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瓷不语(24)
微信界面裡,Amy和工作室的祝贺消息接连刷屏,还有几个眼熟的导演发来综艺邀约。
在一串99+的祝贺声中,隻有许存安给自己发瞭两枚炸弹的表情。
苏闻青点进去,手机屏幕因为炸弹的动画震动瞭两下。
她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许存安这一类幼稚的作风,自以为两个炸弹表情就会让自己破防,就会让自己放在心上?
苏闻青不屑的笑出声。
下一秒,她的双手飞度的滑动,一连给许存安刷瞭200个炸弹。
“苏闻青,你有病吧!”
直到许存安的谩骂从对话框出现,苏闻青才停手。
她的手指在表情界面滑动,又发瞭个“调皮”的表情。
“闻闻姐,你的粉丝破1500万咯,有什麽福利要送给粉丝嘛?”
徐瑶把苏闻青和许存安的聊天记录尽收眼底,等苏闻青离开界面的时候,她才问出声。
“有,”苏闻青回答道,“在博客抽150个1万块,你觉得怎麽样?”
坐在沙发上的宋欢和秦安二人不敢说话。
“闻闻姐,你可以做一些小礼物嘛,”徐瑶弱弱地说,“就比如迎合今天爆火的梗,做15个小陶艺送给粉丝?”
闻言,苏闻青皱起眉头:“可是,我不会做……”
苏闻青的话被轻微的开门声打断,衆人看向门口。
进来的正是陈默。
我可聪明瞭
第二天,陶艺工坊内。
安装好拉坯机,苏闻青背靠著桌子打哈欠。
大约五分钟左右,陈默拎著四个麻袋出走进工作室:
“4袋高白泥,15盏小碗应该够瞭。”
“嚯,这麽重,得有三四十斤?”
麻袋裡实打实的泥巴让苏闻青始料不及,她隻得用双手捏住麻袋的一角,慢慢拖向桌子边。
苏闻青拖著笨重的麻袋,一边又看向步履轻快、面部轻松,如同昨天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的陈默。
她扯瞭扯嘴角,语气宽慰:
“我知道,男性在异性前都是有表演欲望的,”
说完,苏闻青卯足瞭一股气把麻袋拖瞭小半米远,又道:
“但是,麻袋确实很重,你能一下拖著3个已经很厉害瞭。”
陈默没有回话,他来到桌子旁,把3个麻袋堆放在椅子上。放置麻袋的动静极小,如放置3团棉花。
装吧,死要面子的男人。
苏闻青在原地撇瞭撇嘴,随后低下头,继续与手上的麻袋奋斗。
手上的动作突然一轻,苏闻青抬头,隻见陈默不知何时已经到瞭对面,有力的双手抬起麻袋的末端。
他的语气平和,像在陈述一件小事:
“这是考古工地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即便是体型最小的宋欢,也能一下扛起近200斤的麻袋。”
苏闻青:……
二人把最后一袋陶泥放在桌子上,陈默用钢丝线割取瞭两块拳头大小的陶泥,把其中一块递给苏闻青。
“制瓷的第一步是揉泥,把泥料内多馀空气排除干净,防止陶泥的内部出现小气孔。”
陈默向苏闻青演示,隻见他的手掌包裹住陶泥一圈来回揉捏,富有韧性的陶泥很快在他的手下变成一个光滑的椭圆。
苏闻青前些日子为瞭上镜没怎麽吃饭,今早又干瞭不少体力活,手劲自然不大。她有样学样的、地照著陈默揉捏陶泥,双手捏的发白,却也隻将陶泥勉强按压成一个不规则的方形。
“如果省去揉泥这一步骤呢?”苏闻青问。
陈默答:“会爆炸。”
“?”
“电窑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C,陶泥内部有气孔,热张冷,空气流入导致气孔膨胀,导致爆炸。”
“……好。”苏闻青咬著牙应和。
苏闻青揉泥,手上的力气不够,她眉头紧皱,似乎整张脸都在为之发力。
陈默看她的动作实在吃力,于是接瞭半桶水,又在橱柜裡找瞭一条围裙示意她带上。
苏闻青看著干净的围裙,对著陈默眨巴眨巴双眼,又朝他晃瞭晃沾满陶泥的双手。
“围裙背后要系蝴蝶结,两个圈要对称。”
“可以。”
陶泥渗瞭水以后明显柔软瞭的许多,苏闻青又努力瞭五分钟,最后在陈默的专业收尾下,终于完成揉泥这一项工序。
“下一步呢?是不是要拉坯瞭?”苏闻青搓瞭搓双手,双眼发亮的看著崭新的拉坯机。
陈默点头,他拿起两团揉好的陶泥,往拉坯机的中心重重砸下去。
响亮的碰撞声回荡在空旷的工作室。
苏闻青跟著陈默坐在拉坯机前,啓动开关,中心的圆盘匀速的旋转著。
“拉坯的第一步是找准重心,”陈默的双手笼住陶泥,骨节分明的手指向下逐渐收紧,“确保它旋转的时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说完最后一个字,陈默松手。
苏闻青凑上前去,圆盘仍在匀速转动,陶泥已然变成一个相对静止的圆柱体。
“太快瞭,眼睛和手都不会。”
陈默示意苏闻青坐下,他用海绵蘸瞭些水抹在陶泥的表面。
“为什麽要沾水?”苏闻青问道。
“陶泥在旋转的过程中对手掌有摩擦,蘸水可以减少一部分摩擦带来的不适感。”
苏闻青瞋瞭他一眼:
“哪有这麽娇气。”
十秒钟后。
“陈默,它晃得这麽厉害!我完全控制不住它!”
苏闻青的双手被陶泥带动的不分西北,手掌裡原本还算柔软的陶泥,此时犹如一团坚硬的石头,如若不是表面抹瞭些水,她坚信此时自己的双手会被甩飞出去。
“手肘抵住膝盖,用腿部力量控制陶泥稳定下来。”