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仙游戏抽卡:开局抽到浸猪笼(562)+番外
罗评事左右看了看,其他几个监房鬼哭狼嚎,嚎什么的都有,狱卒的重点注意力都在那边。加上他又打点过,也没人注意这边。
他压低声音,凑近了:“弟妹,实话告诉你罢。刑部的老于说的这个‘失踪七日’,还真是张兄和你们被抓的关键。但不是因为张兄真参与了‘科举舞弊’。包括这次的舞弊案,规模确实是大,全国牵连了不知多少人,但朝廷、圣上震怒至此,可不止是科举舞弊。”
“你可知,如今查到的那些参与科举舞弊的举子,都是什么人?”
罗评事的声音愈发低了,从喉咙里挤出来两个字:“乩教!”
“这些被人推举着往青云路上送的舞弊举子,都是乩教的虔诚信徒!”
“那些帮助这些人舞弊的高官,也都被查出来是乩教徒!”
“而这些人的共同特征,一是,曾在这段时日,科举前,以各种理由,失踪过七日。二是,家人陆续有死伤。”
“对于乩教,圣上宁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
“现在朝廷在排查前后几届的举子,乃至许多当朝的官员,是否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尤其是第一条。但凡符合一条的,全家都要先控制,先抓起来,观察审查。”
他说:“也不止张兄被抓,所有这段时间在人前无故失踪过七天的官员、举子,目前都被暂押起来,等确认不是乩教徒再放出。”
他宽慰秦氏:“你家只是恰好符合了条件……放心,等朝廷一一审查后,张兄和你们,排除了嫌疑,迟早会被放出来的,没有生命之忧……”
他自以为是安慰。熟料,原本还算镇定的秦氏,听完他说的内情,已然震慑,开始颤抖起来。
李秀丽在一旁听着,忽然冷冷道:“那张子健可能放不出来了。”
在罗评事震惊茫然的目光中,在秦氏恐惧的眼神中,她说:“来杀你们的那些乩教徒,恐怕不是自己找上门的,是张子健找来的。”
“罗评事,罗评事,快来!不要再与秦氏多说了,我们要提审张家了!”忽然有人匆匆而下,是刑部的官吏来喊,神色焦急:“刚刚传来消息,张子健失踪了……不,畏罪潜逃了!大理寺、宫城等地搜遍,都没有找到他的踪迹!禁军在张家搜查,在他书房下发现了一间暗室,供有乩教乱神的神像!”
“陛下有令,立即提审张家一干人等!”
第248章
齐朝宫禁中,武英殿里,大齐皇帝正召见六部高官。
龙椅前垂了一道帘子,皇帝勉强坐直,但仍可隔着帘幕,窥见他苍白的面色。服侍他的宫人寸步不敢稍离,一个捧着药,一个紧张地观察着皇帝的状态,还有太医令在宫门外候着。
六部主官们只略微看了一眼,就眼观鼻,鼻观心地垂下头,恭恭敬敬,态度如常。
皇帝问:“调查得如何了?”
刑部尚书率先回禀:“刑部与吏部合作,已经将目前在任的官员,筛选了约六成。六品以上,或是京官、勋爵,共计三千人,都已经初步调查完毕。”
他斟酌词句,头也不敢抬:“这三千人中,目前查出参与舞弊大案的,有五百四十三人。其中,符合两个条件,暂作乩教徒扣押的,有两百八十六人。明确搜查出供奉乩教证据,确认为乩教徒的,有两百人……”
啪!案前的龙形白玉镇纸,因皇帝骤然起身,衣袖带起,砸在了地上。
已经病了很长时间的皇帝,大约是因为太过愤怒,竟在龙椅边来回转了几圈,才喘着气跌坐:“好,好!好得很!”
“七品,已经是一县父母。六品往上,可称国之栋梁。这三千人里,筛出来的就有这么多。五百四十三人中,有两百八十六人疑是乩教徒,已经超了半数……此大齐之朝堂?此乩教之宫观!”
“朕这个天子,倒成了替乩教看管俗世的‘管家’了!”
皇帝大发雷霆,诸公俱低头不语。这个比例确实骇人听闻。
这只是对在任六品以上官员粗粗调查的结果,六品以下呢?人数更多的吏员呢?朝堂之外呢?
从全国各地,那些参与舞弊的举子数量来看,民间乩教的发展,只会更加庞大。
十八年前,皇帝少年亲政,第一件自己做的大事就是杀得乩教人头滚滚,灭绝它的淫祠。没想到十八年后,乩教不但卷土重来,而且对大齐的渗透更加恐怖。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王公大臣,都悄然皈依此教……
皇帝平息了一会怒气,喘得越来越厉害,苍白的俊脸泛了红,又转了青,靠在椅背上,双手抓了几下胸口……
宫人立刻取了药,倒出一丸,给他服下。太医令急急入内,为他施针。
又过了一会,皇帝的脸色才慢慢缓和,微微合眼,平复呼吸。
吏部尚书是东宫时从龙的老臣,比旁人更多一份亲近,劝道:“陛下宽心,莫为此等逆贼伤了龙体。天佑大齐,现在发现,尚能补救,为时未晚。”
皇帝却没有言语,又服了一丸,脸色终于转为正常。他挥挥手,示意太医令退出去,又有宫人拿了脸盘,捧了香汤,用巾子拭去皇帝扎针时渗出的额头冷汗。
隔着帘子,看皇帝终于能好好坐直,刚刚说话的刑部尚书才擦了擦虚汗,松了口气。
“京城之中,只要查到与乩教相关,有乩教徒的嫌疑,”皇帝说:“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朝堂重臣,一律先抓后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