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469)+番外
他把今天的收获说了一遍,不仅想到了办法,连地方都安排好了呢!
超棒的!
他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世民,满脸写着:快夸我!快夸我!
李世民觉得好笑,这方法并不难想到,他已经有打算了。但他不打算说出来,很上道地夸:“承乾真聪明,阿耶都没想到呢。”
李承乾高兴地咧开嘴笑,还安慰李世民:“阿耶也很聪明,只是没往这方面想而已。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颔首:“既然杜构自请外放,你和杜如晦也同意,阿耶也不会阻拦。至于县丞的事……”
他沉吟道:“县丞也是正经官职,让格物学学子来做不合规矩。好在不是什么高官,也只有这一个,又是杜构要求的,倒也说得过去。你们选中了人告诉我一声便是。”
李承乾:“嗯嗯。”
“杜构倒是颇有想法。”想到杜构即将与陈淑慧成亲,李世民对杜构更为满意,有眼光、不拘泥,这样的人才能辅佐他的太子。
李承乾:“嗯嗯。”
李世民:“给新科进士安排官职的事,你和吏部一起办吧。”
李承乾:“嗯……嗯?”
“不要!我事多顾不过来,还是让吏部多辛苦一些吧。”李承乾兔子一样跳起来,一溜烟往外跑,“阿耶,我还有事,先走啦!”
*
之后的两三个月,新科进士逐渐被安排了官职,杜构也得偿所愿。
杜构年少中选,春风得意,关注他的不计其数。
本以为凭借他的才华和背景,留在京城轻而易举,没想到居然外放,还选了那么一个穷乡僻壤。
如果杜构只是普通世家子弟也就罢了,偏偏他是太子伴读。如此安排,很难让人不往太子身上想。
莫非圣上对太子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喜爱?
或者圣上忌惮太子,有意剪除他的羽翼?
众人各有猜忌,反而没有人注意一个格物科考生被任命为某地县丞这样的小事了。
杜构官职已定,不日就要离京上任,这时他与陈淑慧的婚事定了下来,两家便对外露出了些口风。
长安群众露出瓜都掉了的表情:?
这两个人怎么凑到一起的?
不夸张地说,杜构和陈淑慧二人都是长安婚恋圈的热门人物,陈淑慧自不必说,一直都是风云人物,杜构最近也是风头正盛,大家都想看他们花落谁家,没想到人家居然内部消化了。
这可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管别人怎么想,五月底的这一天,李承乾在灞桥送别杜构和宋子安。
宋子安就是被选中去做县丞的那位格物学考生。
他是这次格物科考试第一名,李承乾第一个想到他,试着叫来一问,宋子安立马答应下来,丝毫都不带犹豫的。
李承乾抱着谨慎的态度,让他和杜构见了几回,一则看理念是否相同,二则看脾气是否相投,日后要长期合作,这都是很重要的。
幸而杜构和宋子安颇为相投,今日便一起启程赴任,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李承乾在桥头折下两条柳枝——最近送别的人太多,灞桥的柳树都快被薅秃了,分别送给杜构和宋子安:“祝你们一路顺利。”
杜构和宋子安连忙接过,珍惜地收好了。
“殿下也要保重。”杜构叮嘱道。
李承乾点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给杜构:“没有别的好东西,只有这个荷包,就当做我的离别赠礼吧。”
杜构:“……”
旁边的陈淑慧:“……”
这话有些耳熟,似乎是当初陈淑慧送荷包给杜构时说过的?
杜构招架不住:“殿下……”就别打趣他了。
李承乾见好就收,嘿嘿一笑:“别看荷包手艺好,里面的东西更好,到了地方你再打开。”
宋子安:锦、锦囊妙计?
第191章
直到杜构的车马消失在视线中,李承乾一行才往回走。
他叹了一声:“这一别,下回再见不知到什么时候了。”
如果大唐也有光脑就好了,不管距离多远都能看到对方,也就没这么多分别之苦了。
杜荷也叹了一声:“希望大哥能照顾好自己。”
以前杜构在身边,杜荷觉得拘束,还嫌他管的多,现在人走了,又觉得心里怪不得劲,人也有些蔫蔫的。
苏琛好一点,但兴致也不大高,努力打起精神安慰李承乾:“杜构不是说了吗,等成婚的时候他会告假回来,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到他了。”
又安慰杜荷:“杜构那么大人了,也不缺伺候的人,不会有事的,你便放心吧。”
李承乾和杜构:“唉!”
不过说到婚事,李承乾想起了陈淑慧。
要说杜构走了谁最难受,除了杜如晦和杜夫人,可能就是陈淑慧了。毕竟是刚刚定情的爱侣,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这样突然分离,恐怕她很难接受。
李承乾看向陈淑慧,果然抿着唇一言不发。
唉!
李承乾刚要安慰两句,陈淑慧先对他道:“下臣近日做实验遇到了一些问题,已经困扰好几日了,还请殿下指点一二。”
李承乾:……原来她在忧心这个。
果然能做第一位女官的不是一般人,是他小看她了。
李承乾也正色起来:“什么问题,你说来听听。”
陈淑慧说出问题,李承乾根据所学探讨指点,果然令陈淑慧茅塞顿开。如此到了皇城,到了六部班房附近,两队人便要分开了。
陈淑慧却突然问:“听说外面那些格物学堂最近多了许多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