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素光与君共(34)
“方回,好久不见。”
郗愔一笑,气定神闲的模样,“不是几个月前才见到?”
“与方回相处,多多益善啊。”王羲之笑答。“阿茂长高了,变漂亮了。”
“姑父也是风姿不减。”阿茂一眼不眨的盯着王羲之。
郗愔揉着阿茂的小脑袋,“这个孩子,就喜欢胡闹。”
郗璇爱怜的搂着阿茂,“这怎么能算是胡闹,我要是有这样一个玲珑可爱的小女儿,不知道该有多高兴。重熙真是好福气,儿女双全啊。”
“方回兄不是更好的福气,”王羲之对郗愔道,“盛德绝伦郗嘉宾,你这样的一个儿子,抵得过别人的一百个。”
郗愔摇摇头,拉过郗弘,
“这是我家阿弘。”
王羲之打量一番,“方回的儿子,真是个个都不差啊。”
王羲之和郗愔自然而然并肩而行,郗璇领着郗弘和郗道茂步入大厅。
郗弘远远看见一个月白色身影,眼睛一亮。
“那个就是封儿?”郗道茂把小脑袋凑到郗弘耳边。
“正是。”郗弘远远指着封儿旁边的一个小童,“那个便是阿羯。”
阿茂感兴趣的却是那两个小童身的小娘子,她大概十四五岁,一身淡紫色衣裙,杏眼明眸,只是静静站立的姿态,就已经有几分会稽山水间的风流。
“阿姊!”
阿茂这才发现王献之王徽之兄弟正在那个紫衣小娘子的身边,只是刚刚她看得太认真,没有发现他们。
王献之花瓣一样的嘴唇动了两下,半晌,才吐出一句,“阿姊,好久不见。”
郗道茂微微噙着嘴角,给王献之和王徽之各行了一个礼,王徽之神色冷淡,但是明显没有以前那股子强劲的敌意了。
阿茂忍不住对他微微一笑。
王徽之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嘴角轻勾,扯出一个微不可察的笑容。
阿茂转一转眸子,想起献之的信,问道:“烤鹅蛋好吃吗?”
王献之摸一摸鼻子,白莲花的脸上染上了桃花红,“我不太会烤,但是我哥烤的很好吃。难为阿姊还记得。”
郗道茂想起上次告别时的不愉快,上前一步,“官奴,你还喜欢樗蒲吗?”
“喜欢,为何不喜欢?”王献之宝石一样的黑眼睛里全是骄傲,
王徽之道:“你总是输,我都不愿意跟你玩了。”
王献之微笑,“输赢又如何?谢三叔可是到西边博戏输掉了牛车也坦然自若,我只是输给别人几个银钱罢了。”
王徽之摇头,“幸好你没有牛车。”
阿茂忍不住笑出声,她凤眼流转,一片波光潋滟。
王徽之心中淡淡懊悔,或许她并不是那么讨厌?
他跟着她绽放出一个真正的笑容,鹅黄宽袍,雪白衣领,越发显得人淡如菊。
阿茂试探着叫了一声。“五哥?”
王徽之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虽然低,但清晰,“郗妹妹。”
阿茂内心长舒一口气,以后看见王徽之终于不用那么别扭了。
王献之拉住郗道茂的衣角,“阿姊,今年为什么你都没有给我回信?”
王献之给郗道茂写信,可谓是风雨无误,可是阿茂这样的惫懒人物,对于写信总是提不上心,王献之一说她才发现这一年确实没怎么给他回信。
郗道茂打马虎眼,“官奴的字越发清逸漂亮了。听说你参加了兰亭集会,阿父在家念叨了好久兰亭集会的盛状,姑父也写了一幅极好的字?”
王献之和郗道茂聊了一会,从建康的荷塘聊到迁居“会稽”的鹅君,兰亭集会的名士风采,天南地北说了一通,又约好了一起去看鹅君,王献之方与等得不耐烦的王徽之一起离开。郗道茂再一回头,却发现阿弘哥哥已经和谢家的封儿相谈甚欢了。
谢封儿眉眼修长,长相清秀,只是面色苍白了点。阿茂凑过去,打听起吸引她目光的紫衣小娘子,“这位姐姐是?”
郗弘拉过道茂,“这是我阿妹郗道茂,这是我的好友封儿。”
谢封儿和阿茂见了礼,又介绍道,“这是我的阿姊。”
郗道茂笑道,“我知道,这一定是道韫姐姐了。”
谢道韫也不扭捏,坦然一笑,和阿茂互相行了礼。
“未若柳絮因风起,道韫姐姐的咏絮才名,我早就心怀仰慕了。”
谢道韫淡然摇头,神态朗如秋月,“那你一定是那个盛德绝伦郗家宾的妹妹?”
阿茂自豪点头,“是啊,只不过我不学无术,好吃懒做,没有道韫姐姐这样的才名。”她语气坦荡,带着浓浓的欣赏,但是却并不觉得自卑,也没有艳羡,妒忌。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很多时候取决于第一眼,谢道韫看着眼前巧笑嫣然,凤阳流光的圆润小娘子,对她一见如故。
“才名是别人封的,我只是我而已。郗妹妹说自己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她展颜一笑,“才是真性情,标榜自己才学的人也不见得学富五车,一味附庸风雅反倒迂腐。”
郗璇看着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笑道,“我说怎么找不到你们了,原来是聚在这儿呢。”她挽过阿茂的手,“我带你去见一见谢三叔。”
郗璇刚顿住脚步,阿茂就撞进一双眼睛。
郗道茂从来没有见过一双如此深邃清澈的眸子。
郗超的眼睛清澈如水,深邃得像潭。
而这个人的眼睛却是海。
秋日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流动着碎金。
风平浪静,满眼的光风霁月。
坦诚却深不见底,让人情不自禁,想要一直往下去,去探一探那里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