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皇榜中状元(171)+番外
马夫连连道歉求饶。
“算了!”唐歌拽住宋徽的衣袖,“他也不是故意的。”
马夫为保住饭碗,赶紧回府去换了一辆新马车来。
宋徽与唐歌二人原地等着,相对无言。
“你这一路,不要怕。”宋徽没话找话道。
唐歌轻轻嗯了一声,不言语。
宋徽知道,唐歌这些年过得不太好。但自己也算尽力了,殷宁不在了,姐姐也不在了,如今,他父亲需要朝中有人结盟,而不只是单单仰王家鼻息。
但此时此刻,望着唐歌,他突然想起当年他与林岱安去做使臣,结果自己半路先回来,回府却发现唐歌已不在。
唐歌失踪了。
宋徽四处打探,才得知唐歌竟然在他出发的当天,就偷偷跟着去了西北,只是不小心跟丢了。
后来唐歌运气好,遇上武济钊与王粟香,谁知后来竟一起沦落到罗刹京都去。
再后来,听说他为了给王琅的大军传信,还去主动接近罗刹大王子沙莫,偷了罗刹京都的防布图,事情败露被罗刹大王子折磨,要不是王琅埋在罗刹的兵营救及时,唐歌可能就死在罗刹。
宋徽得知消息时,久久回不过神来。
唐歌胆子那么小,他该有多害怕。
他知道,唐歌是因为他当初那句“你什么都不会”、“只会添乱”,才冒险想为大殷立功。
如今,他将唐歌一人送走,也不知他又会做出什么事来。
新的马车很快备好。
唐歌转身钻入马车,车夫跳上去,扬起鞭子,正要启行。
“等等!”宋徽突然喊住,掀开帘子,对上唐歌抬起的双目,“颂之,你再给我一段时间,我去退婚!”
唐歌瞪大双眼,不敢置信地瞧着他。
回过神来后,他立刻焦急道:“你别!太傅不会同意的,你岂不是白白惹他生气?”
宋徽笑了笑,“林岱安曾对我说,事在人为,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第102章 番外殷宁之朕把你当亲弟弟
“朕空有一颗盛世不衰的心,却不想转头成空,竟要成亡国之君么?”
林岱安走后,殷宁独自一人,立在御书房,神色凄冷,良久后,忽地哈哈大笑一声,“不!我大殷,绝不会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便坐守京都,护我大殷百姓!”
殷宁打定主意,坐镇京都。
一连几个月过去,西北一点消息也无。
不知是不是殷宁的错觉,京城突然变得寂静,就连皇宫里,都似乎冷清起来。
这一日,他来到皇后的雅阙宫,瞧着玉雪可爱的太子,下定决心道:“兰雅,你带太子一起,暂且去宋州避一避吧。”
宋兰雅抬头,满脸惊讶,“陛下这是何意?”
殷宁默默不语,他终究是怕,怕罗刹铁骑踏入京都,太子还那么小,皇后这一生也从无错处。
殷宁执起皇后纤细的手,满怀歉疚道:“是朕无能,恐不能护住你们。”
宋兰雅神色坚定道:“陛下不当有此念!将士们还在前方杀敌,臣妾身为大殷皇后,怎能此时为苟活而弃京都!”
殷宁内心感动,哽声道:“太子年幼……”
“可他是太子!”宋兰雅斩钉截铁道,“是一国储君,是未来天子!自当与陛下一起,留京守护国门!”
殷宁:……
屡劝无果,殷宁独自一人回到明心殿歇息。
不知怎地,竟梦起旧事。
梦里,他与颜昭唯一道爬山。
一道冷箭嗖地射来,颜昭唯反应极快,一把将他推入草丛中,避开箭矢。
“在这等我!”
颜昭唯丢下这句话,就朝山林中追去。
“阿蘅!”殷宁喊他,林中却早已不见颜昭唯的身影。
殷宁等得久了,有些急躁,朝山林深处走去。
忽地瞧见一个熟悉的背影,殷宁立刻大步追上去,上前拍他的肩。
“阿蘅!”殷宁笑道,“原来你在这里。”
那人转过身,却带着一张面具。
殷宁神情一愣,眼前的人却突然不见。
一根冷箭嗖地一声飞来,没入他的胸膛。
殷宁猛然惊醒,发现自己竟出了一身薄汗。
他望着殿内屋顶出神,也不知颜昭唯收到他的讯息没有,迟迟没有回来。
正独自出神,突然瞧见殿内站着一个黑漆漆的人影。
“谁?!”
殷宁有一个激灵,慌忙坐起身,高声喊道:“来人!”
然后宫人却似听不到一般。
一根烛火点燃,殿内突然亮起来。
只见颜昭唯手持烛火,朝他缓步走来。
“阿蘅!”殷宁惊喜道,“你回来了!”
颜昭唯走至床边,将蜡烛放在床侧矮几上。
殷宁觉得自己好似仍在梦中,连连问道:“真的是你?你何时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你去南方……”
声音戛然而止,殷宁愣愣地瞧着颜昭唯,有些不敢置信,仿佛胸口传来的剧痛是梦中错觉。
“阿蘅”,殷宁眼中满是不解,“朕把你当亲弟弟……”
颜昭唯冷笑一声,嘴角溢出丝丝嘲讽,“你把我当亲弟弟,我便要对你感恩戴德吗?你想错了!更何况,除了我,王琅与王琳,宋徽与唐歌,哪个又不是陛下的亲弟弟?陛下的亲弟弟未免有点太多。”
说着,他猛然拔出弯刀。
“不……不……”殷宁捂住胸口,“你不一样,你和他们怎么能一样……”
“不一样又如何?”颜昭唯沾满血的脸,竟依然美得惊心动魄,“我不稀罕!”
“若你不是皇帝,我或许还能饶你一命!”颜昭唯从袖中逃出一方锦帕,仔仔细细地将弯刀擦得干干净净,“只可惜,我若想坐上这龙椅,你便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