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他一个指纹碎片,他还真不一定有把握。
狄先裕抱着自家崽,有些感慨:“你祖父真辛苦,从外面赶回来还没一炷香的时间,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又去干活了。”
还在皱着眉头惦记着字条蘑菇声音的狄昭昭,眼珠子一转,立刻兴奋地提议说:“爹,咱去给祖父送点水和吃的吧!”
说完,他用乌亮乌亮的眼睛去看爹爹。
其实有点担心被拐小孩,还有点好奇现场的狄先裕:“这个借口会不会太假了?完事了肯定会被你祖父祖母骂的,尤其是还带你去……”
某狄姓言不由衷、时不时被骂、乐天派咸鱼,最终还是带着崽出发了。
出发去九谷巷,给崽他祖父送饭!
没错,送饭咱是专业的!
***
九谷巷。
狄家父子送饭小分队到达的时候,院子已经又被仔细搜过一遍了,连地窖都没有放过。
小孩是没有的。
小孩的痕迹也没发现。
倒是和牛武志说得基本一致,像是有成人在这里很凶的打过一场。
连狄昭昭这个小家伙,都能看出来,地上浅浅的一层灰上,都是大人的脚印,有点乱。
狄昭昭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小好多,有眼睛都能看出来。
他又看向断裂开的椅子腿,抬头问狄先裕:“爹,你能打断这个椅子腿吗?”
狄先裕咽了下口水:这可是实木的,胳膊那么粗,开什么玩笑?
他也没啥不好意思:“估计牛捕头可以。”
狄昭昭看向三口一个肉夹馍,膀大腰圆的牛武志。
牛武志正皱眉说:“做得太干净了。”
狄松实也正色道:“若这里真出现过孩子,那拐子肯定是得手过多次的惯犯。”
头一次拐卖孩子,肯定没法这么娴熟,几乎不留一点小孩痕迹。
因为就算限制小孩的行动,也无法避免吃喝拉撒。打扫的再干净,也绝对会留下生存痕迹。
这也是差役们搜查时的一大标准。
思考到现场许多细节,狄寺丞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性:“这里会不会是中间人交易的地方?”
那租赁这个院子的人,还有发生激烈争斗的双方,就非常可疑了!
他连声问:“去牙行的人回来了没?”
“周围人有没有看到这个院子的人马进出的?”
“发生争斗的时候,有没有听见动静的,具体是什么时刻?”
狄昭昭站在主厅门口,板着小脸,拿眼睛到处看,企图找出小孩的痕迹、或者“杀人啦,好可怕”的线索。
主厅有一张桌子,供拮据的商贾就地给工人算工钱,或方便被派来的管事,好用算盘和纸笔,盘算记下货物的数量,桌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因为破旧,几乎与土黄色墙壁融为一体的画。
狄昭昭看了这幅画一会儿,正准备挪开,忽然又看到“咻”的一下,从画上长出一个字条蘑菇。
【吁——幸好血喷到天花板上,要不然我这么漂亮的山水画就脏了。】
狄昭昭看不懂好长的一串字,但他认识“天”“上”
狄先裕低头看一脸认真的昭哥儿,莞尔又感慨,毕竟只是个小孩,又没学过相关知识,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还没经验。
这么多人都找不出来的线索,昭哥儿怎么可能找得出来?
不过他也没出声打击小家伙的积极性,认真的小孩多让人稀罕啊。
正这么想着,他看小家伙高高仰起脑袋,朝上方看去。
啥这么好看?
狄先裕也好奇的抬头,顺着狄昭昭的视线,也朝上方望去。
父子俩都看天,好像天上有什么稀奇一样。
旁边一低头感觉脖颈酸胀的差役,抬头活动一下脖子,也顺便沿着他们的视线往头顶看。
四人、五人……
人传人。
第4章 破案
狄先裕还没看到顶棚上有什么稀奇的东西,就听一旁有人喊,“顶棚上有血迹!”
听到这道声音,屋子里的人,几乎是下意识抬头,齐刷刷往顶棚上看。
等看清那一抹暗红的痕迹,牛武志立马弄来个高凳,踩着就站上去,凑到近处,仔细盯着那一滴血渍。
“这血是新留下的。”片刻后,他下了判断。
现场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见了血,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什么独独顶棚上有血?肯定是清理过了。不是行了凶,为什么要清理血迹?
要知道,即使是械斗,掩盖血迹的行为都少。
狄寺丞面沉如水,声音却丝毫不乱,稳稳下令:“去取血蝇来。”
除了寒冬腊月,春秋两季,大理寺都会专门养上一批对血腥味更敏感的血蝇,用于寻找和发现血迹,这并不难,只需要保暖就好,但效果是极好的。
“谁发现的血迹?”狄寺丞问了一句,这种隐蔽线索的发现,大小算个功劳。
这一问,倒是忽然把大伙问得有点茫然。
“不是我,我看他们都往上看,我才往上看的。”说完,他看向旁边的兄弟。
“不是我,我是看他看,我才看的。”
……
幸好人不多,还真把最先往上看的父子俩逮出来了。
这一下,气氛倒是稍缓和了些。
“行啊!刚刚发现了指印,现在又发现了顶棚上的血迹。”牛武志竖起大拇指,看过来的眼神,都带上了点稀罕。
有时候做这一行久了,难免信点风水玄学。有的案子不是多高明,偏偏凶手运气好下了场雨,就是死活抓不到,有的案子其实挺周密,但是一个疏忽,一下就把凶手揪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