岁不干了(21)

作者: 炎炎原燎 阅读记录

饥饿如同丧尸病毒,剥夺人生的希望,更剥夺掉人性。

从未见过这等惨状的郝瑾瑜生出难以抑制的悲恸。

“停车。”

郝瑾瑜声音喑哑,低声道,“问一问仓部主事,可否放些粮食,再派人将灾民安置到附近的县城?”

庆云应了一声,很快仓部主事过来回禀道:“提督大人,微臣以为可先派人前往县城,通知县衙过来安置。我等的队伍不宜放粮。流民饥饿,如果停车放粮,极有可能会发生哄抢。万一发生冲突,不仅造成人员伤亡,粮食也可能被哄抢一空。”

主事说得不无道理。

郝瑾瑜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留驻一队人马,两车粮食,五箱草药,还有五名医官,就地驻扎,与县城一同安置流民。”

刘子骏掀开门帘,沉声道。

“太子殿下,您常居皇宫,不知流民的厉害。留下少数的人,只会更利于他们抢夺。”仓部主事劝诫道。

刘子骏厉声道:“停留会被抢?那叫他们饿着走到五十里外的县城?你去外面看看,他们能活着走到吗?若担心自身安危,这次赈灾,你不用跟来!”

“微臣知错!”仓部主事慌忙跪下。

刘子骏没有再责备主事。主事说得有一定道理,但若一开始遇到灾民,便担心种种境况,而不顾灾民的死活。岂不本末倒置?

“让路锋选一队嗓门奇大、体型壮硕的士兵,敲锣打鼓,奔走方圆十里,叫灾民领粥。朝廷前来赈灾,要他们放心,必有大家的安身之所。寻找灾民里的话事人,一同说服灾民,说明秩序,莫要争抢。”

刘子骏安排一番,留下人马粮食照料灾民。写了亲笔书信,加盖印章,快马送至就近县城,叫其辅助赈灾。

郝瑾瑜看到他有条不紊地安排事宜,漆黑的眼眸里闪现出对流民真切的关怀,感慨不已。

心想,自己果然没看错人,刘子骏确实能成为一位好皇帝。

若刘子骏真要杀他,他会乖乖受死的。

第12章 说话

到余杭时,刘子骏已经调拨了五次人手,数十名医官,队伍和粮草减少了一半。

当朝太子亲自赈灾的消息飞速在灾区流传开,不少灾民从周遭地区赶到余杭。余杭偌大的城市处处有干枯瘦弱的灾民,尚有余钱够生存的百姓大门紧闭,不敢出门。

街道上灾民流动,处处死尸,夹杂着尸体腐朽的味道,仿若人间地狱。

郝瑾瑜看到此等景象,差点吐出来。他站立在马车旁,手足无措。人间疾苦,原来这般的痛楚。

流民不停向他们聚集,眼神渴求而癫狂。即便有人高声喝止,哀嚎祈求声不绝于耳,将他们包围得越来越紧。

灾民与士兵的冲突终究难以避免,有人冲到队伍内。

郝瑾瑜被人群推搡,幸而庆云护着,才不至于狼狈地摔倒在地。

忽然间,一个年约六七岁的小姑娘冲撞到他身上。

正费力阻挡众人的庆云吓了一跳,手持软剑,眼神冷酷。郝瑾瑜双手护住小姑娘,对他摇摇头。

“你是来救我们的吗?快来救救我阿娘,她饿死了。”

小姑娘饿得皮包骨头,极为干瘦。一双大眼睛仿若占据了半张脸,突兀的大,有些骇人。

“我们是来救你们的。”

郝瑾瑜心疼地摸摸小女孩的脑袋,冲庆云招手。

庆云会意,从怀中掏出点心蜜饯,递到女孩的手里。

小女孩狼吞虎咽,郝瑾瑜端着茶水喂到嘴边,眼含泪道:“慢点吃,别噎着。”

队伍已维持好秩序,围车的灾民也被安置到府衙的后院。

郝瑾瑜看到刘子骏走过来,道:“派个医官跟着我,我去看看女孩的娘亲。”

刘子骏微微蹙眉。

郝瑾瑜赶紧道:“你有正事要忙,我什么也帮不上。不如干些力所能及之事。”

刘子骏颔首:“注意安全。”

郝瑾瑜带着医官,跟随小女孩来到城郊的破庙。

那里住了几百口人,有的人明明饿得快死了,四肢削瘦,却腹胀如鼓。

医官摇摇头,指着几位年龄不大的孩子,道:“他们肚子里全都是液体,因为饥饿脾脏过大,导致腹部鼓胀,需要好好照看。还有那几个腹胀的大人,吃了太多观音土,怕是活不了了……”

医馆为小女孩的娘亲诊治,身体器官衰竭,即便有食物了,已无力回天,活不过三日。

郝瑾瑜感到莫大的无力与悲哀。泪珠挂在脸上,被风一吹,干得生疼。江浙炎热多雨,这里该是温暖而湿润。而不是如今干燥得仿佛空气都要裂开,处处满溢着煎熬无力的死气。

他把带的干粮分给众人。由于缺水,他们要到庙外山里的石缝里取水,污浊如黄泥,已是极难得的水源。小女孩端半张破碗,里面的水浑黄。

“大人,谢谢您,您喝水。”

庆云要拦住女孩,郝瑾瑜轻轻摇了摇头。

他取下腰间的小水壶,与小女孩交换,道:“你也喝水。”

郝瑾瑜喝了几口黄汤,难以下咽的粘稠,味道酸臭,心里更是泛酸。

天近黄昏,有两名兵士前来,拱手道:“提督大人,太子请您回去。”

郝瑾瑜颔首,看向小女孩,道:“庆云,你陪着悦儿。她娘亲下葬后,带着女孩来找我。”

小女孩孤苦无依,既然撞进自己怀里,便是与他有缘。

“大人,可是您的安全……”庆云急忙道。

三皇子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定安排刺杀。虽然针对的是太子,可主子也可能遭遇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