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安且吉兮(12)

作者:威威猫七 阅读记录

可苏和额乐为什么会选这片在他口中人迹罕至的草原呢?

还有,他的父母又在哪?

……?

此时的周安吉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名义上想要调研的民族文化,实际全都立足在了他对苏和额乐的个人兴趣之上。

他从包里翻出电脑,打开之后敲上刚刚的几个问题,准备晚上等苏和额乐回来再一并问问他。

傍晚时分,周安吉像往常一样,端了小木凳坐在蒙古包前。

余晖撒在草原上,草色被染成金黄。

一轮不刺眼的红日悬挂在了草原与天空的交际处,正缓缓下落。

然后,周安吉耳边便传来了笃笃的马蹄声,接着是天边一群白乎乎的羊群,像涨潮时的白色浪潮一样向他涌过来。

再近一点,便是金属碰撞的声音,以及苏和额乐骑马的身影。

这是周安吉每天最期待的时刻。

此时,他还暂时把这份心照不宣的期待,归功于灿烂的日落、雪白的羊群、以及声声入耳的马蹄声……

而完全忽视了苏和额乐这个人对他心情产生的正面效应。

每次苏和额乐放羊回家之后,会先和坐在门前的他打个招呼,接着花一些时间将羊群赶进羊圈。

然后把敖都归还给马厩,还要在它耳边用蒙语赞扬它今日的好表现。

再回到蒙古包里,准备他和周安吉今日的晚饭。

“牧民的一整天似乎都在与动物相处,如果不是在必要情况下,他们可以整天不跟人类讲一句话。”

“因此,蒙古族似乎是个很沉默的民族。”

晚上,周安吉把这两句话写进了自己的电脑里。

“在干什么?”苏和额乐洗漱完后,走到周安吉身边坐下。

“在弄一份关于民族文化的调研。”

“蒙古族?”苏和额乐问。

“当然。”周安吉答。

接着,他把自己的电脑转到苏和额乐面前,屏幕上显示了他白天记录下的几个问题。

“如果不冒犯的话,我可以问问你吗?”周安吉说。

苏和额乐端着一杯白水,表情不是很在意地对他昂了昂头。

周安吉捏着下巴想了想,准备把第一次问话用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作为开头:“请问苏和额乐先生,你今年多少岁?”

苏和额乐喝水的动作微微顿了顿。

首先,苏和额乐先生,这个称呼是他很少听到的,似乎要在很正式的场合才用得上。

尽管他知道这完完全全是出于礼貌,但仍觉得别扭。

其次,对于他今年多少岁这个问题,跟民族文化有半点关系吗?

再者,他实在不太习惯这种很正经的一问一答的交谈方式,像是父母辈爱看的新闻联播里的采访。

于是乎,周安吉的第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时,苏和额乐便放下水杯,一把把他怀里的电脑捧了过去,开始沉默地在电脑上敲敲打打。

周安吉凑过去一看,发现苏和额乐正在他列出的几个问题下面写答案。

他俨然地坐正了身体,权当是苏和额乐放了一天的羊累到了,不想说话。

“如果你叫不惯我的名字,可以直接叫我阿乐。”过了好一会儿,苏和额乐才开口道。

此时周安吉正撑着下巴,无所事事:“啊?没有,苏和额乐叫起来挺好听的。”

“好听?”对方蓦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转过头来看着他。

“对啊,好听。”周安吉觉得好听只是个很普通的夸赞,怎么苏和额乐反应这么大,“怎么,你不喜欢这个名字吗?”

苏和额乐摇了摇头:“没有不喜欢,蒙古族人的名字都是些含义很好的词。”

“我知道,是强悍的人。”周安吉得意道。

苏和额乐却默默地抛过来一个白眼,纠正到:“是强悍的鹰。”

“鹰,鹰你知道吗?就是天上飞的那个。”

周安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一直都理解错误。

就算北京的上空不会有鹰,但鹰是什么他还是知道的。

他后知后觉地“啊”了一声:“对不起。”

这时,苏和额乐把电脑重新递了回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小字。

周安吉大致地瞄了一眼,苏和额乐写得很详细,也完全没有在乎他的这些问题有没有过度越界。

苏和额乐揉了揉眼睛,重新站起身来,走到他自己的床头开始解蒙古袍上的腰带:“我们什么时候干正事?”

“啊?什么正事?”周安吉凝视着对方的动作,不明白他在明示或者暗示什么。

“不是要教我学汉语吗?”苏和额乐一怔,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笑着问,“你是忙着想了一天我的家庭琐事,还是想对这个决定表示反悔?”

周安吉连忙摆摆手:“没有。”

他从自己的床头拿起了一本诗集,说:“我决定了,以后每天晚上教你读一首诗。这样字也认了,情感表达也体会了,一举两得。”

苏和额乐换完衣服,点头道:“好,可以。”

于是,他端了两只木凳,扶着周安吉去了蒙古包外面。

周安吉不解地望着他,苏和额乐说:“你不是喜欢星星吗?在星星下读诗更有体会。”

这晚的星空倒是比周安吉初到内蒙时的更璀璨些。

苏和额乐见他望着星星出了神:“想拍吗?如果想的话,我可以把蒙古包里的灯全都关掉。”

周安吉反应过来,摇了摇头:“算了,不麻烦你了。”

苏和额乐在木凳上坐定,顺着他的眼神,也呆呆地凝视了一会儿星空:“不麻烦,那等你伤好了我再带你去拍星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