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114)
听到动静后,潘忠愣了一瞬,回过神后,迫不及待地对着郗归行礼。
郗归看他脸色,知道不是坏事,但仍有些好奇:“来了什么好消息?你怎么这样激动?”
潘忠欢喜得甚至有些结巴:“大喜,女郎,大喜啊!将士们掘地种树之时,发现南边山上,因为先前地动的缘故,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里面的土壤均为赤红,似是有铁矿出现!”
“什么?!”郗归听了这话,也惊异非常,“着人去查勘了吗?究竟是不是铁矿?”
潘忠用力点头,神色间难掩激动:“卑职已派人悬绳而下,挖出了一大块矿石,又再三确认,着实是铁矿石的模样。只是这铁矿究竟品质如何、适宜如何开采,都还要请专门的老先生看过了才行。”
“府衙知道此事了吗?”
“还未告知府衙,正要请女郎示下。”潘忠飞快地觑了眼郗归的神色,恭敬地开口答道。
第94章 吴地
郗归听了这话, 不由微微愣神。
潘忠是郗氏的部曲家将,伯父郗声则是高平郗氏如今的家主,可铁矿如此要紧的大事,潘忠竟然没有告知伯父, 而是来问自己的意思。
若自己不让他说, 他便一直瞒着伯父吗?
郗归相信, 素来人如其名、憨厚忠直的潘忠,不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她从来没有哪一刻, 像此时这般清醒地认识到, 当初郗岑将潘忠拨给她时, 说的那句“阿兄为你寻了个好人”的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郗岑于她,犹父犹兄, 万般照料犹嫌不足, 她又怎能不思念他、不为他的离世而感到悲痛?
郗归微微扬头, 逼退了眼底的泪水。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暂时从哀伤中离开。
毕竟, 她还有要紧事要做。
“今日参与植树的人多不多?现场的消息能不能封锁住?”
潘忠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 是以毫不犹豫地答道:“北固山前峰的铁瓮城乃是司空从前的治所, 中峰、后峰也有不少将士们从前的操练之地。正因如此,卑职此次植树,选的都是咱们从建康带过来的部曲,还有刘坚那边指派的可信之人。疑似铁矿的石头一出现,卑职便下令封锁消息, 在场之人也均未离开, 保密应该不算太难。”
郗归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这些人既已知晓了铁矿之事, 不如索性便将另编一队,对外就说是派他们移防北固山,守卫北府军旧地。你回头找个机会,将西苑的人也移到此处,正好一并进行管理保护。你要仔细留意这些将士,若是发现其中有不服气的、不听从指挥的,立刻探明情况,细细报给我听,然后再商议如何安置。”
“是。”潘忠拱手答道,“女郎,这些人往后就一直驻扎在北固山中了吗?”
“不。”郗归轻轻摇头,呼出一口浊气,“再等等,等我们足够强大,可以万无一失地护住这铁矿时,它就不再是非得保守的秘密了。北秦派出的小股队伍越来越多,这些将士若是不想在山中久待,只管用心磨炼武艺。三年之内,他们一定能够渡江作战。”
她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胸有成竹地说道:“两三年的时间,淮北流民的补充、以战养战的滋养,足够帮我们建立起一支傲视江左的队伍了。”
潘忠听了这话,打心眼里觉得高兴,忍不住再次咧嘴而笑。
郗归看到他这副模样,也不由升起了几分笑意:“劳你再跑一趟,去府衙将此事禀告伯父,请他务必找个绝对可靠的、能够常驻山中的、于发掘采矿有经验的先生,指导将士们开采铁矿。”
“是。”
潘忠领命而去,郗归则深吸一口气,重新回到小屋之中,继续给伴姊讲解各色实验器具的用法和要领。
她虽尽力保持平静,可却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欢喜,以至于连伴姊都忍不住问女郎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铁矿的发现似乎是一个极好的兆头,自从这天开始,江北连连传来捷报——北府军自渡江作战以来,一共换了三批人马,竟然都是连战连捷。
消息传到建康后,满朝文武无不为之振奋。
然而,朝臣们长舒一口气的同时,难免也对高平郗氏与陈郡谢氏升起了更深的忌惮。
郗归人在京口,并不在意那些风言风语。
身在建康的郗途和谢瑾,则无可避免地受到了不少人前人后的指点与讥讽。
不过,不仅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谢瑾不在意这些,就连一向循规蹈矩的郗途,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也激动得连连去祠堂上香。
他满心觉得高平郗氏终于恢复了几分祖父尚在时的风采和荣光,丝毫不在意那些风言风语。
琅琊王氏怎么都没想到,郗岑死后,高平郗氏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而那个昔日被他们无情休弃的可怜女子,据说竟是北府军实际上的主人。
郗珮正在咂摸着这则最新的传言,冷不丁被小孙女突然而高亢的啼哭声吓了一跳,顿时感到无比地心烦。
王贻之与庆阳公主一直吵闹不休,以至于公主早产,生下一个瘦弱的女儿。
孩子出生后,庆阳公主看都没看一眼,便让人送到了郗珮这里。
因为王贻之害得公主早产的缘故,郗珮心中理亏,便帮着照料了一段时间,想着过段时日再将孩子送回去。
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庆阳公主甫一出月子,便跑去了位于吴郡的庄园疗养身体,再没回过建康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